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是黃銅還是青銅? 青海、甘肅發現了幾面齊家文化時期銅鏡,這雖然是人類童年時期的工藝傑作,但不應是中國古代銅鏡的源頭因為這些作品,其形制、紋飾、鑄作等已較為成熟、規範,并非最原始器物,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銅鏡是黃銅還是青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青海、甘肅發現了幾面齊家文化時期銅鏡,這雖然是人類童年時期的工藝傑作,但不應是中國古代銅鏡的源頭。因為這些作品,其形制、紋飾、鑄作等已較為成熟、規範,并非最原始器物。
早期銅鏡
齊家文化時期銅鏡的銅質是以燒結的天然銅礦石得到的銅合金,其中雜質自然較多,但仍然有一定的精度。這說明,當時先人們已能把火的溫度集中到熔冶銅的1083℃。
早期銅鏡
著名學者裡懷通認為,達到這樣的熔冶溫度,并非一蹴而就,肯定經過長時期的礦冶實踐。有理由相信,先民們肯定對熔點較的金屬,如錫(熔點232℃)、鉛(熔點327.5℃)都進行過利用的實踐。因此人們才都承認,錫、鉛都是古老的金屬。
早期銅鏡
資料記載,在吉林桦甸西荒山屯曾發現有鏡形飾品,質地為鉛質,其成分為鉛96.4%,铋0 48%,銅0.22%,鐵0.21%,銀0.176%。這裡應注意:其中不含錫,銅含量極低,映照效果不佳。附圖所展示的兩面相類但并不相同的鉛質鏡,說明人類使用銅鏡之前,或許曾經有過使用鉛鏡的嘗試。
早期銅鏡
此兩枚鉛鏡之中心是一個無孔的圓乳,似鈕,但還未形成鈕。由此圓乳向外布弦紋、鋸紋、輻紋、葉紋、連弧紋、乳紋等。筆者對此紋飾的理解是:中心圓乳為太陽,輻紋為太陽光芒,連弧紋為天穹,葉紋為陽光惠及萬物。整個圖飾寓意:萬物生長靠太陽。這應該是中國式的太陽崇拜。此鉛鏡紋飾與銅鼓紋飾相類,說明此鉛鏡可能流行于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值得注意的是,鉛是很耐鏽蝕的金屬,但兩枚鉛鏡均已鏽殘,說明時代之久,遠在銅鏡之前。這種鉛鏡直至隋代,仍有發現。
早期銅鏡
有的學者曾認為這種鉛鏡是随葬品。在古代,鉛是一種貴金屬,即使現在,鉛也比銅昂貴,沒有必要以此昂貴金屬替代銅。以鉛為鏡唯一的解釋是熔點較低,利用方便。二是取火陽燧的使用應早于照容的銅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