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曆史上,周朝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朝代,特别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文獻記載少,時間跨度長,紀年也不清楚,分封諸侯國又特别多。周王室叫宗周或成周,有些分封的諸侯國也叫“周”,以至于史學家們為了區分它們,用了不同的稱呼來進行分别,比如西周國、東周國。但還是很容易引起混淆,他們和西周、東周之間是什麼關系呢?又怎麼區分?我們今天來把這個問題理清楚。
一、西周
周朝範圍
西周很好分,它是從周武王姬發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起,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姬宮湦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曆時275年,史稱“西周”,定都于豐鎬(鎬京和豐京)。
二、東周
東周
而戰國是公元前221年,秦滅齊國才結束,也就是說:東周比戰國結束得要早,它包含春秋和戰國的大部分,但不包含戰國的全部。
最容易搞混淆的就是東周國和西周國了。東周國和西周國并不是周天子的政權,而是和其它諸侯國一樣的封國,隻是因為國名還是周,所以容易混淆。
三、西周國
先建立的是西周國,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姬嵬封其弟姬揭于王畿(王城),是為西周桓公,形成一個西周小國。這次分封是周王室的最後一次分封,自這次分封以後,周天子的土地全部分封完畢,自己僅剩下洛邑這片土地。
四、東周國
東周國要晚些,公元前367年,西周威公姬竈卒,其子西周惠公姬朝即位,其小兒子姬根(班)在趙成侯與韓共侯的支持下,在鞏邑獨立,建立東周國,姬根是為東周惠公。
此時,天下呈現出三周并立的局面,天子所在政權稱為:“宗周”或“成周”,都城洛邑;西周國,都城王城;東周國,都城鞏。
三周世系
然而,他們的命運都一樣。
公元前315年,周赧王在洛邑待不下去了,徙都西周國。
公元前256年,秦攻西周國,西周文公姬咎投降,西周國滅亡。同年,周赧王去世,東周時代結束。
公元前249年,秦相呂不韋帶兵進攻東周國,東周靖公姬傑降,東周國滅亡。
至此,周武王姬發建立的姬周政權全部覆滅。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曆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