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走視界,一個熱愛生活,喜歡旅遊,愛好養花、鳥、魚的小夥。
很多人除了喜歡遛畫眉鳥以外,還喜歡鬥畫眉鳥,怎樣提升畫眉鳥的鬥性。

第一階段:生鳥的伏籠馴服
(1)先用矮小圓籠或四方闆籠進行喂養,把籠子放(挂)在無人或少人活動的地方,并罩上黑籠衣,留出兩三厘米的口子,讓鳥不會因怯生而猛沖亂撞,使鳥安定下來,籠子不能挂得太高,以免容易造成鳥揚頭和沖頂。(2)喂素食,千萬不要添加肉類,少放蛋白類配料,目的是讓鳥暫時乏力,幫助消減野性。

(3)每次加料,加水盡量多加一些,減少人為幹擾。動作要輕,不要突然亂動鳥籠,讓鳥洗澡時也應如此,以免使鳥受驚。(4)隻要天氣不是過冷,最好每天讓鳥洗一次澡。這樣既能清潔衛生,也可免加水加料時驚吓籠中生鳥。關健是: 洗澡對生鳥有定籠,安神的作用。

(5)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鳥己開始習慣籠中生活。這時可把鳥籠移到有人常走動的地方,并把籠衣打開一些,讓鳥适應有人活動的環境。(6)當鳥慢慢适應有人的環境并開始上膘時,有意識有目的對鳥短時間斷食 (畫眉斷水不要超過三小時.反複斷水時間過長,鳥會渴水而緻拉稀),讓其饑餓而找食,這時可用鑷子夾住活蟲 (注: 最好用面包蟲,不要野生蟲類和喂得太多,以免鳥返生),讓鳥接蟲。鳥從鑷子接蟲後,下次就改用手來喂。一般二次左右鳥就會在不斷食的情況下接蟲,過了這一關, 很快就可拉近人和鳥的距離,以後每天堅持用三五條活蟲逗喂鳥,訓練它的膽量。(7)鳥有了一定程度的膽量,可經常将鳥挂到車水馬龍,人聲嘈雜的街邊,開始隻打開一點籠衣,随着鳥的逐步适應而可完全打開。至此,生鳥的馴服伏籠目的已達到 (注:生鳥的馴服期因山齡,鳥性的不同而有差異) 。

第二階段:生鳥的提遛上性
(1)生鳥在家裡要遠離和避見熟鳥和性旺的鳥,單獨喂養(帶山火的生鳥更需注意)。否則很容易被壓制,連開口都不敢。(2)先到較為僻靜的山嶺(或公園)進行單遛,鳥"見青後"後慢慢就會開叫了。若想效果更快更好或鳥進步較慢,遛鳥時可用雌鳥加以挑逗,盡量以"不見雌鳥隻聞母聲"為原則,雄鳥一聽到母聲,都會開口迎合( 注:下午四五點後不要讓鳥看到母鳥和聽到母叫)。(3)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鳥在不斷的鳴唱中上性,又因為性提了會鳴唱得更多,如此良性循環,在逐漸少陪母鳥再到不陪母鳥的 情況下,鳥上山一"見青",也會連貫并大聲鳴唱(圓聲)了。此時,不再喂面包蟲,改喂野生蟲類: 如壁口袋(黑地蜘蛛),地黃牛(黃地蜘蛛),草蜢,,土蟋蟀......。

(4)在這基礎上鞏固一段時間後,要把鳥從單遛轉入群遛,剛開始群遛時,不要心急或顧及面子,要遠離其他鳥,漸進式的靠近,直到完全靠近并全部掀起籠衣,鳥也毫無懼色地排叫争鳴,遛鳥的的功夫,基本到家了。(5)适時進行換籠訓練,十來天換個籠來養,目的是讓鳥适應不同的籠子,以免以後打滾籠(或公籠)時出現"認籠現象", 而影響打鬥質量。同時,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有時用汽車, 摩托車載鳥轉轉,讓鳥習慣,為以後能帶鳥到外地賽鳥作準備。

(6) 鳥的火己相對穩定,性也更旺了,鳥的活動量增大,體耗也加大,要在原飼料的基礎上,增加蛋白蛋和添加肉類(如果生鳥是子鳥,肉類要少加點,以免出現咬尾.咬毛現象),并增加活蟲量。此時,千萬要耐得住性子,鳥的籠剝還不夠,不能讓鳥輕易開打,在可能的情況下堅持再遛鳥一段時間,讓鳥保持穩定的火性和旺盛的精力,為一下步試嘴馴鬥作儲備。(7)畫眉的火性逐漸增強,可将兩隻資曆相近的畫眉籠對籠,擺距約二十厘米,隻打開四五厘米寬籠衣,使畫眉上下跳動能互相看見又打不着。如見到籠中的畫眉極力撲向對方,或啄籠絲......作打鬥之狀,但此時最好不予打鬥。按照這樣的方法訓二周左右,每周都進行訓練一到兩次,每次最好換不同的鳥進行訓練,同時觀察畫眉鳴叫聲是否越來越急,氣勢是否越來越高,如果鳥的口腔裡已經充血,或腳趾血管在陽光下清晰可見,鳥也慢慢的越叫越少,有時保持一個神态,作凝視狀或劈籠釘絲。這時,在人可控制的範圍内讓鳥試嘴開鬥(隔絲鬥)了。至此,第二階段的馴養目的也達到了。
.....未完待續……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還請您浪費一點時間給我點贊、評論、收藏和轉發。最重要的還要關注一下哦!謝謝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