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徐峥居家隔離狀态

徐峥居家隔離狀态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7-09 20:14:11

  徐峥居家隔離狀态(徐峥隐秘商業囧途)(1)

  撰文 / 張可心

  編輯 / 楊潔

  人到中年的徐峥,也被卷入了“TST庭秘密”的漩渦。

  4月22日,國内知名導演、演員徐铮的名字登上了微博熱搜。前一天停留在熱搜榜上的明星,則是其妻子陶虹。而他們的熱搜内容均與另一對明星張庭夫婦創辦的“TST庭秘密”品牌涉嫌傳銷相關。有網友爆料稱,徐峥曾參與張庭公司的産品宣傳,是TST庭秘密“峥酒系列”形象大使。

  盡管很多人對徐峥抱有好感,但其還是頓時陷入了負面争議之中。從在話劇和電視劇、電影中扮演“小人物”起家的徐峥,現在身上的标簽早已不是單一的“演員”這麼簡單。從“囧”系列電影到《我不是藥神》,徐峥已經晉升為國内知名的電影監制、導演,也是市場上最具商業價值和資本運作能力的電影人之一。

  徐峥善于把握商機。從當年《泰囧》開啟其商業化之路,到将《囧媽》出售給字節,徐峥的資本操作,每一步都走得精明,但背後都伴随着争議。

  徐峥居家隔離狀态(徐峥隐秘商業囧途)(2)

  (圖/視覺中國)

  “藥神”當年也賣酒?

  随着徐峥的名字登上熱搜,不少“峥玖”品牌的宣傳資料也在網上悄然傳開。“大家好,我是徐峥,峥玖·醇玖,真正的好酒,祝峥玖大賣。”在流傳的一段視頻中,徐峥站在酒櫃前,雙手伸出大拇指,為“峥玖”獻上祝福。

  2018年,徐峥導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讓他的口碑一度“封神”。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在電影熱映時,TST庭秘密的官方網站曾發布了一篇題為《喝紅酒,選TST“峥酒”》的文章稱,該品牌不需要蹭電影熱點,因為“徐峥是我們TST的老闆,峥酒就是以他名字命名”。

  一直以來,大衆都熟知,經常為TST庭秘密“站台”的陶虹是張庭夫婦的好友。同時,陶虹也是TST庭秘密的股東之一。

  近日,上海達爾威被認定構成組織策劃傳銷違法行為,合計罰沒2098萬元,張庭夫婦持有的上海市浦東新區江耀路28号的價值17億元96套房也被查封。

  據媒體報道,陶虹從張庭夫婦經營的達爾威公司5年共分紅4.2億元,其中後3年的2.6億分紅應該是達爾威處于傳銷階段的分紅。目前,陶虹已要求從該傳銷公司退股。

  陶虹100%持股的北京最陶然公司表示,所謂“分紅4億元”隻是傳言。不過,據報道,石家莊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士透露陶虹确與此事有關,事件正在調查當中。

  但實際上,相比于頻繁做客張庭直播間的陶虹,徐峥與張庭的相識更早,聯系也頗為密切。

  2003年,徐峥與張庭合作了一部電視劇《穿越時空的愛戀》。據張庭和陶虹後來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分享,也就是在那時,張庭和陶虹通過徐峥結識,成為了好友。那時候徐峥還沒有成為國内首位“十億票房”導演,陶虹也在本本分分拍戲。但張庭的明星丈夫林瑞陽彼時作為地産大亨,據傳已是身家百億。

  2014年,張庭說,在丈夫的熏陶下,自己也帶着徐峥夫婦一起炒樓,“賺了上千萬”;同時她還準備拉着徐峥、陶虹一起做美容産品,而其籌備的就是TST庭秘密品牌。當時徐峥已經是手握“華語電影票房冠軍”的大導演,但徐峥夫婦還是選擇了對其進行鼎力支持。其中,陶虹通過北京最陶然公司,直接、間接合計持有了上海達爾威6.6%的股份。

  據公開信息顯示,徐峥本人并未持有上海達爾威的股份,但他仍然積極為其推出的酒品牌和産品站台。天眼查顯示,TST庭秘密的運營主體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曾在2017年申請注冊了多個“峥玖”“峥醇”“峥粹”“峥臻”等商标,國際分類涉及酒、啤酒飲料。

