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一位。為區别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李姓
李姓的來源有四個說法:
一;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出自「嬴」姓。臯陶之後,世為大理(掌管刑法的獄官之長),以官為姓,春秋時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因祖輩為理官,遂以理「李」為氏,稱李耳。二;據「北史」所載,趙郡李氏,為趙将武安君之後,李左車其先也。三;據「魏書」所載,後魏有代北鮮卑族複姓「叱李」氏,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四;唐朝皇室姓「李」,「李」遂為國姓。唐初開國元勳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董,羅,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為複姓)賜與國姓「李」。此外還有許多家族改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主要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東周的二百年間一直居住在豫東。西漢時,李氏有一支遷往今山東境,大約自東漢開始,有李氏族人陸續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帶,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壯、彜、滿、回、土家、納西等民族中。魏晉南北朝時,李氏已是全國的大姓,中原的崔、盧、李、鄭并稱四大名門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發展。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李氏作為國姓,最為顯貴。唐代李氏南遷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遷,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時随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亂"時,有不少李氏子孫遷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時,因動亂,李氏有遷往福建、莆田、晉江等地定居的。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李氏遷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國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許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華人。
李姓名人:
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的創始人。着有《老子》,又稱《道德經》。
李冰:戰國時期水利家。
李斯,秦朝政治家。
李世民,唐太宗。
李白,詩人。
李時珍,《本草綱目》一書作者。
李鴻章,近代政治家。
李嘉誠,香港首富。
如果你還知道有哪些李姓名人,歡迎補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