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大宗師》,如今這句成語的傳唱度非常高,常被用來形容夫妻間的感情真切,也可由于朋友之間,形容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總之是個令人十分感動的成語。
而莊子是我國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道家哲學中“天”和“人”是兩個重要的概念,雖講究“天人合一”,但從莊子的著作中不難發現,這位先賢聖人是将“天”和“人”分開的,他提倡摒棄“人為”而順應自然,自然而然即是他追求的“自由”。
莊子非常崇上“自由”,曾因此拒絕楚威王的邀請,一生隻做過宋國地方小吏,即便隻是個小吏,也被後世稱贊為官吏之楷模,他更多的成就是在文學思想方面,在他的著作中,最出名的當屬《莊子》一書,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于老子的《道德經》,其本人卻與老子齊名,并稱為“老莊”。
如果把《莊子》和莊子兩者分開來看,看完《莊子》不難領會出莊子的道家哲學思想,而了解莊子又有助于解讀《莊子》中的哲學思想,前文已經說過,莊子是一位非常崇上“自由”的人,帶着他的這份“自由”,我們不妨再來解讀一下《莊子》中的言論。
就以“相濡以沫”為例,相信莊子自己在寫下這句之時肯定沒有想到今天這句話會變成這種意思,在結合後文,更加能夠說明此點。
而這篇文章我們上學的時候都學過,即使沒學過肯定也聽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這句話甚至還經常被用在一些武俠小說及電視劇之中,其中的“江湖”顯然被理解成了武俠小說中的“江湖”,結合場景意境,就有了一種生離死别,無可奈何,都是為你好的惆怅,成了一種凄美的代名詞,亦或者成為小兩口私奔前的情話。
但事實上這句話中的“相濡以沫”就是指與離開了水互相以吐沫濕潤身體,而其中的“江湖”就是指江和湖,兩句連連在一起才有其隐喻的含義:兩條處在岸上的魚,互相以唾液濕潤對方的身體,還不如将它們放在江和湖之中忘了彼此,自由自在來的快樂。
由此可見,莊子這句強調的并不是“相濡以沫”,更不是“江湖”,而是“自由自在”,這完全與他的思想相吻合。
所以在莊子看來,他是不提倡“相濡以沫”的痛苦,而是提倡“相忘于江湖”的自由,直到後來人們才将“相濡以沫”這個詞單獨拿出來,久而久之演變為感情上的意境。
但是如果加上後面的那句話,懂得人意思自然完全就變了味,所以在女朋友面前可以說“相濡以沫”,但千萬不可說“讓我們相濡以沫,以後相忘于江湖吧”這種話,因為這不是凄美的愛情宣言,而是無情的分手怨言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