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老年疾病嗎#
對于帕金森這種病,也許并不是太多人有所了解。
而在2012年,谷歌創始人之一Sergey Brin,由于家族遺傳的原因,于是在2005年-2012年向帕金森病的治療研究機構捐贈巨資,合計一億三千兩百萬美元!
目前對于帕金森這種疾病研究并不太深,這種疾病屬于神經内科中的運動障礙疾病,又叫震顫麻痹。
這種疾病最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據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發病率為 2%,我國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00萬。
很多人認為帕金森病隻能出現在老年人身上,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開始出現這種病了。如果運動通路出了問題,就會出現相應的症狀。
患者常出現手抖、腳抖的症狀,對日常生活質量會産生很大影響。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症狀為行為遲緩、肌肉僵硬、震顫等。人們還會在出現這些早期症狀後去醫院檢查帕金森病。
在這些症狀出現之前,大腦就已經出現了病變:
第一,震顫通常患者會表現為單側手指的藥丸樣運動,然後會發展為靜止時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的不自主節律性抖動,震顫也會随着情緒的變化而增加。
第二,面部關節僵硬、肌肉緊繃這也是早期的表現之一,當面部肌肉受到影響時,患者會變得呆滞,面部表情就會逐漸變得僵硬、眨眼以及吞咽也會相對困難,說話聲音也會變弱等。
初期的帕金森病患者,會在系鞋帶、扣扣子等上肢的精細動作上慢下來,甚至無法順利完成。越來越難寫字了,字迹都彎了,越來越小。
第四,異常步态患者從床上或者椅子上起立時發生困難,尤其是在站立時傾向于采取屈曲姿勢,開始起步時就會變得困難。
随着病情發展,患者就會慌慌張張地往前傾一步,步子小,越走越快,不能及時停下來。行進過程中,手臂的協調擺動減少甚至消失,轉身的時候,要連續走幾小步才能實現。
一旦患上帕金森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由于帕金森患者主要表現為肌肉僵硬,以及運動障礙,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現為諸多不便。
患者除了需要積極配合治療外,日常生活中還需要做好這幾點:
1、适當的運動太極拳、太極劍等項目有助于患者的平衡功能,可以幫助患者的身體器官功能恢複。
2、均衡飲食食物要多樣,多吃谷類、雜糧、水果、蔬菜。服藥期間适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盡量不吃肥肉、肉油和動物内髒,每天喝6~8杯水,保持排便通暢。
3、盡量在服用藥物有效期間進食不要在昏迷的時候喂食。
日常進食時,如果患者手顫抖拿不住杯子,可以通過吸管喝水。用防滑墊固定碗碟可以讓吃飯更輕松,使用大把的餐具可以降低吃飯的難度。
此外,心理幹預和心理咨詢也很重要。患者要承認和面對現實,要讓患者、家屬和所有人都知道,治病是“健康的自己”和“生病的自己”之間的鬥争和較量,是一場持久戰。
真正的對手是你自己,隻有戰勝自己,才能取得勝利。
帕金森病在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但很多患者在出現症狀時并不知道自己患有帕金森病。所以是對帕金森病的認識還不夠,自然不能及時發現,或者及時用正确的方法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