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孩子的儀容儀表和禮貌,将來在為人處事上才能更勝一籌
現在的孩子不缺吃穿,但有的時候往往是因為家庭太過寵愛,讓孩子不懂得禮貌,不注意自己的儀表。
自由式教育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發展和可能,但也從另一個方面有可能讓孩子因為太過放縱,而出現各種行為問題。
俗話說三歲看老,很多時候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家長和家庭教育是非常關鍵的。從小規範孩子的儀容儀表能夠讓他們養成注意自己言行和外形,更進一步養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著名作家劉墉對女兒寵愛有加,但在生活中對孩子的要求十分嚴格,比如儀表和禮儀方面就很注意,他會教女兒如何拍照會比較漂亮,如何站立姿勢最優美,如何化妝最好看等等。在教育上劉墉絲毫不馬虎,會時時叮囑女兒鍛煉身體,每當吃飯的時候,會讓女兒叫外公外婆出來一起吃飯。
女兒問爸爸“我不去叫他們,外公外婆也會出來吃飯的。”劉墉說“你去叫他們會讓外公外婆開開心心地出來吃飯,我們要懂得敬老,關愛他們。”中國的傳統是孝道,他從小就培養孩子這樣的意識和概念。
孩子的儀容儀表和禮貌要從小抓起,培養孩子形象美的意識,可以使孩子将來在為人處事上更勝一籌。
有些父母本身就是嚴肅的人,很少微笑,在這樣的環境下天長日久,就會發現他們的孩子笑的時候也很少。
其實笑不僅能夠表達人們愉悅的内心,而且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經常微笑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微笑能給人一種親切,溫暖,如沐春風的感覺,真誠的微笑也是和人交往最好的通行證。是最能夠拉近彼此距離,打動對方的表情。
可以向人傳達出善意,微笑要發自内心,不要假笑,不管是為了别人還是為了自己,都要讓孩子經常微笑。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孩子們都是坐不住的,他們很多動作都不受控制。如果孩子在家中或者公共場合站立的時候,就常會出現不正常的姿勢,不少父母看見了卻不注意糾正孩子的站姿,這樣久而久之容易讓孩子形成不正常的站立習慣。不僅損害了形象,也會影響健康。
良好的站姿能夠展現自信,還可以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進行站姿訓練:
站立的時候,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其他部位要保持直立,不要東倒西歪,不要随便靠着牆,時刻提起精神,不要插手在腰間或者環抱在胸前。
坐是一種身體語言,良好的坐姿能夠顯得人端莊穩重,告訴孩子背部挺直不要彎腰駝背,注意自己的身體盡可能地不要靠着桌子和椅子,最好保持一拳的距離。兩腿不可以分得過開,更不能抖動,跷二郎腿。
站着要擡頭挺胸收腹,坐着要沉穩端莊,走路要精神飽滿,和人說話的時候要面帶微笑充滿自信。
要讓孩子知道這是生活中與人交往的時候保持的最基本姿勢。
要想讓孩子衣冠整潔,父母就不能不修邊幅。有些家長可能因為忙的緣故,常常不修邊幅,不僅自己這樣而且他的孩子也會衣着邋遢。
父母隻要生活中能夠多留心和注意,及時給孩子糾正,就能避免犯此類錯誤,讓孩子知道穿衣的基本禮儀。
着裝要符合自己的年齡特征,不同年齡段的人要穿不同的衣服,不同場合也要穿适宜的衣服。但不管在任何情況下,衣服都要是整潔的。
除了儀容儀表,道德禮貌也是孩子從小就要注重被培養的,要教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有修養的人。
對于父母來說,教育孩子有禮貌,也是人生重要的一課。說話辦事能夠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在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就會更受到歡迎。
禮貌和修養能夠顯示出一個人的氣度和風度,生活中處處離不開禮儀。
教孩子說“對不起”能夠化解很多尴尬,教孩子說“謝謝”能夠讓對方感到開心。禮貌待人是公共關系中,人際交往的準則和道德規範,能讓社會和諧而有秩序。
許多父母由于忽視了對孩子道德修養的教育,孩子說髒話變成了習慣,也許他們說出那些話并沒有任何針對性,似乎也不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但髒話畢竟刺耳,有損個人形象,同時也會妨礙與他人的人際交往。誰都不喜歡和一個出口成髒的人在一起。
與人交流要語氣溫和,語調平穩,才能給人留下好印象。當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要教給孩子常用禮貌用語。
注重文明禮儀教育能夠從小在各方面樹立孩子良好的修養,家長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環保教育的時間季節性很強,可以帶領孩子參加節日從而增強他們對自然的熱愛。
從小有環保意識,長大了之後才能夠為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以身作則在文明禮貌上,再也沒有比父母以身作則更重要的了,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家長要求孩子遵守規則,自己就不能随便破壞,教育孩子要對别人有禮貌,自己遇到熟人就要主動打招呼。
禮儀體現在生活的各種小細節中,父母要注意孩子就能懂禮貌。孩子雖然還小,言行得體就能更受到别人的歡迎。
不能因為孩子小不懂事,就對他們的言行和穿着打扮不注意,家長要多尊重孩子的意見,重視他們的想法,父母身正為範,孩子才能從中受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