直8通用直升機作為我國仿制法國“超黃蜂”大型直升機的國産版本,直8的出現不僅填補了我國在10噸級以上大型直升機自給領域的空白,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直8的批量生産,也使得我國逐漸獲得了大型直升機研發制造經驗,為後續直8衍生更多改進型号和自主研制更大、更重直升機奠定了基礎。比如現階段直8派系就已經衍生出了直-18和直8L兩種不同版本的機型,這兩種機型整體上來說很相似,都作為直8的改進版本,但是為什麼我軍要同時裝備兩種相似的機型呢?
直-18通用直升機
直8L運輸直升機
首先要明白直-18和直8L的出身緣由,直-18準确的來說,并不能直接算是直-8系的改進機型,因為直-18是以AC313民用直升機為基礎研制的海軍特種直升機平台,而AC313大型直升機則是基于直8F衍生而來的民用版本,主要是針對旋翼、動力、材料、航電等多個方面,着重提升了其安全防護性和更大空間、更遠航程和更高飛行範圍等性能參數。特别是換裝最大輸出功率高達1550兆瓦的渦軸6C發動機後,直18最大起飛重量提升到了13.8噸,最大航程可達1000公裡,而且最大起飛重量的提升和自重的降低,使得直18的有效載荷提升到了5噸,所以在基于民用AC313基礎上成功的直18出現後,我軍也及時的推出了海軍直18預警直升機和直18反潛直升機、陸軍直18通用運輸機三種機型(艦載版本的主起落架設計有浮筒)。
而直8L則是為了滿足陸軍新組建的空中突擊旅而專門定制的一款運輸直升機,其原型依然是直8運輸直升機,而非直18所采用的AC313民用大型直升機,所以在氣動布局上和機身結構上依然和直8一樣,但是為了提升直8L的特種運輸需求,直8L的機頭從直8的船型結構更換為和直20相似的流線型機頭設計,不光降低了飛行阻力,而且視野更廣、更利于特種運輸需求。
同時為了滿足新組建的空中突擊旅特種裝備運輸需求,直8L最大的改變就是其采用了一個全新的寬體貨艙,使得其可以直接内置裝載我軍新型的山貓高機動全地形車輛家族。這種小型的高機動車輛,不僅具備全地形能力,還可以攜帶火箭炮、迫擊炮、反坦克導彈和防空導彈等武器。山貓全地形車具備出色的火力、機動性和負重能力,可以伴随空降突擊部隊作戰。而直8L可以在機艙内攜帶山貓全地形車,則可以大大提升我軍空降突擊部隊的突擊作戰能力。
那麼從直-18和直8L的區别來看,直-18基本上已經是直8的重大升級版本,在核心的發動機、旋翼、機身結構、航電等多方面都進行了升級改進,屬于更先進的第三代通用直升機範疇。而直8L在核心的發動機、旋翼等方面依然延續了直8運輸直升機的框架結構,隻是為其更換了一個寬度更大的貨艙,同時對主起落架艙進行了擴容,使得其能夠裝載更多的燃油,隻能算是二代半機型。
但是為什麼我軍要同時裝備直-18和直8L兩種相似的運輸直升機呢?
其實從直-18和直8L的定位和區别就能看出,直-18整體性能更為先進,但是相比直-8運輸直升機在載重和貨艙空間上并沒有多大提升,屬于高性能的中型運輸直升機範疇,主要作用也是為陸軍通用運輸和海軍艦載反潛、預警提供平台。
反觀直8L雖然整體性能表現上沒有直-18先進,但是其加長加寬的貨艙尺寸,卻使得其具備更強的内置運輸性能,這是直-18所不具備的,而這也是增強空中突擊部隊空中突擊作戰能力的最大優勢。
那麼對于我軍而言,直-18整體性能更先進,多用途能力更優,但是在内置載重上沒有多大優勢,所以對于需要先進載機平台的軍種而言,選擇直-18更占優勢;而直8L通過加長、加寬貨艙尺寸後内置裝載能力更強,更适合作為空中突擊部隊的載具。兩種不同定位、不同優勢的直升機我軍肯定會同時裝備了,就像美國的CH-47支奴幹和CH-53E重型運輸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都達到了20噸以上,但是誰也取代不了誰一個道理,CH-47就像直-18一樣更擅長不同作戰環境的多用途作戰運輸任務,而直8L和CH-53E一樣,則憑借更大的貨艙尺寸,長期站穩特種運輸載具的位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