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腥風血雨裡走出來的人,才能粉碎高牆。
文 / 巴九靈
全球一年生産14億部智能手機,每一部約有1500個零部件。
全球一年生産9500萬輛汽車,每一輛約有30000個零部件。
中國用20年時間征服了手機行業,用40年,乃至70年時間仍未征服汽車。
所謂“仍未征服”,不是說沒有坐上牌桌。目前全世界仍有獨立汽車廠商的國家包括德國、日本、美國、法國、意大利、韓國、中國、印度……中國一直在牌桌上。
所謂“仍未征服”,是說沒有主宰牌局,沒有在任何一個時刻主宰牌局。各類汽車品牌排行榜上,前十名從來見不到中國玩家的身影。
面對神擋殺神,魔擋殺魔的中國,誕生130餘年的汽車行業展現出無與倫比的老練與封閉,築起一堵高牆,讓後來者撞得頭破血流。
高牆說:年輕人,不要把我和那些小打小鬧相提并論,我是工業之王。
後來者笑着說:工業之王你好,我是世界工廠,還有人說我是發達國家暴利的粉碎機。給我一點時間,我也會粉碎你。
習慣了迎難而上,怎麼可能接受知難而退。
40年時間裡,汽車行業積蓄了巨大的民族情緒,找不到出口,找不到載體,隻能如暗流般湧動。不難想見,誰能颠覆汽車行業的牌局,哪怕是一時一刻的牌局,都将被這股情緒擁上神壇,一如昔日豐田之于日本,現代之于韓國,或是另一個行業裡的華為。
“若天命必有所歸,為何不能歸我?”吉利李書福、比亞迪王傳福、長城魏建軍、恒大許家印、蔚來李斌都這樣想。更何況,眼前還有一個百年難遇的機會——新能源革命。魚躍龍門,正在此時。
高牆等待着。
在突破汽車行業高牆之前,中國首先拆掉了自己的高牆。
2018年6月,發改委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别管理措施(負面清單)》,正式宣告逐步放開汽車行業的外資股比限制。
此前,外資車企來華,最多組建兩家合資整車制造企業,例如上汽大衆和一汽大衆,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而且合資車企中,外資股比不得超過50%。
這種限制,究竟是保護了還是寵壞了中國汽車工業,曆來争論紛紛。
2014年“兩會”前夕,李書福直言:“隻有股比放開,汽車行業才能有一個公平競争的環境,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國有汽車集團與外資抱在一起與民營汽車企業競争。”
在李書福發言前一周,一汽、東風、長安、廣汽四大車企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召開了一場研讨會,明确反對股比放開,溫和者認為要給出10年左右的開放時間表,激烈者則認為這會帶來毀滅性打擊。“誰贊成股比放開,誰就是賣國賊。”
李書福本人,大概是外資股比限制政策的“最直接受害者”。吉利在2010年全資收購沃爾沃汽車,但由于沃爾沃是外資品牌,來華建廠也要限制股比,吉利隻好當爹又當媽,左手通過吉利集團持股50%,右手通過沃爾沃汽車集團持股50%。
李書福甚至向有關部門自嘲:“在國外打了勝仗,戰利品卻帶不回來。”
曆時三年零五個月,沃爾沃國産項目才審批落地,成為政策實踐中最具黑色幽默的橋段。
2018年6月,中國正式放開了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外資股比限制,并給出明确時間表:2020年放開商用車,2022年放開乘用車的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第一個受益者是特斯拉。此前,馬斯克與中國政府高層一直有接洽,政策放開後的7月,特斯拉就與上海臨港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獨資建設上海超級工廠。
第二個受益者是寶馬。2018年10月,華晨中國發布公告稱,将于2022年前向寶馬出售華晨寶馬汽車25%的股權。屆時,寶馬集團對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将從50%升至75%。
反倒是吉利,似乎恪守着50:50的比例:2019年3月宣布将與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運營Smart品牌,雙方各持股50%;2019年5月與戴姆勒成立高端出行品牌“耀出行”,雙方各持股50%;2019年6月宣布子公司與LG化學成立汽車電池公司,雙方各持股50%。
