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都知道“成見”這種東西不好,但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徹底不帶任何成見地去看待任何一樣東西。
在2016年度,OPPO是國内智能手機廠商中的大赢家。從一炮走紅的OPPO R9到後來席卷全國的OPPO R9s,兩代四台産品為OPPO拿下令人眼紅的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幾乎将OPPO的品牌形象固化。甚至OPPO R11正式發布之前的種種曝光,幾乎都讓我們提不起興緻。
那麼實際呢?難道OPPO R11是一台很不“OPPO”的手機?
不,OPPO R11依舊是一台很“OPPO”的手機,在它上面有着一切自己前輩們大獲成功的基因。但這并不意味着OPPO R11是一台毫無亮點的手機,相反OPPO R11反倒是給了ZAEKE知客不少驚喜。在一段時間的深度接觸之後,ZAEKE知客甚至認為OPPO R11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去改變人們在過去的1~2年對OPPO所固化的印象。
在外觀設計方面,ZAEKE知客覺得OPPO在OPPO R11這台機器的細節設計上其實有不少值得說道的地方。
沒錯,從整體的外觀設計上,OPPO R11會給人一種十足的“網紅臉”的感覺。從機身後背的攝像頭位置設定,到天線條的布局,OPPO R11給人實在是有着十足的某機器既視感。但是在實際将OPPO R11拿在手中時,OPPO R11和“某機器”給人的感覺完全就是風馬牛不相及。
首先,OPPO R11延續了OPPO R9s上面的“微縫天線”工藝,并将之升級為“微縫天線2.0”。最明顯的區别,當然是天線條的數量從R9s的上下各3條減少至2條。
不過和OPPO R9s不太一樣的,OPPO R11的天線條與機身金屬部分的結合已經達到了完全摸不出來的程度——若不是用雙眼切實看見,實在是難以相信機身上天線條的存在。
其次,和某機器略顯肥厚笨重的握感不同,OPPO R11不論是視覺還是觸覺上都有一種讓人驚喜的纖薄感,這也是ZAEKE知客認為OPPO R11在外觀上最最成功的設計。由機身中間逐漸向兩側收薄的曲線在貼合手掌,提供優異手感的同時,讓隻有6.8mm的超薄機身進一步在視覺和觸覺營造出不一樣的超薄感受。
為了讓這種“薄”感變得更加深刻,OPPO R11的機身四周還存在一圈不易察覺的“腰線”。言簡意赅地說,便是OPPO R11的左右側并非單純的恒定半徑曲面,而是采用類似于楔形的設計。這樣的“腰線”設計配合上背部的弧度,進一步塑造着OPPO R11的“薄”感,同時保持了出色的機身手感。
諷刺的是,不管是“微縫天線2.0”、曲線後背還是機身邊上的腰線,其對于整機品質感、手感和觀感上的裨益都是非常難以單純通過文字和圖片的形式進行傳達的。OPPO R11的機身絕對不是很多人想象中對流行元素的簡單堆砌,而是一群對手感有着高度追求的設計師們用高标準設計出來的。至于這樣的設計會給加工生産帶來多少麻煩,又是另一碼事了。
所以啊,表象真的是不能夠代表實際的。
骁龍660的華麗全球首秀,附加隐藏驚喜?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骁龍660以及同期發布的骁龍630都是高通完成自己稱霸天下的最後一招棋。在骁龍660和630之後,市面上非高通平台的智能手機會越來越少,在中端和中高端市場,也更加不會有能夠和高通抗衡的對手。
一顆手機處理器而已,有那麼誇張?
