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比大部分人要聰明的人是怎樣的?他們有什麼特質?如何看出一個人比大部分人要聰明呢?下面來列舉幾個特質。
1、始終把自己當成普通人
真正的聰明人,不管自身取得多大的成就,比如學曆、财富、發明、職位等方面,可能已經比很多人要優秀了,他們都把自己當成普通人。即便面臨外界的贊美、掌聲和各種榮譽,他們也能夠鎮定自若,不認為自己比絕大部分人要優秀,他們始終對自己有基本的認知。
頂多認為自己多了一個方法技巧,掌握了多一個規律,或者多了一個可貴的品質,才顯得比很多人要優秀。面臨外界的吹捧,他們絲毫不認為自己是謙虛,相反,他們覺得自己很清醒、且很誠實。正是這份清醒和誠實,成就了他們在人們眼裡表面上的聰明和傑出,然而這個事實很多人不相信,或者無法領會,他們也就不會解釋過多這個。同時他們也會控制自己的虛榮心,防止自己因此自滿變得高估自己,一旦有自大的現象存在,他們便會制止自己,甚至不惜懲罰自己。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智力,把自己當成普通人,這是一種智慧且穩重的做法。他們并不會為了證明自己智力異于常人、與大多庸人不同群,證明自己屬于天賦異禀、能力超群的與衆不同之人,以及為了臉上有榮光,就輕易被人煽動,試圖告訴别人自己能夠百分之一百做到某件事情。
因為他們知道,當他們被煽動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傻子。相當于被捧殺了。
真正的聰明人,大多時候并不是因為自己的智力優于大部分人, 而是清醒和冷靜,成就了這份來之不易的聰明。把自己當成普通人,以普通人作為自己的衡量範疇,去下賭注,預測可能出現的錯誤和正确結果,這才使得他們更大概率獲得好的結果,而不是獲得差的結果。而不是把自己當成極少數的優秀異常兒去看待,因為衡量标準錯了,也會影響自己接下來的行為和決策,進而導緻全盤皆輸。就好像一個人大腦再聰明,也無法在短短幾分鐘之内,記憶完整個電腦500G儲存的東西。
真正的聰明人,深知自己的聰明,隻是來源于更加懂得尊重自己作為人的規律,而且遵循規律去做事, 在這個過程中,時間久了,有了積累效應,看起來也就比大部分人要聰明了,又或者是挑戰了人類的極限。他們并不會在違背人的規律的前提下,挑戰自己作為人的極限,因為這是愚蠢的,尤其是為了虛榮心證明自己就是比大部分要聰明的時候,這便成了可笑。
真正的聰明人,知道自己作為一個正常普通的人幾斤幾兩,他們不會去賭博。他們不會做自己百分百會赢的事情,隻做普通人更大概率會赢的事情。
2、有敬畏心。
真正的聰明人,有敬畏心。
他們對自己有敬畏心,承認人類是有很大潛力的,并且不會根據現階段的結果,以刻闆的眼光看自己或者他人。對于自己暫時做不到的事情,對于自己或者他人的短闆,他們相信隻要按照靠譜的領域專家去做,就能夠學有所成、獲得好的成果。他們永遠選擇相信自己,不會自卑,選擇自信,且盡全力領悟指導的意思,聽話照做,認為自己可以做到。對于别人,他們也覺得可以做到。
他們對知識有敬畏心,明白這個世界的知識無窮無盡。對于自己擅長的領域之外的知識領域,哪怕是小到日常小事的知識信息,他們都能夠保持學習的心态,盡力去掌握自己平日生活需要知道了解的其他領域知識信息,并且不厭其煩。他們很重視收集和辨别優質的信息渠道和信息資源,能夠虛心請教,當然對于一些信息也能夠質疑和核認,再選擇是否接納,也能夠接受别人對自己的質疑,和偶爾的貶低,并大膽承認自己的不足,不以為恥。他們希望自己進步一點點。
他們對人性有敬畏心,明白人的心理多種多樣,千奇百怪。他們之中有的人會更愛獨處,盡可能讓自己處于幹淨的人際小圈子裡,專心做自己的事情。有的會去涉略了解心理學,大概知道一下,并且掌握一些人際交往技巧和溝通力。
他們對道德有敬畏心,這體現在對生命、對職責、對日常行為等方面。相信因果循環,比如對枕邊人心懷鬼胎或者對她(他)不好,某天夜晚很有可能被枕邊人惡意報複,有的還是一命嗚呼。職業上對别人不好,毀了前程,自身難保。為了一己私利,漠視大多數人的生命,也難逃罪責。
而這些,在他們眼裡,并不是老到掉渣、不痛不癢的話題,這引起了他們的高度重視。因為今天日益完善的法治社會,已經讓這些都成為了真相。真正的聰明人不會铤而走險做不道德的事情,他們也不屑于把智力花費在這些事情上,因為他們覺得很愚蠢,在活着的日子裡倒計時,如同孤魂野鬼、行屍走肉。
3、自信。
真正的聰明人,對于自己多年學習研究且擅長的領域,敢于自信。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思想觀點,有自己的立場,并且不畏懼和他人争辯。相反,他們歡迎更多在同領域有深入研究的人,前來和他們辯論。因為這能夠讓他們學到很多,即便對方跟自己立場完全相反。他們思想開明,很高興遇到對手,期待百家争鳴的景象。
