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要關停了。
今兒正式官宣,蝦米音樂将于 2021 年 2 月 5 日關停。
從今天早上十點開始,蝦米就已經停止了賬号注冊、會員充值、專輯購買等服務。
在 2 月 5 日 0 點,就會停止播放音樂和個人資料的下載和導出等服務。
其實蝦米音樂要關停的消息早就有風聲了,大概是 11 月底,微博上就傳出蝦米音樂即将關停的消息。
當時官方的回應是 “ 不予置評 ”,鐵粉們一邊暴風哭泣一邊又在心裡默默祈禱這是謠言。
但現在,該來的還是來了。
一般在這些軟件的官方公告裡我們很少能看到,會有公司直接承認自己的在決策中犯下的錯在哪。
在蝦米宣布停止服務的公告裡,他們卻直接承認了自己在發展過程中的失誤在何處。
在公告裡他們寫到:
“ 但不可避免的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曾錯失了一些關鍵的機會。在音樂版權内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的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這也是我們最大的遺憾。”
說起當初會用蝦米,還是因為那時候五月天的歌隻在蝦米有版權。
一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蝦米音樂的版權越來越少,盡管留着,但大多數用戶好像也很久沒有打開這個 APP 了。
雖然這些年蝦米另辟蹊徑,将自己的标簽變成了 “ 小衆 ”、“ 獨立音樂 ”、“ 專業 ”,但結局很明顯,這些标簽很難吸引到更多更大衆的用戶。
對于一個音樂軟件來說,版權到底有多重要,現在好像已經顯而易見。
那麼,蝦米到底是怎麼從各大音樂軟件的版權之争中敗下陣來的?
說法有很多種,有人說是因為當時的創始人團隊和阿裡之間存在分析,認為音樂版權不可能隻落入一家之手。
還有人說,是因為高曉松在出任阿裡音樂集團董事長的時候認為,各大音樂公司争奪版權的行為看起來就像在圍棋盤上下五子棋。
所有人都集中在大衆音樂版權的腹地,而忘了在音樂這個領域還有很多更廣闊的空間,所以放棄了版權之争。
但不管怎麼說,都可以證明,音樂版權對一個音樂軟件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2015 年 7 月,國家版權局發布了《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
為了加強國内的版權意識,在這項通知裡,版權局要求各大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
好家夥這個通知一發,各大音樂服務商開始加入瘋搶音樂版權的陣地。
本來阿裡搶走了包括滾石、寰亞等多家唱片的版權,但誰曾想,騰訊那邊動作更大。
擁有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的海洋系與騰訊系合并,成立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
再然後,蝦米在版權上的占有率,遠遠地被 TME 抛在了身後。
*數據來源 《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
至于在音樂版權的戰役中誰更勝一籌,看看上面那張表,明眼人應該都能看得出來吧。
在這場鬥争中喪失了先機的蝦米音樂,選擇了另辟蹊徑,将目光放在了小衆音樂和獨立音樂人身上。
确實,此舉留住了很多熱愛小衆音樂的用戶,但既然是小衆,更多的大衆用戶,則流失到了版權更多的 TME 上面。
為了幫蝦米留住用戶,我們可以看到,之前的淘寶活動都會直接送蝦米音樂的會員,但哪怕是送,也很難留住在這裡找不到想聽的音樂的用戶啊。
再看今年淘寶的 88 會員,已經可以在蝦米和網易雲之間自主選擇會員了,此舉其實也可以看作是蝦米被放棄的一個訊号吧。
不管怎麼說,失去了版權的蝦米流失了大量用戶,苟延殘喘了這麼久終于還是被資本的力量否定了。
盡管愛它的用戶們在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都表示 “ 爺青結 ”,還有網友說這種心情就像是在參加老朋友的葬禮。
但無論如何,大家還是隻能和它說再見了。
在蝦米的告别公告裡,還向用戶們分享了如何将歌單導入網易雲播放軟件的方法。
雖然如今的網易雲,在版權問題上面對 TME 仍然處在弱勢地位,但在音樂社區上做得似乎比蝦米更好。
況且,版權之争似乎也不再是如今音樂服務的唯一重點。
或許,是時候打造出一個新的音樂生态環境了。
音樂市場的未來,到底會怎麼樣呢?
參考資料:
南風窗 | 誰搞死了蝦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