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表現形式上看,中國書法的特征是十分明顯的:如工具特征,中國書法離不開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以紙而論,便有宣紙、生宣或熟宣之分。而筆通常是指大小各異、長短不一的用竹管、獸毛制成的毛筆;又如裝裱特征,所謂“三分畫,七分裱”。中國書法可以裝裱成立軸、手卷、中堂、冊頁、扇面、鏡心、四扇屏、八扇屏等多種形式。
中堂
中堂是整張宣紙所書寫的書畫作品,豎挂在客堂正中的書畫作品。中堂可書寫一個字,如一筆虎、一個壽字、幾個大字,數行字,内容多樣,可寫詩詞、古文、佳句等。
戴熙行草中堂
楹聯
也叫“楹帖”“對聯”、“對子”。懸挂或粘貼在壁間柱上的聯語。春節貼在門上的聯叫“春聯”。字數多寡無定規,但要求對偶工整,平仄協調,是詩詞形式的演變。相傳源于五代後蜀主孟昶在寝門桃符闆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謂之“題桃符至宋時遂推廣用在楹柱上,後又普遍作為裝飾及交際慶吊之用。記述楹聯的專書,有梁章巨《楹聯叢話》。今新楹聯不全受對偶、平仄的限制,多反映新思想、新内容,已成]一種比較廣泛适用的通俗宣傳形式。家庭的居室内,常配挂在中堂兩側。一般是五言聯、七言聯為多。前句為上聯,後為下聯。上聯挂在讀者所見的右邊,下聯挂在讀者所見的左邊。
條幅
條幅又稱立幅、直幅,裱好叫立軸。可以展懸、卷藏,每幅寫數行字,内容多為詩詞、佳句、箴言等。整幅作品要和諧,落款的字要小于正文。董其昌的行草條幅,其整體布局及其落款位置,可供大家學習。
董其昌行草條幅
屏條
屏條,以整張宣紙直裡對開為兩條,以4條、8條、112條、16條為一堂,一堂合成體,長短以四尺、五尺、六尺為多。一般常見的多是四條條屏。四條屏條寫字,既可各寫篇詩文,須字數差不多、内容相近,也可以連起來總寫·篇,先計字分行,到末了需預留款位置。下邊是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張裕钊的楷書四條屏,紙本,縱149.5厘米,38.5厘米。在此提供給大家賞讀。
張裕钊楷書四條屏
張裕钊楷書四條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