當然有,仔細看骁龍660的規格表吧:14nm LPP工藝、最高2.2GHz的八核心Kryo 260 CPU、Adreno 512 GPU、LPDDR4 RAM支持、Hexagon 680 DSP、3載波聚合、2×2 MIMO、藍牙5.0……幾乎當做是個精簡版的骁龍820也不過分啊。
根據高通官方的數據,和被其取代的骁龍653相比,骁龍660的CPU單線程性能提升了10%,多線程性能提升了24%,Adreno 512 GPU比起前輩也有30%的性能提升。
骁龍660也是高通目前最強的自主CPU架構Kryo 260首次被應用到骁龍600系列的産品之中,并且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和骁龍653的“多核異構”不同,骁龍660的八顆CPU核心全部都是Kryo 260架構,隻是其中四顆運行于2.2GHz,另外四顆運行于1.8GHz的區别而已。
根據跑分顯示,OPPO R11 的CPU的多線程性能已經完全超過了高通曾經的旗艦移動平台骁龍820。單線程性能雖然隻有骁龍820的70%左右,但是考慮到核心面積差距,也算讓人印象深刻。
更強勁的性能不是骁龍660對骁龍653的最大優勢,骁龍660的最大優勢在于其采用了更先進的14nm工藝,使得發熱和功耗相比28nm工藝的後者大幅度降低。另外高通還為骁龍660集成了Hexagon 680 DSP,進一步降低骁龍660移動平台日常的功耗。
Hexagon 680 DSP當然不是一顆單純的為了減少CPU喚醒次數而設的協處理器。Hexagon 680 DSP還可以結合ISP,讓OPPO R11在拍照、錄制視頻和使用雙攝虛化的時候提升成像品質和成像速度,同時降低功耗。讓OPPO R11雙攝效果的提升,不以功耗升高為代價。
骁龍660本身的低功耗,加上OPPO R11在關屏待機時出色的功耗控制,是這台搭載區區3000毫安時電池的智能手機能夠在我們這樣重度智能手機用戶手中安全續航一整天的關鍵。和内置同等容量電池,但卻搭載骁龍653的智能手機們比起來,OPPO R11的續航能力要好上太多。
不過比較可惜的,OPPO R11這台全球首款搭載骁龍660移動平台的智能手機,卻并不是全盤沿用骁龍660的全套配備。比如OPPO R11所搭載的藍牙技術依舊是較舊的4.2版本,而非藍牙5.0,所以藍牙連接性能和傳輸能力會不如搭載藍牙5.0的機種。另外雖然骁龍660提供了高通aptX HD高清藍牙音頻功能的支持,但OPPO也不一定會為OPPO R11配備。
别失望,作為隐藏驚喜,OPPO R11配備了AKM AK4376音頻codec,而非直接使用高通的參考設計。雖然名頭沒有ESS的産品那麼響亮,但AKM AK4376這顆Codec芯片曾經也被用在不少旗艦手機和以Hi-Fi音質為賣點的高端手機上。
另外,在OPPO R11的系統之中還包含有一個名為“Real HD Sound”的音效開關。根據系統中的描述,這是OPPO和Dirac Research AB合作開發的技術,使得OPPO R11的音樂播放品質更具立體感——當然是在插入耳機的前提下。
其實OPPO其實早在2015年便開始将AKM的音頻芯片内置于R系列智能手機中。OPPO R7/R9系列/R9s系列都采用了AKM的音頻解碼芯片,隻不過OPPO似乎對此極為低調,甚至連這回用了AKM AK4376這種事情,都沒有絲毫的官方宣傳。
但是非常有意思的,ZAEKE知客的Hi-Fi大佬們在交叉試聽之後,發現OPPO R11的内放音質表現會因不同音樂App而異。大佬們一緻認為OPPO R11使用OPPO自帶音樂播放器并開啟時Real HD Sound音效的時候,聲音品質會比使用第三方音樂App的時候更加優秀,甚至可以比肩一些千元級别的Hi-Fi播放器。
在ZAEKE知客的Hi-Fi大佬看來,OPPO R11擁有智能手機産品中相當不錯的解析力,聲音風格整體均衡且略偏上盤。不過比較明顯的不足在于低頻量感實在偏少,導緻聲音缺乏了氣勢。但總的來說,良好的聲音素質着實是OPPO R11上一個驚喜,若是OPPO在今後能多用些心思調音,那當然就是最好的啦。
OPPO的第一款雙攝手機,居然還挺聰明?
雙攝對實際拍照表現的提升有多少?從ZAEKE知客實際測試過的智能手機們來說,這個問題可能還真沒有一個準确的答案。甚至ZAEKE知客在接觸過這麼多智能手機産品之後,覺得手機拍照效果的提升終究還是歸結到性能更強的CMOS和廠商更好的後期處理上。
至于雙攝?在ZAEKE知客看來,更多是象一個“甜點”功能。額外的那顆鏡頭,讓智能手機實現了模拟光學變焦或是模拟單反大光圈虛化效果,使得如今的智能手機拍照可玩性更高而已。說“非雙攝不買”,可能還為時尚早。
但不可否認的,在諸多廠商的大力推廣之下,人們對于雙攝智能手機的接受度逐漸變高。雙攝模組在一台智能手機上,會成為一個不錯的賣點。在經曆好幾代産品的發展之後,雙攝手機所提供的“人像模式”、“光圈虛化”和“光學變焦”等等功能,也逐漸開始有了實用性。
在OPPO R11這款手機上,OPPO選擇了目前市面上很常見的廣角 長焦組合。那顆新增的2000萬像素長焦鏡頭,協助OPPO R11實現了2倍雙攝變焦、背景虛化等功能。
在OPPO R11的專業拍照模式中,OPPO提供了獨立的切換兩個鏡頭的開關。将使用不同鏡頭時的視野與2x變焦的視野放在一起相比較時,三者的畫面視野存在明顯的區别,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OPPO R11的長焦鏡頭的焦距并非真正的2倍“光變”,其實際的“光變”程度大約在1.6倍左右。
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進行畫面縮放的時候,OPPO R11也會在大約1.6倍變焦的時候自動切換鏡頭(甚至直接點擊變焦按鈕切換到2x的時候,畫面還會存在一個中間過渡的視野)。在環境光線不佳、副相機被遮擋或是距離被攝物體太近的時候,OPPO R11會全程使用1600萬像素的主相機進行數碼變焦。
至于OPPO官方宣稱的“2倍雙攝變焦”,實際上是使用2000萬像素的長焦鏡頭,搭配上高通的Spectra ISP所實現的數碼變焦。不過OPPO在官方頁面上也進行強調,稱“2000萬超輕雙攝與突破性的Spectra ISP圖像處理技術”使得OPPO R11的2倍變焦效果更加清晰。
與單相機實現的數碼變焦對比起來,OPPO R11在2x變焦的時候,自然在畫面的細節以及銳度表現上占有優勢。在最早期軟件版本中發現的兩顆鏡頭色溫偏差毛病,在一次系統更新之後也被修正(當然會有些細微的色彩飽和度差别)。
那麼OPPO R11的變焦效果如何呢?OPPO的雙攝在實際的2x變焦之後,和單純的數碼變焦效果又有什麼差别呢?