  同年底,有媒體曾報道稱,張庭與徐峥共同前往意大利品嘗紅酒并參加活動,張庭也在微博文案中首次提及了“峥玖”品牌。

  現在在電商平台上,依然能搜到“峥玖”品牌,且大多數産品宣傳語中都還帶有“徐峥導演推薦”的語句,但産品銷量都不高。事實上,近年來,随着TST庭秘密由于涉嫌傳銷屢被質疑,徐峥就很少公開為其品牌站台了。

  隻有陶虹或許因為持股等因素,依舊公開與張庭保持着密切來往。兩人一同出席公司年會,一起喝交杯酒以示“閨蜜”情誼,陶虹還頻繁出現在張庭的直播間裡為品牌助力。此前在網上流傳的一份視頻中,在兩人為品牌站台時,台下有聲音問“TST與陶虹有關系嗎”,陶虹也曾大方表示,“跟我當然有關系了,是我們自己做的企業,是我們的驕傲。”

  徐峥居家隔離狀态(徐峥隐秘商業囧途)(3)

  (圖/視覺中國)

  2021年11月,上海達爾威被曝因“涉嫌傳銷”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之際,陶虹當時還曾退出了張庭夫婦旗下上海淘不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股東之列。

  TST庭秘密涉嫌傳銷一事仍在發酵,對于徐峥是否會因代言“峥玖”品牌牽涉其中,有律師表示:“還需相關部門具體認定。如這款酒的銷售是否涉及傳銷,徐峥的代言費、分紅是否通過提成所得,以及本人此前是否知情等。”

  至于徐峥個人,其與張庭夫婦的公司并無直接關聯。名下關聯企業中有10家,其中有5家為徐峥、陶虹共同參股企業,包括北京洋洋得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海南省洋洋得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

  在商業上,徐峥想得還是更為清楚,主要業務還是集中在了“老本行”影視投資領域。在2015年,徐峥曾經憑借歡喜傳媒赢得了20億元的身家,但現在,其資本局也已步入“囧途”。

  “囧途”起家,身家一度20億

  徐峥真正走上資本進階之路,是從“囧”系列電影第一部開始的。

  2010年6月4日,小成本制作喜劇電影《人在囧途》正式上映,首周票房即超過700萬元,最終該部劇以3700萬元票房成為當年電影市場中的一匹“黑馬”,徐峥與王寶強這對黃金喜劇“CP”也随之得到了市場熱捧。

  《人在囧途》電影的内核其實并不複雜。它通過将兩個極具反差的人物角色碰撞在一起,結合他們返鄉歸途中經曆的種種趣事,講述了“個體自我救贖”的故事。徐峥在思考過後決定自己也來玩上一把,“把做演員時經曆過無數次的種種遺憾和不甘,盡情彌補一次試試”。

  于是,在《人在囧途》導演葉偉民張羅着拍攝電影第二部時,徐峥于2012年成立了北京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真樂道”),徐峥、陶虹及其經紀人劉瑞芳分别持股51%、25%和24%。之後徐峥獲得了光線傳媒的2500萬元投資,請來了圈内好友王寶強和黃渤共同參與,自編、自導、自演出了一部《人在囧途之泰囧》。

  這部電影大獲成功。《泰囧》的成本隻有4000萬元,但換回了12.68億元的票房。據光線傳媒當時的公告,《泰囧》上映一個月後票房超12億元,分賬收入近5億元。電影上映期間,光線傳媒的股價一度飙升超75%,市值增長超過33億元。徐峥也因此獲得導演費加分紅總計4000萬元,并自此與“囧”系列IP深度綁定。

  之後,《人在囧途》的拍攝公司武漢華旗影視制作有限公司一紙訴狀将徐峥、真樂道、光線傳媒等告上法庭。最終,最高人民法院認定《泰囧》違反《反不正當競争法》,判罰被告方向武漢華旗影視制作有限公司賠款500萬元。

  但對于徐峥而言,這和《泰囧》所帶來的商業價值相比,顯然不值一提。而和光線傳媒的合作,也為他打開了票房市場的大門。

  徐峥居家隔離狀态(徐峥隐秘商業囧途)(4)

  (圖/電影《泰囧》官方微博)

  成為“國内首個十億華語票房導演”的徐峥,開始籌劃第二次華麗變身。2015年9月,電影《港囧》上映,在這部電影中,除了導演之外,徐峥還擁有了一個更光鮮的身份——投資人。

  在《港囧》上映前的20天,徐峥聯合了導演甯浩、原文化中國董事局主席董平等,借殼21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21控股原是香港一家物業代理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物業代理和證券買賣及投資。徐峥等入主後,21控股更名為“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歡喜傳媒”),轉而聚焦娛樂及媒體相關領域。

