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娜娜又被罵上了熱搜。
這次不是因為戀愛,也不是因為演技,而是她的自創品牌賣價過高。
純白浴袍988元,睡衣套裝988元,衛衣438元,兔子玩偶388元......
與此同時,詞條“歐陽娜娜品牌988元浴袍成本不足百元”登上了熱搜。
有業内人士表示, 歐陽娜娜品牌用得最多的滌綸是一種廉價的人工纖維,是布料中比較低廉的一種。
他還給大家算了一筆賬,按照歐陽娜娜所用的布料材質,生産成本在一件60元錢左右。
但諷刺的是,歐陽娜娜曾在vlog中稱,自己這次創業遇到了很多坎坷,前後經曆了3年時間,包括找到了“最舒适的面料”。
一時間,網友紛紛吐槽歐陽娜娜。
“988元一件睡袍還得湊夠999才能包郵,這也太摳了!”
“雖然明星自創品牌都是割韭菜,但她是連根拔起!”
“實在是沒看出哪裡體現了設計感”
“這麼有錢還割粉絲韭菜”
“有人花一百多買了她家的眼罩,結果不遮光”
對于兔子玩偶,有網友表示:
“家裡的拖把都比這個好看...”
歐陽娜娜出師未捷,品牌剛上線就遭到各種非議。
歐陽娜娜做副業,不會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事實上,明星做老闆在娛樂圈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除了演藝方面,做老闆成為了他們賺錢的另一條路。
他們主業副業,兩手抓。
甚至很多明星把副業做成了主業。
01
明星做副業有多瘋狂?
郝蕾曾直言不諱地說,很多明星進入這一行,就是為了錢。
娛樂圈作為名利場,郝蕾說這句話,絕對沒有誇張。
很多明星在有了一定的名氣之後,便開始了他們的斂财之路。
這是明星最常見的資本之路:
第一,走紅娛樂圈後,提升片酬,并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第二,成立工作室,成為老闆; 第三,利用自己的名氣、人脈、影響力等,進行各種投資。
“明星老闆”這個詞,這些年被人們頻頻提起。
很多明星,同時擁有幾十家公司。
明星所涉及的行業,也是五花八門。
以黃曉明為例,他名下的公司有影視、紅酒、護膚品、科技、醫藥健康、餐飲、服裝、俱樂部、投資等等。
胡海泉進入商界更早,從2006年開始,他就開了各種類型的公司,是明星中公司數量比較多的一個。
投資類型從音樂,到教育、餐飲等,幾乎都沒落下。
他的商業帝國,十分龐大。
黃曉明和胡海泉這樣的頂流,賺得多,鋪的盤子也大,屬于廣撒網型。
而大部分明星,當然不能做到他們這個程度。
但是,他們也在盡自己最大的本事,不落下每一個賺錢的機會。
其他明星搞副業,一般喜歡喜歡餐飲和服裝。
因為這兩個行業回款快、低門檻、利潤高。
最早的時候,很多明星喜歡入局潮牌。
比如潘玮柏、主持人李晨、杜海濤、謝娜、潘玮柏等明星,都曾創建過屬于自己的品牌。
2013年左右,明星潮牌店超過300家。
李晨一年的營業額,一度高達一個億。
此外,很多明星普遍偏愛餐飲,薛之謙、任泉、鄭恺、孟非、韓寒、陳赫、吳昕、包貝爾等明星,就先後進入過餐飲業。
杜海最先選擇的是潮牌,後來又轉身搞起了餐飲。
當年杜海濤因為一個選秀比賽,成功加入快本。
憑借快本的高人氣,雖然他的主持平平,但還是獲得不少的關注度。
杜海濤在舞台上是一個鐵憨憨,人畜無害,但到了台下,他成了一個精明的商人。
2012年,他開創了自己的潮牌。
短短20多天,因為賣得太多,成為了皇冠店鋪。
之後,他進軍餐飲業。
他最出名的一個餐飲品牌,是和吳昕一起創辦的火鍋店辣鬥辣。
如今,辣鬥辣開成了連鎖,在很多城市都能看到。
除此之外,杜海濤還開了自助餐廳,創辦“熊樣功夫面”。
并且,他的掌中飛天、津之源、分享時代三家公司一度做到了上市。
誰能想到,那個看上去憨憨的杜海濤,還是個撈金能手。
他的搭檔吳昕,生意做得并不比他差。
吳昕曾連開8家餐廳,
餐廳加上服裝店的生意,光是流水一年就高達兩個億。
包貝爾開店數量驚人,到2020年,他的辣莊在全國遍地開花,數量高達300多家。
陳赫這些年在副業上,做得風生水起。
他的火鍋店,最紅火的時候光是加盟店就高達700多家。
第一年,他利用自己強大的号召力,就吸引500家加盟,光是加盟費就近兩億。
哪怕是專門做餐飲的大佬,看到這個成績估計也隻能感歎一聲望塵莫及啊。
而任泉為了下海經商,在2016年就宣布息影,全力進軍商界。
2009年,華誼上市的時候,他大力買入華誼的購票。
上市當天,華誼的股價就大漲147.8%。
接下來一段時間,華誼股價不斷上漲。
他看着賬戶裡不斷飙升的數字,感歎道:這錢也來得太容易了吧。
金錢,或許才是催促他離開影視圈走進商海最大的原因。
現在很多明星,表面是演員是歌手,但其實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老闆。
02
明星吃相有多難看?
