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秋節剩餘月餅上哪去了

中秋節剩餘月餅上哪去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06 02:10:46

中秋節剩餘月餅上哪去了?月餅是一種神奇的食物中秋節前,市場上無數品類口味的月餅“争奇鬥豔”,甭管是滇式、廣式、晉式、京式、蘇式、潮式,都早已落伍成了過去式前幾年網紅爆款的大閘蟹蟹肉餡、麻辣小龍蝦餡、冰淇淋餡、冰皮月餅,現在也都不過是爛大街的常規口味在衆多月餅廠家想破頭地研發、創新、營銷的背後,是國人對月餅巨大的消費熱情,有調查顯示,過去八年國内月餅銷售規模上漲超8成,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秋節剩餘月餅上哪去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中秋節剩餘月餅上哪去了(中秋剩下那麼多月餅)1

中秋節剩餘月餅上哪去了

月餅是一種神奇的食物。

中秋節前,市場上無數品類口味的月餅“争奇鬥豔”,甭管是滇式、廣式、晉式、京式、蘇式、潮式,都早已落伍成了過去式。前幾年網紅爆款的大閘蟹蟹肉餡、麻辣小龍蝦餡、冰淇淋餡、冰皮月餅,現在也都不過是爛大街的常規口味。在衆多月餅廠家想破頭地研發、創新、營銷的背後,是國人對月餅巨大的消費熱情,有調查顯示,過去八年國内月餅銷售規模上漲超8成!

然而中秋節剛一結束,紅極一時的月餅轉眼變得無人問津。各大超市電商極速下架,即便低價促銷存貨,吸引力可能還不如街邊燒餅。據統計,往年中秋節隻有3成多消費者能吃完月餅,超6成的消費者吃不完月餅或基本沒吃過。

近年來,随着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儀式感,中秋佳節月餅成為送禮的必選項。但賣得越來越好,吃得卻沒有多少,這讓月餅深陷消費“怪圈”。人們不禁疑惑,那些沒賣出去、沒吃掉的月餅都去哪了?

答案并不樂觀。

有媒體報道,對于沒賣掉囤積的月餅,商家通常會退還給生産廠家,由廠家進行集中銷毀,消費者家裡剩餘的月餅,實在吃不消的,恐怕隻能丢進垃圾桶。不管是銷毀還是丢棄,無疑都造成了不小的浪費。

每年都有公益組織呼籲消費者,将零廢月餅創意烹饪,做成三明治、豆漿、八寶粥甚至是火鍋,來避免浪費;廠家除了集中銷毀,也有将回收月餅賣給相關企業做成動物飼料,算是再利用。也有很多企業和消費者選擇愛心捐贈,将月餅送給更多有需要的人手中,但在逐年升溫的月餅消費市場面前,這些手段收效甚微。

其實,想要月餅不浪費,最直接的辦法是做得好吃。

月餅是中華傳統美食,“巧出餅師心,貌得婵娟月。”如今很多月餅廠家卻舍本逐末,過度沉迷于包裝和口味的複雜化,追求獵奇好看的營銷賣點,但做出來的東西卻一言難盡,根本算不上美食。換個角度說,這些月餅可能就不是讓消費者吃的。别看目前月餅市場十分紅火,但難吃的食品再追求賣點,也不過是舍本逐末,遲早也會遭到市場的反噬。

廠家應該把更多心思放在食材、制作、品控上,下功夫把月餅做好吃,重塑月餅美食口碑,再結合優秀的營銷,不僅能從激烈地市場競争中獲得優勢,食品浪費問題也能大為緩解。

此外,月餅過于華麗昂貴的包裝,也是浪費的重災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台了史上最嚴格的月餅“瘦身令”,要求月餅包裝要從4個方面“瘦身”,包括減少包裝層數、壓縮包裝空隙、降低包裝成本和不與其他産品混裝,對于遏止遏制不良風氣,倡導環保理念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想要破除月餅消費的“怪圈”,需要廠家、監管、消費者多方共同努力,遏止浪費奢靡的歪風,倡導理性消費,恢複市場供需平衡,讓傳統節日真正回歸親情的内涵。當月餅脫掉掉攀比、虛榮的外衣,再次成為老百姓中秋全家團圓,飯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中秋也就更有味道了。

作者:泊南

《南說評論》專欄

來源: 江蘇新聞廣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