  歡喜傳媒上市之後,董平占股24%,為第一大股東,甯浩、徐峥則各以1.75億港元認購19%股份,并列第二大股東。當年阿裡影業借殼文化中國上市,背後的操盤手正是董平。

  《港囧》便是歡喜傳媒“上岸”後第一次正式亮相,并拿下了16億元的最終票房。但是,《港囧》至今仍被業内人士們所津津樂道的,是其在業内首創了“上市公司提前買斷票房淨收入收益權”,徐峥更是淨賺了1.5億元。

  上映前,歡喜傳媒便以1.5億元價格向真樂道買斷了該片47.5%的票房淨收入。當時并沒有人能預知《港囧》的最終票房,但即便歡喜傳媒投資失敗,徐峥也早已以将1.5億元提前收割入袋;如若電影票房獲得成功,徐峥更是雙赢。

  影片上映後,按照當時歡喜傳媒的市值與徐峥所占的股份,有媒體計算出,徐峥當時持有股份的市值約為18億港元,票房股權收入約為1.5億元,再加上徐峥作為歡喜傳媒股東的分成,2015年徐峥的身家接近20億元人民币。

  但同時徐峥的“精明”也讓他丢失了好朋友。有報道稱,《港囧》當年籌備時,王寶強也想投資,拿電影票房分紅,但徐峥堅持隻給片酬,最終王寶強缺席《港囧》。憑借着“囧系列”IP,《港囧》依舊收獲了好票房,但觀衆心中所期待的黃金“CP”不再,“囧”系列的号召力也不似以往。

  2015以來,歡喜傳媒相繼引入了王家衛、陳可辛、張一白、張藝謀等知名導演入股。先後聯合或獨家投資出品了31億元票房的《我不是藥神》、22億元票房的《瘋狂的外星人》、13億元票房的《後來的我們》和近3億元票房的《繡春刀2》等。

  2018年,歡喜傳媒憑借《我不是藥神》和《後來的我們》兩部影片獲得投資收益1.7億港元,同比增長228%。

  其中歡喜傳媒獨家投資的《瘋狂的外星人》更是在2019年春節上映前同霍爾果斯樂開花影業做了28億元“天價票房”保底,其中保底方承擔宣發費用2億元,同時投資方即歡喜傳媒提前鎖定最低發行收入7億元。如果電影票房超出28億元,歡喜傳媒仍可獲得30%的影片淨收入分成。在2019年,徐峥及真樂道從歡喜傳媒獲得了總計6.6億港元的收入。

  對商人徐峥,圈内無人不贊其一句“精明”。好友黃渤就曾這樣公開評價過徐峥:“他那大奔兒頭,原來裝的都是智慧啊。”

  但現在,歡喜傳媒卻已進入了發展的“囧”境。

  困于“囧途”

  原本,從兩家公司的業務上來看,對于真樂道和歡喜傳媒兩家公司的定位,徐峥應該是想得很清楚的——真樂道定位于電影生産“作坊”,徐峥作為電影制作人,提供内容生産;而歡喜傳媒則主要在各個不同内容制作領域進行投資,包括探索與各知名導演合拍電影等合作方案。

  其中,徐峥和甯浩作為電影導演,與歡喜傳媒簽訂了6年的排他性合作協議。兩人将每三年導演1-2部電影作品,而歡喜傳媒可獲得其電影作品的排他性投資權及優先發行權等。

  同時,随着近年來電影産業在互聯網加持下的飛速發展,歡喜傳媒還自主搭建了視頻平台“歡喜首映”App,推出精選電影,采用的是會員制。

  為了實現導演和公司的利益綁定,歡喜傳媒還推出了“導演合夥人制”。公司在2016年引入王家衛、陳可辛、張一白、顧長衛4位導演股東,并為他們配發新股産生非現金開支11.20億港元。2018年,歡喜傳媒引入張藝謀作為導演股東,配發1.5億新股産生了2.7億港元非現金開支。

  但這也導緻了歡喜傳媒在前幾年的虧損。從2016-2018年,公司分别虧損12.5億、1億和4.5億港元。

  歡喜傳媒的收入嚴重依賴電影、電視劇版權授權以及票房分成,因此營收和毛利率也非常不穩定。2018年,公司營收僅為1.75億港元,但是毛利率高達51%。2019年由于公司參與出品《瘋狂的外星人》等電影,營收大幅提升至8.14億港元,毛利率下降到42%。2020年的營收下降到6.33億港元,毛利率竟然隻有-3%。同時,公司自2015年成立至今,僅有2019年實現了盈利。從2018年-2021年,公司累計淨虧損達8億港元。

