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白玉蘭最佳男主角的争奪,可謂是神仙打架。
陳建斌、黃軒、王凱、于和偉、張嘉譯,不論是哪一位,都早就是有口皆碑的男演員,不論誰拿下視帝的獎杯,其他人都不是輸家。
這五位提名的電視劇,8.8分以上的有三部,還有兩部9.2分以上的神劇,分别是9.4分的《山海情》,還有9.3分的《覺醒年代》。
雖然沒能到場領獎,但還是阻擋不了于和偉拿下白玉蘭最佳男主角的獎杯。
于和偉在獲獎感言裡這麼說道:
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我榮幸之至,欣喜若狂,感謝組委會給我這個獎,感謝《覺醒年代》中,為我們這個國家開掘先路的人,感謝仲甫先生,感謝台前幕後的同志。
今年被網友調侃是“于和偉年”,因為于和偉接連有多部影視作品播出,《上陽賦》、《覺醒年代》、《刺殺小說家》、《懸崖之上》、《巡回檢察組》等等。
雖然劇很多,但卻演一部像一部,觀衆絲毫沒有因為他的霸屏而出戲,這就是所謂的“劇抛臉”。
說到于和偉的演技,那真是演一個像一個,而拿下白玉蘭最佳男主的獎杯這一年,于和偉已經50歲了,說是大器晚成也不為過。
回看于和偉的演員路,那真的隻能用“不容易”和“天道酬勤”來形容。
三個影響他一生的女人 1971年,于和偉出生在遼甯撫順一個普通人家,生下于和偉這一年,于和偉的母親已經45歲了,算是妥妥的高齡産婦。
于和偉有八個哥哥姐姐,他是家裡的老幺。
母親高齡産下他,奶水不足,而剛好大姐姐已經24歲,于是于和偉便是吃着姐姐的奶水長大的。
在他三歲那年,父親便去世了,母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開始擺地攤賣烤地瓜,再加上有其他哥哥姐姐的扶持,于和偉大概算是這個家裡最幸福的。
後來,于和偉考入了撫順話劇團,接着又考到上海戲劇學院。
大姐知道學費很貴後,變賣了家裡唯一的一架鋼琴供他上學,于和偉也很争氣,不負衆望成為班裡最優秀的學生。
畢業後,于和偉被分配到南京前線話劇團當演員,四年後,于和偉踏入演藝圈,慢慢開始走紅。
可惜生命裡對他最重要的兩個女人,都沒能享受到他帶來的光環。
大姐患上不治之症去世,母親去世時他也沒能見到最後一面,這兩人對于和偉的養育之恩,可以說是改變了他的一生。
另一個對于和偉很重要的女人,便是他的妻子宋林靜。
在于和偉進入撫順話劇團的時候,宋林靜也是團裡的舞蹈演員,她很喜歡于和偉,但是那時候的于和偉很自卑,覺得自己的家境配不上她。
宋林靜卻沒有嫌棄他,還偷偷幫了他一把,宋林靜會悄悄坐公車跑去于和偉媽媽的地攤前,一次就買走幾個烤白薯。
于和偉的母親感到納悶,就回家跟于和偉說了這件事,于和偉一打聽,才認出這個女孩就是宋林靜,兩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1992年,在宋林靜和家人的鼓勵下,于和偉報考了上戲,那時候宋林靜幾乎把工資的很大一部分都寄給了于和偉。
1994年,上戲表演進修班招生,于和偉鼓勵宋林靜去報考,于是兩人就成了校友,攜手成長,這樣的愛情也是很美好。
于和偉輔導宋林靜考試,兩年後,兩人雙雙畢業,招入南京前線話劇團。
1999年,兩人裸婚,婚禮隻花了400元。
兩人就住在分配的10平米的小單間裡,畢業三年,還一直在跑龍套。
有一年春天,北京一位導演讓于和偉去面試,結果最後那個角色被投資方的演員取代了,來回花了足足一千元,這讓于和偉十分沮喪,花了錢還沒有戲約。
宋林靜卻十分包容,後來又有導演讓于和偉去試戲,于和偉不太敢去,因為又要花錢了。
這時候,宋林靜為了讓于和偉無後顧之憂,當掉了陪嫁的手镯、耳環和項鍊,這才讓于和偉沒有憂慮地去尋找機會。
因為要資助衆多哥哥姐姐,所以于和偉不像其他演員一樣,輕輕松松就能在北京買房。
2011年,秋天,于和偉和宋林靜終于買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從此之後,宋林靜也成了全職太太,全身心支持老公拍戲。
