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檢測,芹洋梅州中學133間教室空氣質量合格。”日前,芹洋梅州中學公布了該校中、小學部4棟新建樓體共133間室内場所進行室内空氣環境質量檢測的結果,消息一出便引起了衆多家長讨論。
課堂上,面對老師的提問,伯聰學校二年級1班的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梁時禹 攝)
“9月份招生之後,這些教室将投入使用。待教學設備安裝之後,我們會對教室内的空氣進行第二次環境檢測。”芹洋梅州中學校長楊桦說。屆時,芹洋梅州中學将提供小學學位360個、中學學位400個,有效緩解城區學位緊張問題。
加快城區校園建設,大力推廣學校足球,全面提升教師綜合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年來,梅江區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認真貫徹梅州市教育大會精神,補齊教育短闆,持續改善辦學條件,促進該區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接下來,梅江區将繼續秉持“教育優先”的發展理念,振興梅江教育,做大做強教育品牌。
消除大班額
力争5年内增加2萬個學位
早上8點,位于芹洋半島中心的芹洋梅州中學的上課鈴聲準時響起,琅琅的讀書聲從教室内傳來。而在教室對面,幾座新的教學樓已經完成了外立面的裝潢。
“目前,學校共招收了325名學生,除了一年級有4個班外,剩下的年級都隻設置了2個班,每個班有45名學生。”芹洋梅州中學校長楊桦說,就讀于該校的學生,有的住在芹洋半島,有的住在江南沿岸的小區,還有的住在更遠的黃坑村。
随着城市擴容提質的步伐加快,城區住宅增多、就業機會增加,農村人口逐漸向城區流動,城區學校生源持續增加,讓本不充裕的城區學位變得十分緊張。
據梅江區教育局統計,近三年,梅江區每年平均新增小學生超過2000人。2017年小學生人數為33352人,2019年已增至37799人,增幅較大。
以芹洋半島為例,該地區商業住宅小區林立,不少在西陽鎮、金山街道鄉村生活的居民在此購房安家,人口逐漸密集。生活在該地區的學生紛紛到附近小學就讀,導緻周圍學校出現大班額的情況。
“我們學校共有20個班,但學生人數達1025人,按照一個班45人的标準,學校招收的學生人數已過于飽和。”肩一小學校長姚仕耿表示。
為了解決芹洋半島地區學生上學問題,在市區領導高度重視下,2017年11月,梅江區芹洋梅州中學正式動工建設。該學校總占地面積約128畝,建築總面積達44425平方米,主體建築為8棟教學樓、4棟教學輔助用房、2棟圖書館、運動場館、地下車庫及其附屬配套設施。按省标準化學校規劃建設54個教學班,可供2550名學生入讀,其中,小學生1350人、初中生1200人。
2019年9月,該校順利完成第一批教學樓建設,實現如期開學,有效緩解了芹洋半島無學位以及江南片區學位緊張的現狀。“接下來,我們将繼續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條件。”楊桦說。
近年來,梅江區高度重視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的問題,不斷增加投入,加快學校建設,增加學位供給能力,紮實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近三年共增加6000多個學位。
目前,全區小學平均班額為51人,初中平均班額為45.8人,大班額的占比數在逐年下降。
“按照《梅江區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2016-2020)》和《梅江區幼兒園和中小學校建設規劃(2018-2022年)》,我們計劃5年内新建6所小學、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擴建3所小學和3所中學,遷建1所小學,全面建成後預計可增加學位2萬多個。”梅江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辦出新特色
讓足球豐富學生業餘生活
臨近放學,梅江區光遠小學的足球場熱鬧了起來。學生們抱着足球紛紛從教室中跑出來,都想搶在第一時間把足球場占上,來一場趣味十足的足球比賽。在校外的另一個足球場,光遠小學的男女足球隊正在進行一日一次的訓練。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足球訓練未能開展。随着學生複課以及疫情态勢向好,我們會把失去的訓練時間給奪回來,争取今年再創佳績。”光遠小學足球隊教練黃開賢說。
在校長肖俊珊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光遠小學的體育組辦公室。靠牆的書櫃上擺滿了近幾年光遠小學在足球賽場上獲得的獎杯。“這是2017年,我們參加全省U互動小學生足球比賽拿到的季軍獎杯;這是我們去年參加區長杯足球賽小學組獲得的獎杯,是亞軍……”介紹學校取得榮譽時,肖俊珊臉上充滿喜悅。