很多明星仗着自身的明星光環,産品售價那叫一個離譜。
粉絲,成為了他們鐮刀下的韭菜。
其實這已經不是歐陽娜娜第一次被罵,早在2021年,她就因為開啟“直播付費”被網友狠狠嘲笑了一把。
在某平台直播收費,歐陽娜娜絕對是第一個。
門票6塊錢,直接刺痛了網友敏感的神經。
因為本來可以免費的事,卻被她做成了一門生意。
雖然隻有六塊錢,但并沒有人願意買單。
很多人一度拿她和劉德華比,罵她吃相難看。
歐陽娜娜的操作,又敗了一波路人緣。
鄧紫棋連過個生日,都不忘割一把粉絲韭菜。
4張海報,賣出了520元的高價。
這本就是贈送粉絲的贈品,鄧紫棋卻不願意放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
粉絲直呼太黑,這是用金子做的嗎?
鄭爽更絕,在沒糊之前,即便片酬已經近兩億,一天大賺208萬,但她并不滿足,不放過每一個賺錢的機會。
她利用粉絲的獵奇心理,用小号回答粉絲的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明碼标價的。
問問題的人,需要付數千元,而網友圍觀,也要支付一塊錢。
此外,在活動上品牌商贊助自己和老父親的衣服,她直接高價放在二手平台上售賣。
而吳昕,更是萬物皆可賣。
在快本陷入收禮風波時,她曾被質疑,粉絲的應援禮物被她放在網上售賣。
短短184天,她售賣出了近萬件二手物品。
連鐘漢良送的禮物,
她轉身挂到二手平台,以60元的價格賣出。
隻能說,娛樂圈的感情真廉價。
很多網友質問:吳昕這是鑽進錢眼裡了吧?
除此之外,很多明星開店因為價格過高也是飽受争議。
孟非曾開了一家面館,郭德綱、黃健翔等衆多明星紛紛捧場,可謂是星光熠熠。
孟非也是很敢要價,一碗青菜面就要30多元錢。
有網友湊熱鬧去吃了後,覺得被坑了,因為青菜面除了半個雞蛋外,隻有幾根青菜。
這下子哪怕孟非再出名網友也不捧場了,孟非的店後來也開不下去了。
不死心的孟非,又和黃磊合開火鍋店,取名“黃粱一孟”。
一盤毛肚198元,一份牛肉398......很多網友反映,價格高菜量少。
近400塊錢的牛肉隻有十幾片,198的毛肚隻有9片,18塊錢的豆腐皮看着便宜,但也是隻有幾片而已......
口碑不好,回頭客少,孟非再次創業失敗。
李晨的零貳玖小館,也遭遇了相同的命運。
雖然他的店主打陝西小吃,但價格一點都不親民。
一碗最簡單的青菜面,标價30塊錢。
陳赫的賢合莊單品雖然看着不貴,但是一盤隻有6塊凍豆腐、7片土豆、7片肥牛......一頓飯吃下來,也并不便宜。
楊穎曾開了家奶茶店,最普通的奶昔,一杯叫價48元,很多人大呼喝不起。
黃曉明還曾去捧場,為楊穎撐足了面子。
但即便他們名氣再大,很多人也不願意去當這個冤大頭。
她開的4家餐廳,幾乎是一夜之間全倒閉。
關于倒閉的原因,經紀人出來回應稱:楊穎沒時間打理餐廳,因為要專心拍戲。
要不是還有個幼兒園文憑,我就信了。
林志穎自己的團隊研發的,号稱能“逆生長”的某飲品,30瓶售價1000多元錢。
後來被爆料,一瓶的批發價隻有4元錢,更别說生産成本了。
無獨有偶,張庭賣上百萬的面膜,被爆成本僅僅4元錢。
這個毛利,比茅台都高。
而她的産品,基本都是代工廠生産的。
靠着廉價的生産成本,以及金字塔形式的銷售等級模式,張庭夫婦吸引了1200萬個代理,一個“微商帝國“就這麼建成了。
鼓了張庭夫婦的荷包,卻坑害了萬千加盟商和消費者。
明星們的斂财速度之快,難怪連二三線明星的張哲瀚都曾不屑地問記者:一覺醒來得到3500萬,很難嗎?