差别大啦,以在雙攝協同工作下實現2x變焦的時候,OPPO R11的畫面細節和銳度比1600萬像素數碼變焦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不過從實際照片的尺寸分析,OPPO R11的2x雙攝變焦原理,大緻是直接使用2000萬像素的長焦鏡頭拍一張照片,并直接裁切出畫面中心相應部分,直接生成約1600萬像素的一張照片。如此,便實現了比單純數碼變焦清晰得多的2x雙攝變焦。
這樣的工作原理,使得OPPO R11的2x雙攝變焦隻有在相對較為良好的光線環境下才能發揮全部的威力。在戶外拍攝風景,或是在照明良好的室内,OPPO R11的雙攝變焦能夠提供相當不錯的效果。若是在昏暗的環境中,那麼OPPO R11的變焦後畫面質量就會有所下降——畢竟此時是直接使用1600萬像素數碼變焦拍照的。
回答完了“變焦雙攝”的問題,那麼接下來便是讨論拍照畫質,尤其是人像模式表現的時候了。
和字面意思所表達的一樣,OPPO R11的“人像模式”在拍攝人像或是寵物的時候,會有相對比拍攝其他靜物更好的表現——這一點和其他廠商們的高階雙攝智能手機的表現類似。
首先最明顯的,和普通模式下的成像風格對比時,我們不難發現OPPO R11會将人像模式拍攝的照片進行一定的提亮,并且增加少許色彩飽和度。如此不管是拍攝人像或是其他靜物(比如食物),所得的特寫照片至少在色彩上是更加能夠抓住人眼球的。
對于簡單輪廓被攝物的邊緣識别,OPPO R11做得還挺不錯。在面對些形狀複雜的物體時,OPPO R11的虛化效果也隻能算是差強人意而已,這也基本符合當今高端雙攝智能手機們的平均水平。使用人像模式拍攝的首次在自家熱銷産品上應用雙攝的OPPO能做到如此水平,是比較值得表揚的。
最後還有個好消息:OPPO R11那顆承擔着99%日常拍照任務的1600萬像素主攝像頭有着相當不錯的拍照品質。這顆攝像頭對焦迅速并且準确,在光線良好乃至一般的環境中,都能畫面細節豐富、解析力強勁并且低噪點的照片。
至于照片的發色風格,OPPO R11明顯是選擇了追求讨好眼球的較高色彩飽和度和較高對比度的路子。但和一些其他品牌追求高色彩飽和度,導緻畫面整體看上去過于濃豔而導緻畫面出現“油膩感”相比,OPPO R11對于“豔麗色彩”這四個字把握得明顯更加到位。所以雖然畫面發色的飽和度會稍高于實際情況,但整體風格還算是讨人喜歡。
但畢竟OPPO R11并未配有光學防抖鏡組,所以在夜間或是環境光線非常昏暗的環境中,畫面的解析力會有些下降。雖然得益于良好的噪點控制,使得整個畫面觀感還不錯,但比起搭載光學防抖鏡組的機型還是略有差距啦。
剩下的,是一如既往的OPPO
OPPO雖然時不時能搞出些新的奇思妙想來,但輪到修改自己的熱賣産品時,卻反倒小心謹慎到了接近固執的地步。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在OPPO R11發布之前,其被曝繼續沿用傳統規格的VOOC閃充而非換裝全新的Super VOOC閃充,讓不少人深表遺憾。
然而對于OPPO R11真正瞄準的消費群體們來說,OPPO的“守舊”其實也不完全是個壞事——舉例來說,若是從OPPO R9甚至OPPO R7系列換到OPPO R11的用戶們,在發現自己的老充電頭和數據線依舊通用的時候應該也會心裡暗爽吧?