“從2014年開始,光遠小學向非足球校隊的學生普及足球運動,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鍛煉身體、了解體育知識、學習不放棄不服輸的體育精神,現在全校已有4成的學生加入到了足球運動中來。”肖俊珊說。
通過足球知識在校園全面普及,光遠小學建立起了3支不同年齡的足球梯隊,既保證了足球比賽的成績,又讓足球人才源源不斷向區、市、省輸送。“梯隊按照年級劃分,每個梯隊訓練的内容都不一樣,由學校的9名足球教練來制定教學内容。在去年省長杯的比賽之中,我們女足隊員李欣、李瑩入選省長杯最佳陣容。”肖俊珊說。
作為傳統足球強校,光遠小學曾走出過王惠良、楊甯等國家隊成員。“接下來,我們将借助名人的力量,盡全力争取更優質的足球資源。同時發動更多的家長參與到足球訓練之中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足球氛圍。”肖俊珊表示。
光遠小學是梅江區推動校園足球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梅江區通過引進外教、建設足球場、開展青少年聯賽等多種方式,為全區中小學校園足球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營造了濃郁的足球氛圍。
2016年,梅江區先後被确定為“廣東省足球試點縣(區)”“全國校園足球試點縣(區)”“中國足球協會青少年訓練中心(梅州)梅江區分中心”。
目前,全區有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5所,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4所,省校園足球推廣學校4所,省傳統項目(足球)2所,梅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6所,梅州市足球傳統項目學校5所。
強化師字軍
“區管校聘”激發教師活力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如果有什麼地方不懂的,可以來老師辦公室進行咨詢哦。”課堂結束後,梅江區伯聰學校的數學老師鐘聲便回到辦公室,開始對自己的上課内容進行回顧與總結。“自從實施‘區管校聘’以來,我感覺落在肩上的責任更重了,要時刻鞭策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鐘聲坦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教師發揮着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的重要作用。
作為山區城市,梅江區教師隊伍的建設有待加強。“相比起發達地區而言,梅江區的學校管理體制機制有待理順,教師隊伍結構有待優化,高層次人才偏少……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梅江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解釋。
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區管校聘”管理改革,進一步優化教師結構,充分盤活教師資源,促進學校優質管理,這是梅江區的做法。
“區管校聘”通俗來說,即将教師的編制、崗位等資源由區級教育局統一管理,由學校聘任教師,從而使教師從過去的“學校人”變為“系統人”,不僅打破了教師交流輪崗中因條塊分割而産生的障礙,也有利于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區管校聘”管理改革既發揮了改革對師資的均衡配置作用,也調動了校長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又保證了教師隊伍在相對穩定中不斷釋放活力。“我們每周都會舉行教研探讨,老師們相互交流課堂上的心得體會,并總結優秀經驗與不足,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伯聰學校二年級級長古紅梅說。
學校每周還會定期舉行教研公開課,請兄弟院校的優秀教師到校傳授課堂技巧;除此之外,還會組織老師到其他縣(市)區交流學習,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強化師資隊伍。
“通過‘請進來、走出去’,老師們能夠深入掌握優秀教師對知識的理解和傳授能力,我們作為管理層也能夠學習到豐富的管理經驗。”伯聰學校校長鄭新福說。
“教師競聘上崗對教學工作進行了量化評分後,既釋放了學校管理的壓力,也調動了我們對學校管理和教科研工作的積極性。”“競聘上崗要向大家亮成績單,落聘意味着要調離原學校,因此教師也不敢懈怠,把壓力和緊迫感轉移到提高教學水平上,進一步激活了我們的積極性。”……“區管校聘”獲得了教師隊伍的普遍好評。
原标題:
舉全區之力 打造城區教育高地
梅江區全力推動教育增量提質,擦亮“梅江教育”品牌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梁時禹
【通訊員】李穎
【作者】 梁時禹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