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從中原遷徙到贛閩粵地區的族群。也是保留古代中原飲食最完整的漢族支系。廣東的客家人,在烹饪上既有中原之韻,又有廣東之風。使得廣東客家菜日趨完善,從而形成了極具客家特色的烹饪體系。
小編整理了廣東客家人的十道大菜,以飨大家。從這些菜肴中可以看出,中原漢人曆經五次遷徙,來到廣東。适應環境,創造生活,他鄉是故鄉。正如蘇轼所言:“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客家煎釀三寶
釀菜是客家人獨有的烹調方式,是一種把原料夾進、塞進、塗上、包進另一種或幾種食材裡,然後加熱成菜的方式。
煎釀三寶可謂是陪伴着客家人成長、逢年過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釀三寶由釀青椒、釀茄子、釀苦瓜組成,有油煎、清蒸、勾芡等做法,不管哪種做法都十分鮮香嫩軟,香而不膩,口感獨特。這道菜作為客家釀菜中的代表性菜肴,在廣東、香港、澳門等地區非常受歡迎。
客家盆菜
客家盆菜,一般也稱為大盤菜,客家盆菜比之有來頭的"一品鍋"更富有鄉土氣息,看似粗粗的盆菜實質烹饪方法十分考究,分别要經過煎、炸、燒、煮、焖、鹵後,再層層裝盆而成,内裡更有乾坤,由雞、鴨、魚、蚝、腐竹、蘿蔔、香菇、豬肉等十幾種原料組成。
盆菜吃法也符合中國人的傳統的宗親法度,一桌子食客隻吃一盆菜,寓意團圓,一派祥瑞氣象。
客家娘酒雞
廣東媽媽生完寶寶,會吃“豬腳姜”。而在梅州的客家媽媽生完寶寶後,會吃“娘酒雞”,是一種以姜、酒、雞制作的補品,現在更是成為招待親朋好友的大菜,是客家人念念不忘的味道,裡面有親情和鄉情的融合。
客家娘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酒種之一,已經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是做娘酒雞不可缺少的原料。将姜剁碎用花生油炒至赤黃色,然後将雞肉塊炒至金黃。加入适量娘酒原漿和水酒一起放入砂煲,文火一個多小時慢慢煲透。雞的鮮香和娘酒的醇香唇齒交歡,令人味蕾留香。
客家梅菜扣肉
客家梅菜扣肉是梅州名菜之一,頗具嶺南特色的飲食文化。扣肉油潤柔糯,味美異常,是地地道道的客家風味菜,還是客家人擺辦酒席,招待親朋好友不可缺少的一道地方菜。
燒制客家名菜梅菜扣肉,幾乎涵蓋了古代中原大部分的烹饪技法,比如汆、煮、炸、煎、蒸、炖等多種方法,使豬肉和鹹菜幹的味道相互滲透,才産生出肥而不膩、葷素和諧、味重醇厚的絕妙效果。
客家魚生
流傳至今一句成語“脍炙人口”,其中的“脍”就是指魚生。從秦漢開始就一直流傳于世,是非常古老的烹饪手法。魚生不僅是廣受歡迎的魚肉美食,還被視作養生佳肴,《本草綱目》有雲:“魚脍甘溫無毒,溫補,去冷氣濕痹。”明代的廣東,魚生和狗肉并重,有“冬至魚生、夏至犬肉”之說。
客家魚生為一大菜,看着軟玉一樣疊在盤中的魚脍,蘸料有上等醬油和芥末醬、姜汁,吃起來口感柔嫩、軟滑、腴潤,隻是魚脍的清鮮略帶一點點腥香,那是一種美妙的韻味。
客家鹽焗雞
鹽焗是客家人特有的烹饪方式。有“吃在客家,鹹是一絕”的說法。鹽焗雞更是客家傳統美食,與釀豆腐和梅菜扣肉一起被稱為“客家三大招牌”。鹽焗雞的主角之一就是鹽。雞的鮮味與鹽的香味交織,鹹香味美,回味悠長。
選用滿山跑的走地雞,将一整隻雞用砂鍋焖焗,緊鎖豐美的滋味營養。除了鹽沒有任何調料,清而不淡,鹹香滋味絲絲入扣。2015年客家鹽焗雞的技藝成為惠州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客家三杯鴨
在江西客家有著名的三杯雞,在廣東東江客家也有著名的三杯鴨。在廣東客家菜菜譜中,客家做法是不用大料及香料的,選用的是老麻鴨,肉質比較緊實,不會太肥膩,一般加入生抽和自釀的客家米酒,還有一個烹饪要點就是提着鴨子在放了少許油的熱鍋上來回磨擦,這樣煮出的鴨子香而不膩,而且顔色也非常的漂亮。
客家豬肚包雞
豬肚包雞又名豬肚煲雞、鳳凰投胎,是一道廣東省客家地區的傳統的名菜,流行于廣東的深圳、惠州、河源、梅州等粵東一帶,是廣東客家地區酒席必備的餐前用湯。
這道廣東客家特色菜主食材為豬肚和整隻雞,用生豬肚把生雞包住後,放到特配的湯料中煲熟,此菜豬肚爽口異常,雞肉鮮嫩可口,湯裡濃中帶清,有濃郁的藥材味和胡椒香氣,十分美味。
客家鵝醋缽
血作為食材出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的曆史很長,各種血食方式衆多。在各類血食料理中,客家名菜“鵝醋缽”肯定是有一席之地的。鵝醋缽,是粵北山區獨有的佳肴,在當地流傳着“沒有鵝醋缽,就不算過節”的說法。
制作鵝醋體,制作其醬料一般會選用自家泡制的酸藠頭,發酵好的藠頭汁與藠頭一同倒入鵝血中,按比例混合成鵝醋醬汁。将鵝肉倒入翻炒,再倒入米酒焖煮。焖煮後倒入瓦缽,加入鵝腸鵝肝,再加入鵝醋醬汁,即可起鍋。做好的成品像紅豆沙包裹着每一塊鵝肉,醋酸解了鵝肉的油膩,所以鵝醋碎又被叫作“酸甜鵝”。
客家梅嶺鵝王
最後這道菜,也許是廣東少有的辣味菜吧,出自廣東南雄客家,非常之辣。梅嶺鵝王,以辣和香著稱,使得廣東飲食五味齊全。
正宗客家的梅嶺鵝王,是經過10幾道工序,才用鄉間土柴火焖制而成,加入10幾種中藥和南雄的黃辣椒、朝天椒,讓這道菜十分有粵北山區風味。鵝王做好之後琳琅滿目的一盤,光從外表上就已經吸引得口水流不停了。品嘗一口,鮮滑香軟,尤其是堪比川菜和湘菜的香辣味,着實讓人流連不止。
古代中原漢人,越過梅關,依山客居。代代相傳銘刻着味蕾記憶,前赴後繼地守護着客家人的鄉愁。客家菜是作為客家精神的重要載體,見證了客家這一民系漂泊的曆程和精神的變化。小編整理的這10道客家菜,實在是不能完全體現客家人的堅韌勤勞。朋友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客家名菜,不妨在讨論區留言!
(文中所用圖片部分來自網絡,有版權需求的請聯系作者删除!)
本文由浪漫的何必問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