主動選擇與被動遵守,背後的考量當然不同。取消官方限制,市場裡的雙方才有可能迎來真正的分庭抗禮。
想突破高牆,就不能一直躲在另一堵高牆裡。對外資開放,是中國汽車市場在2019年經曆的第一大變化。
第二大變化,仍是拆掉自己的高牆。
2019年3月,針對捷豹路虎訴江鈴陸風不正當競争、侵害著作權案,北京市朝陽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江鈴公司已構成不正當競争,應立即停止生産、銷售陸風X7,并賠償捷豹路虎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150萬元。
150萬元,大約隻相當于4輛國産路虎攬勝極光的價格,卻意味着一個時代的終結。
在那個時代裡,存在一種神奇的“逆向開發”——正向開發是從圖紙開始一步步打造産品,逆向開發則是從既有産品一步步倒推圖紙。有人說,逆向開發是車企發展初期的必經之路。
這種山寨式開發,究竟是繁榮了還是毒害了中國汽車工業,同樣争論紛紛。
2003年3月,奇瑞QQ上市,售價2.6萬到5萬人民币,一時之間,風靡全國,此後7年蟬聯微型轎車銷量冠軍,累計銷量破百萬輛。
但在奇瑞QQ面世之初,通用汽車就發現它涉嫌抄襲通用大宇的Matiz車型,而通用原定幾個月後在中國市場推出這一車型,并更名為雪佛蘭Spark。
通用随後委托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對QQ與Matiz的相似程度展開調查。結果顯示,QQ與Matiz在車身結構、外觀設計、内部設計和關鍵部件上存在相似。通用高管聲稱,兩款車型的車門甚至可以互換。
2005年5月,通用大宇就不正當競争将奇瑞告上法庭。同年11月,雙方公開聲明:通過友好協商,已達成和解協議。至于和解的具體條件,外界不得而知。
2003年11月,本田以侵犯專利權為由将雙環汽車告上法庭,認為雙環來寶S-RV涉嫌抄襲本田CR-V。随後,雙環反訴本田侵犯合法經營權及名譽權。
此案曆時12年,于2015年由最高人民法院終審,認為兩者不構成近似,駁回本田訴訟請求;而本田以不當方式濫用侵權警告,損害競争對手合法權益,判決賠償雙環1600萬人民币。
2008年,雙環計劃在歐洲銷售外形酷似寶馬X5的SCEO車型,遭到寶馬起訴。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判定,雙環汽車侵權,必須停止銷售。但在中國國内,寶馬并未起訴雙環。
同年,力帆320亮相北京車展,圍觀群衆紛紛表示:這很MINI。但寶馬沒有起訴力帆。
2016年,衆泰SR9上市,外觀與保時捷Macan高度相似,但保時捷并未起訴衆泰。英國汽車雜志Autocar進一步扒出,衆泰SR7酷似奧迪Q3,T600酷似奧迪Q5,大邁X5酷似大衆途觀……
像與不像,自在人心。大家可以去搜一搜“力帆320改裝MINI”“衆泰SR9改裝保時捷”“陸風X7改裝路虎”,結果讓人汗顔。
可是為什麼那些外資廠商都不起訴呢?因為每一個判例都會深入人心。
同樣,2019年3月在北京市朝陽區法院裡,捷豹路虎對江鈴的那場史無前例的勝訴,也會深入人心,深入每一個外資車企、每一個中國汽車設計師和工程師的心裡。
想突破高牆,就更應該尊重高牆。拒絕“逆向開發”,是中國汽車市場在2019年經曆的第二大變化。
第三大變化,專屬于新能源汽車行業,我們通過一個人來講述——蔚來李斌,他被稱為“2019年最慘的人”。
這種說法從何而來呢?看看李斌的2018年:
◎ 6月底,蔚來開始交付ES8。
◎ 7月底,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說:今年新造車企業沒有能交付10000輛的。8月,李斌表示願和何小鵬打賭,輸了賠給對方一輛車。最終,蔚來在2018年交付了11348輛。
◎ 9月,蔚來登陸紐交所,成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
在2018年年中算一筆賬,是這樣的:由于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對美國進口車輛加征25%關稅,特斯拉Model X低配版國内售價要90萬,而蔚來ES8基準版隻要45萬,還沒有算上新能源補貼。那為什麼不考慮蔚來呢?
