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莊與河流周邊傾倒石墨廢渣、侵占濕地搞開發、工業區環評空白“帶病建設”多年……
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石墨被譽為“黑金”。“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跟随中央第一生态環境保護督察組調查發現,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粗放發展石墨産業,工業園區内違法開發建設十分普遍、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滞後、污染情況突出。此外,部分企業長期違法侵占林地、濕地、草地,當地生态遭到嚴重破壞。
石墨園區環境問題突出,礦區蔬菜無法食用
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的蘿北縣,是我國重要的石墨資源富集區和石墨精粉生産地,礦石探明儲量約28億噸。近年來,鶴崗市将石墨産業定位為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蘿北縣加速推進石墨園區建設和産業發展。
目前,蘿北轄區内有30戶石墨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黑龍江蘿北經濟開發區和延軍農場工業園區。2020年,全縣生産石墨精粉38萬噸、球形石墨9.8萬噸。
督察組發現,在産業發展突飛猛進的同時,環境破壞問題日益凸顯。
“還沒進到生産車間裡邊就聞到濃烈、刺鼻的味道。”這是督察組工作人員在工業園區暗訪時的感受。車間裡幾排用來篩選石墨的機器不斷翻轉,飛揚的粉塵落到地上厚厚地覆蓋了一層,人員經過留下清晰的腳印。
專業人士介紹,按照行業規範,石墨選礦作業會産生揮發性有機物,需要及時收集處理。但督察組實地核查發現,園區内所有選礦企業均無配套治理設施。
不僅如此,督察發現,園區内石墨礦石原料全部為露天堆放,企業沒有采取灑水、覆蓋等有效抑塵舉措。貨車來來往往砂石飛揚,裝卸物料卷起陣陣煙塵,到處烏煙瘴氣。部分企業在鄉村周邊的坑塘、河流随意傾倒石墨廢渣,形成大面積灰渣堆,水體污染問題突出。
2021年10月14日,督察組暗查發現,園區企業原料露天堆放、燃煤小鍋爐超标排放 督察組提供
2021年10月14日,督察組暗查發現,部分企業随意傾倒石墨廢渣 督察組提供
空氣中的異味、粉塵長期影響周邊居民生活。近年來,不斷有群衆舉報石墨小作坊産生的惡臭揮之不去。有的企業在村口随意傾倒石墨尾礦,不久便堆成小山一樣高,一刮風,粉塵、臭氣直往村裡飄散。
據了解,在組織了近70戶村民離開後,目前園區衛生防護距離内還有幾十戶居住。礦區居民點百姓說,種植的蔬菜都無法食用。
督察還發現,自2018年以來,園區8家企業違反有關規定,新建17台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這些鍋爐均未配建脫硫脫硝裝置,廢氣長期超标排放。
長期侵占林地、濕地、草地,園區内企業普遍違法
督察組深挖發現,蘿北縣石墨加工企業在開發建設中,違反森林法、草原法和濕地保護管理規定,長期侵占林地、濕地、草地。
經查,目前有15家企業違法占地,規劃内違法占地46.9公頃、規劃外違法占地30.4公頃。其中,侵占林地約25公頃、濕地約14.5公頃、草地約1.65公頃。
違法企業是如何躲開審批和監管的?督察組介紹,園區有8家企業未履行土地、林業等審批手續,以租代批,僅通過與所在地村屯、農場簽訂補償協議和臨時用地租賃協議,違法建設尾礦庫排放石墨渣。
2021年8月20日,督察組暗查發現,部分企業違法建設尾礦庫排放石墨渣 督察組提供
近年來,蘿北縣有關部門曾對違規用地企業進行處罰,最近的處罰決定于2017年下達。但督察組發現,相關部門以罰代管,處罰不徹底、企業罰完接着幹的現象突出,導緻一些企業至今仍大量違規侵占土地。
此外,督察還發現,多年來,園區環評存空白一直在“裸跑”。如,2004年設立的延軍農場工業園區,至今未編制規劃環評。2003年設立的原蘿北縣石墨産業園區,直至2019年升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後,才着手編制規劃環評,但因取水水源不明确、水資源承載能力分析不可信等原因,直至督察組進駐時仍未通過審查。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園區内半數以上企業存在違法建設問題。其中12家企業“未批先建”,6家企業“批小建大”。如蘿北泰東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批先建”,已違法生産球形石墨好幾年。
2021年11月20日,督察組暗查發現,蘿北泰東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違法生産的球形石墨産品 督察組提供
監管缺失加劇粗暴收割眼前利益,需強化綠色統籌發展
督察認為,蘿北縣石墨産業發展粗放,相關部門履職盡責不徹底、打折扣等失職失責問題突出。園區内存在生态環境違法違規問題的企業占到大多數,成為一種普遍性行為,地方對此監管不力、長期默許縱容。在問題暴露後,簡單地一罰了之,對企業整改情況關注不到底,緻使違法問題長期未得到有效解決。
比如,督察組抽查發現寶泉嶺農墾溢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新建生産線,未按《固定資産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要求運營,節能審查手續“開天窗”。直至督察組調閱企業節能審查情況時,有關部門才臨時向這些企業發送節能審查告知單,要求企業項目開工前務必開展節能審查。
此外,應由地方負責的園區集中供熱、供汽和集中式污水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也長期建設嚴重滞後。
蘿北縣對督察組指出的問題表示認真接受、積極整改。
有關人士表示,石墨開發要着眼長遠,不能為了快速變現粗暴收割,陷入“既未真正挖潛做精,又破壞了生态環境”的惡性怪圈。
專家們認為,要發揮資源優勢,科學推進石墨産業建設。同時也要直面産業發展中的環境約束條件,在資源統籌利用、園區規劃建設、産業鍊條建設、生态安全監管等方面全面考慮,建章立制,嚴把入口關,真正選取生産設施配套全、綜合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的企業入園,以良好發展環境吸引人才、拓展上下遊産業鍊提檔升級,以綠色發展理念開發“黑金”,釋放更多優質經濟能量。(記者闫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