  歡喜傳媒的股價也從徐峥等入主時的4港元,一路下滑至截至4月22日收盤時的1.34港元,市值不足50億港元。按照徐峥在歡喜傳媒目前持股14%計算,其身家僅有7億港元。

  2020年,徐峥“囧”系列電影的第四部《囧媽》上“網”一事,也讓他在圈内備受争議。

  徐峥居家隔離狀态(徐峥隐秘商業囧途)(5)

  (圖/電影《囧媽》官方微博)

  《囧媽》原定2020年春節檔上映,同期上映的還有《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電影。然而由于當年疫情“黑天鵝”來襲,包括《唐人街探案3》等熱門電影紛紛宣布撤檔。但當時,《囧媽》來了個“急轉彎”,宣布登陸網絡平台,牽手字節跳動,在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歡喜首映等平家免費播放。字節跳動為此向歡喜傳媒旗下子公司支付了至少6.3億元。

  當時,業界認為,對于字節跳動而言,用徐峥這面電影界的“金字招牌”,為其旗下視頻App強勢引流,在網絡渠道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的2020年,這6.3億元花得還是值得的。

  而對于徐峥而言,之所以作出這項決定,業内人士認為,這是因為他自己對《囧媽》的質量也有着一定的顧慮。“說不定,即便上了電影院,也是第一天會有上座率,第二天立刻排片、票房大跌。”一位院線人士向《财經天下》周刊表示,“徐峥還是很聰明的,他選擇把影片賣給字節跳動,肯定要比上院線掙錢。”就在該消息放出當日,歡喜傳媒股價大漲40%。

  然而繞過影院的《囧媽》,卻激怒了一衆電影人。導演陳思誠更是公開稱,“電影有電影的命,作為創作者能做的就是把戲拍好,把宣發做好,而不是幹折損同行的事情。”一些院線從業者也因此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囧媽》原是院線電影,全國院線為此投入大筆費用,因疫情原因,其完全可以擇期上檔。如今互聯網首播行為破壞了基本行業規則,給全國影院帶來了重大損失!”

  “《囧媽》事件确實對徐峥影響很大。”前述院線人士表示,“當時好多院線都表明,之後要抵制他的電影。”

  而事實上,在《囧媽》之後,徐峥也鮮少推出大制作電影了。真樂道參與出品的最近一部電影是《愛情神話》,于2021年平安夜上映,雖然主創中不乏大咖,但導演确是新人導演。最終該片在豆瓣收獲8.1的高分,但票房卻遭遇“滑鐵盧”,剛剛超過2億元,其中有1億元的票房是來自上海。

  前述院線人士表示,“這部片子定位小衆、文藝,”對比同期《誤殺2》《雄獅少年》《揚名立萬》等電影來說,院線起初留給《愛情神話》的排片空間不多,“除在以上海為主的一二線城市有排片外,三四線城市排片基本不超過1%。”

  近年來,歡喜傳媒還與字節跳動、B站和貓眼等互聯網内容平台,以及芒果TV、華為視頻、小米視頻等大屏渠道建立了合作關系。但長期虧損的歡喜傳媒,想走“Disney ”的道路,無疑還要面對衆多考驗。

  現在,徐峥開始頻繁參加喜劇綜藝類節目。在去年火爆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徐峥公開提及将成為上海蘭心大戲院主理人,未來計劃同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共同打造一個喜劇劇團,雙方以劇場為支點,打通線上、線下布局喜劇産業。

  成于“囧”系列,如今又困于“囧”系列,徐峥是個“精明”的商人,但其商業道路也并不平坦。“囧”系列電影已經走過了十年,徐峥也已步入“知天命”的年紀。曾經那個話劇演員出身的文藝青年,也終于褪去了“文藝範兒”,成為一個成功的商業導演,深陷于名利場的争議中,無法脫身。

  “成功是可疑的,成功意味着一種世俗。”2020年,徐峥在接受許知遠采訪時曾表示,“(人要)接受精神的停滞,因為體驗的過程和最終能夠産生實踐的過程相比,能夠轉化出來結果才是更重要的。”未來,這位屢陷争議之中的商人,還将如何前進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