誠然,在曆史的進程發展到今年之後,OPPO不少曾經傲視群雄的東西如今已經“泯然衆人”。以VOOC閃充為例,OPPO R11 15W左右的峰值充電功率和85分鐘充滿的成績在當前依舊稱得上優秀。
但如今快充技術已經大規模普及,也有不少廠家推出了功率更高的快充技術,使得VOOC閃充的速度優勢已經不那麼明顯。但和其他一些功率更高的快充相比,VOOC閃充依舊有發熱低和可以邊玩邊快充這兩大優勢。
OPPO當然有新的東西,比如之前展示的Super VOOC閃充和5x變焦技術。隻不過向來求穩OPPO認為這兩項技術可能尚不夠完善,所以不能夠被很好地應用在OPPO R11這樣要扛起銷量大旗的“爆款”上面吧。
但除此之外,OPPO還是那個最懂線下消費者們喜歡什麼和想要什麼的廠商。産品的造型、功能特色和主打賣點這些自然不用說了,配件和包裝盒的品質這兩點上,OPPO也從來不馬虎。
就拿原廠标配清水矽膠套和自帶屏幕保護貼膜這兩點來說,對線下的消費者們絕對是有着十足的殺傷力。雖然這種東西成本不高,但論籠絡人心可是絕對的利器。并且在某台手機因為沒有疏油層而爆發諸多大負面新聞之後,OPPO也很識時務地重新給OPPO R11鍍上疏油層。
不過盡管OPPO R11屏幕上有疏油層,但ZAEKE知客也不建議大家去撕掉它的原廠貼膜,畢竟那層膜的手感其實還挺不錯的。但至少在撕掉原廠貼膜之後,也不必擔心OPPO R11很快變得滿臉油污就是。
另外更有趣的,OPPO R11和OPPO R11 Plus甚至還是國内首款支持流行手遊《王者榮耀》的多核心多線程優化的機型。在OPPO R11正式發布尚未上市之時,這個國内頗流行的手遊就已經對其作出了“高幀率模式”的适配。
在6月29日版本更新之後,《王者榮耀》甚至還專門為OPPO R11系列推出“多核心多線程技術”的“專屬優化”,使得其在運行這款遊戲時,流暢度能夠比肩甚至超越會比不少搭載骁龍835的機型更加流暢。
當然了,這種OPPO R11系列的專屬“Buff”,肯定是來自于OPPO方面和騰訊的合作。考慮到一些上市已久的骁龍835旗艦手機連個高幀率模式都沒有适配,OPPO R11在這方面簡直讓人羨慕得流口水啊。
從ZAEKE知客的角度出發,OPPO R11上最讓人遺憾的莫過于NFC功能的缺席。雖然國内的移動支付依舊以微信和支付寶這兩冤家為主,并且OPPO R11也支持這二者的指紋支付。但目前逐步興起的手機公交卡和銀聯閃付等功能,卻大多需要依靠手機的NFC功能實現。
所以我們還是很希望OPPO能夠在後續産品中添加NFC功能,相關的技術在登陸到OPPO R系列這樣走量巨大的機型之後,也會加快普及的腳步。
是時候改變你的成見了
OPPO R11确實是給了ZAEKE知客驚喜的。這“驚喜”不光來自于全球首發骁龍660,還來自于表現相當不錯的音質,更來自于實際的上手感受。作為一款主攻線下市場的智能手機産品,OPPO R11在需要做得好的方面都做得相當不錯。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對于OPPO R11這樣的一款機器還是有相當多的期望的。比如我們希望OPPO能夠給OPPO R11配備支持NFC功能,方便用戶的出行;我們也希望OPPO能夠革新VOOC閃充的硬件,讓OPPO R11擔當起普及USB Type-C接口的重任;最後我們更希望OPPO R11能夠加入光學防抖鏡組,讓夜拍品質大幅提升。若是在OPPO R11的後續機型上能夠将這三個遺憾補齊,自然是我們最願意看到的結果。
放下遺憾不提,纖薄卻又不失手感的金屬機身、優秀的雙攝拍照品質、強勁的性能、穩定流暢的系統和挺不錯的續航表現,都讓OPPO R11成為了一款非常不錯的日用機型。以上三個不完美之處,在ZAEKE知客看來也不大可能成為“Deal Breaker”式的緻命傷。
總之,若是你對OPPO持有些成見,不妨找個機會去切身體驗下OPPO R11——也許這台“爆款”能夠改變你的一些看法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