但對于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不了解,或者僅僅是菜鳥或者水平不夠的人,他們往往懶得和他們争辯。因為他們喜歡文明的辯論,但是并不喜歡邏輯漏洞百出的吵架,這大大浪費了他們的時間,他們覺得這些人還有待深造。
4、極度專注。
比大多數人聰明的人,擁有極大的專注力。他們能夠在很長時間内維持專注,這種能力,使得他們成為聰明人的行列。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個活動上,這是高智商的普遍習慣。當他們對某件事感興趣時,可以集中精力專注數小時,将世界排除在外,大腦變得高度專注。一個人在這種高度專注的狀态下,會盡力而為,完全沉浸其中。當他們停下來時,可能會感到筋疲力盡或空蕩蕩的,就像一輛沒油的汽車一樣,好像剛剛從恍惚或清醒的夢中醒來。但這不是夢。這是一種高度集中的狀态,讓最聰明的人能夠突破他們的智力界限。
所以,如果一個人可以一次集中幾個小時沉浸在自己的項目和激情中,那麼他們很有可能比大多數人更聰明。
5、有時幽默。
社會總是殘酷的,現實生活并不那麼美好,但是真正的聰明人,并不會讓自己總是處于晦暗的心境之中。他們擅長給自己催眠,對自己進行積極思維的催眠,讓自己長期處于樂觀豁達的心态和心境,然後在每天的大部分時候都處于平和、喜悅、平靜、激情的狀态中,這種狀态也使得他們更容易進入工作的心流狀态,或者生活的體驗狀态。
至于如何對自己進行催眠,他們各有各的方法。他們十分重視自己的心态和心境,所以會根據自己的特點對自己進行催眠,有的是通過音樂,有的是冥想,有的是運動,等等。
在這種心境下, 他們也比普通人有着更發達的幽默感。
6、有目标且身體力行。
他們幾乎每天都有自己的目标,當然目标也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長期目标的區分。他們會給自己設立事件清單,并且有時間觀念,身體力行,做事講究條理性。
7、追求一種平衡。
他們更多地追求自己達到一種平衡。錢财利益等等也是他們需要且追求的,但是這不是主要的,他們會盡力讓自己的生活規律,讓自己的生活、工作、娛樂、家庭達到平衡。這是他們奮鬥的最終目标,他們不容易被錢财利益所迷惑。
8、對自己的人生價值有規劃。
他們對自己的人生價值有規劃,讓自己年老之時,不因年齡變大而變得廉價,反而因為歲月沉澱而變得更加稀缺。
他們會根據目前十來年大社會環境,從宏觀到微觀分析,設計自己一生要打造的核心競争力。是選擇成為A領域的專才?還是選擇成為B領域的專才?還是成為複合人才—— 60%A領域 40B領域?亦或者是通才50%A領域 30%B領域 20%C領域?
9、能夠識别建設性意見。
他們能夠很好地識别建設性意見,并且積極探讨,并且選擇性接納。當然他們也能夠識别并且無視外界無用的評論或者沒有意義的異議,不會讓這個影響自己的心情。他們始終堅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能夠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心境。
10、對待錯誤或者失誤的态度坦然。
他們對于自己犯的錯誤是坦然的,吃一塹,長一智,他們并不畏懼錯誤,但是他們絕不允許自己再犯第二次,更别提第三次。同時他們認為有的錯誤是絕不能犯的,尤其是可能危害到别人的生命或者重大利益的時候。但犯錯誤的影響再大,他們感到難過懊悔,事後也能很好地調節自己的心情。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會犯錯的人, 而沒有犯錯,人也不會發現自己的問題,并且進步。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犯錯過來的。
11、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有所認識。
他們能夠敏感地察覺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對自己的缺點或者不足有所認識。他們會記錄下來,并且懂得刻意規避自己缺點帶來的影響,這成了他們日常必須貫徹的事項。為了盡量避免自身缺點或者不足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他們甚至會完善自己,作出一部分調整,直到能夠規避掉不良影響為止。
不過,他們不會試圖想着把自己缺點或者不足轉變成優點。相反,他們依舊專注發展自己的優點,當然也會留點空間來規避缺點或者不足帶來的影響。
作者:一舟皎月,頭條和公衆号同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