再看看李斌的2019年:
◎ 蔚來第一季度虧損26.2億元,第二季度虧損32.8億元,第三季度虧損28.1億元。
◎ 6月底,蔚來宣布因電池安全問題召回4803輛ES8。
◎ 8月,蔚來宣布裁員1200人。而後,多名高管被曝離職。
◎ 蔚來股價較發行價跌去60%,甚至一度逼近1美元/股的退市紅線。
更麻煩的是,在2019年年底再算一筆賬,就要面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兩大變化:
第一,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以蔚來ES8為例,2018年國家補貼4.5萬,地方(北京)補貼2.25萬,總計6.75萬;2019年,隻有國家補貼1.8萬,還要乘以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系數0.8,最終隻有1.44萬。
第二,特斯拉國産了……免征車輛購置稅,還有新能源國家補貼。雖然目前隻有Model 3車型,但Model Y就要來了。
老母親不僅斷奶,還把狼帶回了家裡,甚至給狼喂奶……大家不難想象新能源汽車從業者的心理陰影面積。這不是李斌一個人的慘,這是全行業的慘,從補貼退坡的7月起,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同比連續跌了5個月。
斷奶引狼,是中國汽車市場在2019年經曆的第三大變化。
誕生于2003年的特斯拉,比多數中國車企都年輕,卻超越一衆前輩,成為全球汽車品牌價值榜上的新貴,簡直是代表美國制造打了中國制造的臉。隔着太平洋打臉不夠,政府還把人家請到家裡來打臉。
對此,誕生于2014年的蔚來和那個“2019年最慘的人”李斌說:我們沒那麼慘。
不管你相不相信,這篇文章是在講述2019年汽車行業三大可喜的變化。
三大變化,為我們區分出了哪些企業眼裡隻有快錢,隻有補貼,而哪些企業眼裡有汽車行業的那堵高牆。
嚴苛的環境裡,投機者該跑的跑了,該破産的破産了,堅守的實幹者,就是我們要找的人。選擇投機的人早就知道結局不是跑路就是破産,選擇高牆的人也早就知道中場戰事會有多難,求仁得仁,亦複何怨。
少了那些妖魔鬼怪,做實業的人反而能好過一些。
于是我們又看到了第四個第五個變化:
全國汽車銷量下滑,這一趨勢從2018年就已顯現。新變化是,2019年前十個月,全國銷量前十的車企,市場占比首次超過90%——淘汰開始了,這還隻是個開始。
另一個變化是,面對着一片肅殺的行業環境,許家印興高采烈地入場,用“買買買”(買技術和企業)“合合合”(強強合作)“圈圈圈”(組建朋友圈)“大大大”“好好好”幾句話,加上砸了很多很多錢,證明恒大真心要造車。許家印望向李斌,大概會充滿困惑:老弟你的問題,好像用錢就能解決啊?
無論如何,希望汽車行業來一場令人喜聞樂見的腥風血雨。此前,中國大多數車企的主要問題恰恰在于,活得太滋潤了。反觀手機行業,在國内厮殺到隻剩四家(可能還會減少),走出國門誰擋得住?
醒一醒,一個14億人的市場,本來就不是溫床,而是“養蠱”的地方。
從腥風血雨裡走出來的人,才能粉碎高牆。
本篇作者 | 木有藥師 | 當值編輯 | 張子龍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