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語文課上的是楊绛的《老王》,記述的是一位真實的老王的故事。楊绛說過,個人落難的時候,其他人為了避禍不願同路,這可以理解無法怪罪;但是落難的時候還有人願意同路,一定是要記住的。這不,一位社會最底層的三輪車夫,因為楊绛,意外地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些感人的文字。
老王的悲劇是沒有選擇權的悲劇。 平時我們習慣誇贊安貧樂道者,不慕榮利者。比如,陶淵明、特蕾莎修女等等。主動的貧困,都傳為了美談。但是老王和他們是有本質的不同的,老王屬于被動的貧困。被動的貧困才是真正的貧困,隻有被動的貧困才是悲劇。
隻有入情入境才能把情緒引導到悲戚酸楚的情緒點。
叫十三四歲的孩子理解貧困還是有難度的。課堂上就用老王去世前為了感激錢锺書楊绛一家,送去的一瓶香油和二十個雞蛋說起吧。
一位最底層的三輪車夫,一直被一家人幫助,心裡是有虧欠的。善良的人最怕欠人恩情,所以老王感覺自己活不了兩天的時候,應該是用了自己所有的積蓄買來了香油和雞蛋,作為感謝的禮物。老王一生的積蓄能買多少東西呢,隻是一瓶香油和二十個雞蛋,我們喜歡更具體的數字,按今天的價格計算大概是三十多塊錢。
“貧困”這個詞語,今天應該是讓學生領悟透透的了。
大語文擅長傳授的是帝王馭人之術和教普通人躍升的參将拜相的權謀
前幾天看過一篇有趣的文章,主要是解釋為什麼古代的鬼怪小說,遇見女鬼的一定是書生。因為這種小說都是書生寫的,而且是寫給書生看的 。這是一個話語權的問題。我們的文學史留下來的經典篇目,不也是這樣嗎。掌握話語權的人,他們喜歡教普通人安心做一個普通人,但是他們的話語體系又很難引起普通人的共鳴。
我們是不是可以稍微多看點凡人凡事,不以做普通人為恥,這樣的話,如果我們今後平凡,因為我們熟悉平凡的模樣,所以不會苦惱;如果我們不平凡,講大一點我們能夠了解民生疾苦,講小一點我們更慶幸自己的努力和機緣。
結語 我們是有文以載道的傳統的,在《老王》這一課中我至少告訴了學生們:要以善良來回報善良!
教育日志|2020.05.0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