對于普通人來說難于上青天的事,但對于有粉絲有流量的明星來說,卻完全不是事。
隻是不知道如今做回普通人的張哲瀚,在離開娛樂圈之後,是不是也感受到了錢的難賺。
因為粉絲就是他們的底氣。
有粉絲就有流量,就有資本買單。
再不濟,自己随便弄點周邊,大把的粉絲掏空爸媽的錢包也要支持自家愛豆。
粉絲不僅是他們的觀衆,還是金主。
03,明星副業一地雞毛
明星做生意,他們的每一次斂财和撈金,都是對自己口碑的一次消耗。
但為何明星們還是前赴後繼,主要還是因為錢。
有數據顯示,明星做副業中有60%的人選擇餐飲,15%選擇服裝,10%的人選擇開酒吧。
明星做餐飲,一般以快速加盟為主。
他們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和号召力,迅速吸引一大批的人加盟。
所以,才有了陳赫的賢合莊火鍋品牌的500多家加盟店。
但是,賢合莊食材少價格貴,一直被食客們吐槽。
此外,賢合莊的衛生條件也被多次爆出有問題,比如食客吃出蛆蟲、防腐劑等。
吳昕和杜海濤的餐廳,也曾被指“後廚蒼蠅飛舞,衛生情況令人作嘔”。
韓寒的“很不高興遇見你”餐廳被曝光到處是老鼠屎。
此外,後廚情況更是問題一大堆。
包貝爾剛信誓旦旦說做生意要有道德,
馬上就被曝光“用牛血勾兌成鴨血”,衛生惡心的新聞。
一句輕飄飄的道歉,但食客為此受到的傷害和損失就能彌補了嗎?
去年,有食客在陳赫的店内吃飯,因天花闆掉落被燙傷而鬧得沸沸揚揚。
而這還不是陳赫的賢合莊最緻命的問題。
今年5月,陳赫被大批加盟商指責品牌有問題,他們被割了韭菜,導緻血本無歸。
氣憤不已的加盟商紛紛跑到街上,聲讨陳赫。
而另一邊的陳赫,已經悄然退股,全身而退,留下欲哭無淚的加盟商聲讨無門。
急于求成、不專業,成為明星做副業屢屢翻車最主要的原因。
謝娜當年在很多明星進入潮牌時,她也湊熱鬧開創了“歡型”。
快樂家族還齊齊出來為其站台。
但産品推出後,就被網友評價“土到不行”,
吐槽她随便設計件衣服,就敢稱潮牌。
好笑的是,張傑還拿去送給庾澄慶。
被庾澄慶反問:“你是讓我去馬戲團表演嗎?”
“歡型”倒了之後,不死心的謝娜又重新做了“娜樣”。
她還帶着這個品牌登上了上海時裝周,“土味”撲鼻而來。
一群網友喊話她放過時尚圈吧。
謝娜的潮牌潮不潮的咱們不清楚,但貴是真貴。
一件大紅色鄉村風外套,近千元。
一條黑白格子褲子,999元錢。
杜海濤的“熊先生”,也被嘲像是“兒童玩具”。
為什麼明星喜歡做潮牌,有人一語道破:潮牌擁有定價優勢,毛利率高達90%。
他們入局的背後,還是因為錢。
那麼多做潮牌的人,但真正懂時尚的又有幾個?
同為做潮牌的陳冠希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不在乎你喜歡我還是讨厭我,因為說到底,你都會變成消費者,我的消費者。”
因為他做潮牌的根本不在粉絲,而在産品。
懂時尚和流行,才是他做潮牌的底氣。
做潮牌的明星那麼多,也隻有他才真正在時尚界出圈。
當很多明星割完韭菜紛紛退場後,隻有陳冠希還在。
明星們假如僅僅隻是依靠粉絲經濟而不重視産品質量,總有割不動韭菜的一天。
而流量反噬的結果,不是明星能承受得住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