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伯仁到底因何而死

伯仁到底因何而死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7 00:03:12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相信不少人在書裡,或者在電視劇,偶像劇中都聽過或看過這句話,它大概的意思是講,自己沒有傷害某個人,但是某個人卻因為自己的關系受到了牽連。這邏輯看起來有些奇怪,那麼,它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是出自東晉書的一個典故。

伯仁到底因何而死(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1

在東晉帝的時候,有一個叫王導的大臣,一家都十分的忠君愛國,但偏偏他的弟弟王敦,自恃文韬武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甚至看東晉帝也是十分的不滿,而他的這種做人态度,也是被朝野政敵借以理由,攻擊王導 ,莫須有王導有謀逆之心.

東晉帝聽聞後也是大驚連連,朝野上下議論紛紛,有人支持應該絞殺王氏一族,以儆效尤;有人人則認為,王敦行事向來嚣張,縱然要嚴懲王敦,但是絕不應該牽連族人。

伯仁到底因何而死(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2

而作為王敦的兄長,王導更是誠惶誠恐地入宮請罪,表示王氏一族效忠朝廷,絕對沒有叛逆的心。東晉帝難下判斷。

王導有一個好朋友周伯仁,一日進殿求見聖上,巧遇王導在宮殿外跪罰請罪,王導看着昔日的好友,連忙向他求救,希望周伯仁看在往日交情上,能幫忙在皇帝面前美言幾句。然而周伯仁卻置之不理,轉身就朝着宮殿裡走去。王導看着冷酷無情的周伯仁,以為他見死不救,心裡更是心灰意冷,感歎世态炎涼。

伯仁到底因何而死(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3

然而,王導不知道的是好友周伯仁這次進宮,就是因為他弟弟王敦的事情來向皇帝求情的。周伯仁在東晉帝面前極力地為王導開脫,希望東晉帝能夠看在王導這些年為朝廷貢獻的份上,網開一面。東晉帝聽了周伯仁的話,也逐漸釋懷了王敦的出言不遜。

周伯仁拜退完聖上,從宮中出來時,王導心有不甘,再一次上前哀求,結果換來的是昔日好聽周伯仁的冷若冰霜,佛袖而去。

伯仁到底因何而死(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4

王導心如死灰,認為周伯仁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

後來東晉帝法外開恩,王敦幸免于死,其後王敦憑着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不少的軍功,因此得到了東晉帝的重用,封侯拜相。

之後的王敦位極人臣,便開始在朝廷裡樹立黨派,排除異己,其中就包括王導昔日好友周伯仁。

伯仁到底因何而死(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5

王敦開始心中猶豫要不要殺他,但是當他看到王導沒有半點的關心之态時,于是就果斷的下令将他殺了。

幾年後,有一次王導在整理辦公的時候,無意間竟然發現了周伯仁當初為王氏一家求情的奏折,言辭懇切,看得他老淚縱橫,王導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的老友并非無情無義之人,是他錯怪了伯仁。王導長歎一聲: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自此,這句話也就流傳了下來。

伯仁到底因何而死(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6

在生活中,我們也許也會遇到像周伯仁一樣性格的好友,當你有錯之時,一方面是生氣你的所作所為,一方面還是傾盡全力的幫助你,不求你的回報,甚至不需要你的感恩,這就是朋友,真正的朋友。

不過,為了避免重演“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曆史悲劇, 朋友相交更多的是傾心相交,真正的好朋友之間,不應該有猜忌,懷疑之心。

對此,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