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她就是樊梨花。
樊梨花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
不枉巾帼英雄,齊名花木蘭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與花木蘭齊名。她和花木蘭、穆桂英、梁紅玉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将》在講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
跟随丈夫薛丁山,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
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讨,所有關于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曆史背景上。
她自幼随黎山老母習藝,曆時八載,武藝高強。她乃是薛家父子征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繡戎刀無可匹敵。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甯侯、鎮國一品夫人。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隻因其子薛剛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驚死唐高宗被武則天下令處死,這也導緻了後來的薛剛反唐。
樊梨花
師從黎山老母,民間立廟祀神
據《神明聖紀》記載:樊元帥俗名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涼國(西突厥)寒江關守将,兄長樊龍、樊虎協助鎮守。樊梨花自幼随黎山老母習藝,曆時八載,道法高強。
當藝成下山之際,黎山老母告之約:将嫁與大唐将軍薛丁山協助征西。并語前世因緣:“汝二人為玉皇大帝駕前之金童玉女,某日天界蟠桃大會上,因動思凡之心,於嘻鬧之間,金童不慎擊壞瓊瑤,而玉女也将水晶瓶打碎,玉皇大帝盛怒之下,便将予以處罰。斯時,南極仙翁趨前禀告,金童玉女尚有夙緣未了,建議将二人貶下凡間,結為夫婦以了前緣”。
樊梨花
樊梨花的衆多故事與傳說廣為流傳,她也廣為民間道教立廟祀神至今,以示敬重。
樊梨花富于反抗、聰慧勇敢、忠于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和豐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