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中不乏愁緒傷感之作,婉約花間所吟詠的宋詞大多都帶有傷感愁緒。提到傷感宋詞,則不得不說北宋詞人秦觀。秦觀的傷感詞風格婉約凄美,情韻兼勝,讀來尤其易引人共鳴,令人為之唏噓。
秦觀作詞,用語典雅精緻,章法工于雕琢,尤為擅長制造清冷幽寂的意境,以凄婉之筆抒發傷感之情。就連王國維都不禁贊歎:少遊詞境,最為凄婉!王國維更是在《人間詞話》以秦觀“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一句為例說詞。
秦觀所作的宋詞不僅在後世評價甚高,即便是在當時也極為受人追捧。就連一向很少贊揚他人的蘇東坡都說他“有屈、宋之才”。下面這首秦觀所作的《踏莎行》便備受蘇東坡喜愛:
踏莎行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這首《踏莎行》是秦觀數次被貶後在郴州所寫,以委婉曲折之筆,抒發了内心悲苦絕望之情,被後世評價為“千古絕唱”!
上阙通過描寫“月”、“霧”、“樓台”、“津渡”等意象,表現出詞人内心的失意怅惘、迷茫無助之情。一句“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寫下了凄厲感人的凄苦傷心。
下阙則通過寫“寄梅”、“魚傳尺素”等寫出思鄉懷舊之意,此恨堆砌,可見詞人内心積恨重重,壓抑沉重!末句卻轉而突兀地寫景“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潇湘去”,看似即景抒情,又似自怨自艾,也像是對自身命運的自問。雖是隐晦曲折,卻蘊意豐富,表達出了深遠悠長的離恨愁緒。
這首詞是蘇東坡最喜愛的一首宋詞,結尾兩句更是引起蘇東坡的強烈共鳴,以至于将這兩句“書于扇面,永志不忘”。但王國維卻批評蘇轼舍本逐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東坡賞其後二語,尤為皮相。
王國維對秦觀這首詞所贊賞的是“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兩句,認為這兩句詞最為凄婉,并将這兩句列為“有我之境”的典型。因而,王國維批評蘇東坡舍本逐末。
實際上,蘇東坡與王國維對這首詞的欣賞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因而産生了不同觀點,喜愛的佳句也就不同。王國維賞詞重境界,因而更看重“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的意境絕妙;而蘇東坡自身與秦觀有着同樣多次被貶的遭遇,強烈的共鳴令他更加偏愛“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潇湘去”的深長愁怨!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