“劇抛臉”的養成 和許多出道即紅的演員明星相比,于和偉絕對是屬于厚積薄發,天道酬勤那種類型的。
他是《搭錯車》裡陷害女兒的蘇民生。
是《局中局》裡貪婪成性的孿生弟弟。
是《幸福在路上》裡的馬剛。
是《新三國》裡弘毅寬厚的劉備。
是《楚漢傳奇》裡專制霸道的秦始皇。
是《軍師聯盟》裡陰詭多疑的曹操。
是《決勝法庭》裡的高劍。
是《刺殺小說家》裡的大老闆李沐。
是《巡回檢察組》裡老道沉穩的馮森。
演過的戲太多,但每次都能給觀衆驚喜。
于和偉這個演員,乍一看總給人一種平平無奇的感覺,但看過他的戲後,就會發現,他的演技都是一點點沉澱下來,從配角慢慢升級到主角的完美例子。
“我演什麼就像什麼,生來一副平平無奇的面孔,做不了周潤發,也做不了吳亦凡,但沒有我,就像飯菜少了鹽,當真是不行的。”
《曆史的天空》裡,他是一個張狂的小人“萬古碑”,内心不正道,但是有心沒膽,還總是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這個小人物的“矛盾”,被他诠釋得很真實。
于和偉厲害的地方還在于,他今天可以演一個委員,演一個幹部,明天可以演地痞流氓,後天還能演秦皇漢武。
在《新三國》裡,他飾演的劉備的那句“接着奏樂,接着舞”意外出圈,但這卻不是網友在拿他的演技來說笑,反而是被他的演技萌到了。
在《覺醒年代》裡,于和偉的陳獨秀,更是讓無數年輕觀衆都喜歡上他了。
陳獨秀這樣的偉人是很難演出來的,他是大思想家,文學家,又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
在電視劇裡,于和偉除了塑造出他這些特質,還把他演得特别有“人味兒”,更加接地氣,讓曆史人物和觀衆縮短了距離。
他能在台上洋洋灑灑說自己的觀點和理念。
在台下又十分幽默,文化盡顯,開心的時候,也會作弄人。
有一場戲的台詞足足有5頁紙那麼多,導演還要求于和偉必須情緒飽滿,要一條過,最後于和偉完美地完成了。
其實這并不是于和偉第一次演陳獨秀。
在2010年的《中國1921》,2017年的《建軍大業》裡,他就都扮演過,但是于和偉覺得這不應該是簡單的重複,于是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信件,琢磨了很久,才有了這一個版本截然不同的陳獨秀先生。
還在上映的《懸崖之上》裡,于和偉就飾演了一個高級特工“周乙”,他沉着、冷靜、機智、堅韌、克制、優雅,這樣複雜的角色,卻被于和偉完美地诠釋出來了。
這部電影裡全都是老戲骨,于和偉一出場,就讓人看到了一個冷血特務的形象:冷酷、隐忍、專注。
他不會把情緒寫在臉上,但在看到同伴逝去時,眼中還是帶起了一絲克制的波動。
很多人大概不會忘記這個鏡頭,他在車裡點燃接頭的紙條,然後徒手滅火,電影院裡發出了多少聲“好帥”的尖叫。
不過鏡頭裡看着很帥,在宣傳的時候,于和偉表示:誰疼誰知道!
被問到如果給周乙發彈幕會發什麼,于和偉的回答是:帥氣,太帥了!怎麼會那麼帥!
1995年,于和偉在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中飾演了一位找不到鏡頭的群演,二十多年後,他成了張藝謀電影的主角。
而拿到業界和觀衆的肯定,也是于和偉厚積薄發的結果,他演過多少不為人知的小配角,演技就是這樣沉澱下來的。
多數男演員人到中年就會變得油膩,于和偉除了打磨演技,也沒忘記自己的身材,健身什麼的不在話下。
其實硬要論獎項的話,于和偉不算有多成功。
和他同年齡階段的演員相比,王景春是柏林、東京、金雞的三影帝,廖凡是柏林影帝,黃渤,段奕宏和徐峥都是金馬影帝。
而于和偉在白玉蘭最佳男主角之前,隻拿過金雞的最佳男配,白玉蘭的最佳男配,基本都是綠葉配置。
人生沒有走到終點,隻要還在努力,永遠都不知道下一步會出現什麼驚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