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才高八鬥的曹植在《洛神賦》中如此描述夢中的女神。相傳這是他專門為紀念嫂子甄宓而作。甄宓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美女,和“江東二喬”齊名,她的一生充滿傳奇,可以用波瀾壯闊在概括。然而自古紅顔多薄命,一生命運多舛的甄宓,即使生下魏明帝曹叡,也沒有改變她悲慘的結局。
甄妃在史書中并沒有記載名字,史稱甄夫人、甄妃,現代的人稱她為“甄宓、甄洛”,這些都是後人根據曹植的《洛神賦》而為甄姬加上的名字。甄宓出身高貴是漢太保甄邯的後代,甄家世代襲二千石俸祿的郡守級官職,父親甄逸曾任東漢的上蔡令。183年1月甄宓出生于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相傳甄宓出生後,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家裡人隐約看見有人把一件玉衣蓋在她身上。于是母親請著名相士劉良為甄宓和其他子女看相,劉良指着甄宓說:“這個女孩貴不可言。”,于是家中傾盡全力培養甄宓。
顧恺之《洛神賦》·局部
甄宓從小就非常喜歡讀書,博聞強識,隻要看過的篇目就能夠立刻領悟,她還多次用哥哥的筆硯寫字,哥哥笑着問她:“女人應該學習女工。讀書識字有什麼用?難道你以後還想做女博士(官名)嗎?”甄宓回答道:“古時候賢德的女子,都要學習前人成敗的經驗,以此來警示自己。不讀書,用什麼來借鑒呢?”。甄宓稍大些時就表現出不凡的見識,漢末天下大亂,災荒連年,百姓為了得到糊口的糧食,紛紛賤賣家中财寶。當時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儲備,趁機收購了很多金銀珠寶。十多歲的甄宓勸阻母親:“亂世求寶,并非善策,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就是所謂的因财喪身。現在百姓都在饑餓之中,不如将家裡的谷物開倉赈濟四方鄉鄰,這才算是一種惠及衆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認為她說得有道理,于是将家中的糧食全部無償分發給鄰裡鄉親。甄家因此獲得了當地的民心。
《軍師聯盟》中張芷溪飾演的甄宓
甄宓長大成人後,生得如花似玉,有傾國傾城之貌,并且知書達禮,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美女。建安三年(199年),袁紹為他的次子袁熙派人來說媒,甄宓的母親認為這就是女兒富貴來臨的征兆,于是答應了親事。袁紹打敗公孫瓒後,任命袁熙為幽州刺史,甄宓被留在邺城(主體在今河北臨漳境内)侍奉婆婆劉氏。建安九年(204年),邺城被曹操攻破,曹丕一見到國色天香的甄宓,就毫不客氣地納她為妾。甄宓嫁給曹丕後,得到了數年的寵愛,生下了兒子曹叡和女兒東鄉公主。得到曹丕寵愛的甄宓并沒有像别的女人那樣恃寵而驕,她對婆婆卞夫人照顧孝敬有加,得到卞夫人的喜愛,誇贊她“此真孝婦也”;她還主動勸谏丈夫曹丕多納妻妾,興旺子嗣。這正遂了曹丕的心意,因此納了好幾位夫人。甄宓還對曹丕妾侍中得寵地勸勉她們繼續努力上進,對于那些沒有受寵的妾侍也安慰開導。
影視劇照曹丕和甄宓
甄宓用真心實意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但是别的女人未必有她這樣單純善良的心思,正是她的寬容大度,為自己招來了緻命的情敵,這個人就是郭永之女郭女王。這個郭女王不僅長的秀慧豔麗,而且才智謀略超人。甄宓雖然聰明,但是她将聰明才智用在穩定家庭内部,而郭女王卻擁有參與政治鬥争的智謀,是一位有野心的女人。曹操在選擇世子的問題上在曹丕和曹植之間猶豫不決,是郭女王為曹丕出謀劃策最終奪得了世子之位。因此在甄宓後宮地位看似穩固的情況下逐漸被郭女王取代。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導緻甄宓的悲慘結局。郭女王為了徹底取代甄宓的地位,經常在曹丕面前造謠污蔑甄宓。其中甄宓和小叔子曹植的關系以及曾經是袁熙妻子的經曆,就是郭女王中傷甄宓的有力武器。
《軍師聯盟》中郭女王
關于曹植為甄宓做《洛神賦》的說法早已有之,《洛神賦》原來的名字叫《感甄賦》。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主持編纂的《文選》中就認為曹植的《洛神賦》就是專門為嫂子甄宓而作。唐朝著名學者李善在注釋《文選》時,将這一觀點強化。曹植雖然比甄宓小九歲,但是從小愛好文學,而甄宓也是飽讀詩書的才女,兩人應該有更多的共同話題。甄宓生的美豔動人,又善良賢惠,曹植對她心生敬佩愛慕之情也是有可能的事情。關于兩人有私情的謠言有可能最早就是出自郭女王之口,南朝梁離三國畢竟才200多年,這樣的傳言應該很早就有。
另外據傳甄宓在嫁給曹丕時,已經有孕在身,對于曹叡的血統多有诟病,關于懷疑他是袁氏遺留的骨肉并不是空穴來風,《三國志》中注引《魏末傳》魏文帝曹丕與曹叡關于子母鹿的對話,就很值得玩味。《魏末傳》說:帝(曹叡)常從文帝獵,見子母鹿。文帝射殺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從,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複殺其子。”就連一向謹慎的裴松之都對曹叡的血統有所懷疑,他認為曹丕殺甄宓是在滅口。
影視劇照曹睿
就這樣在郭女王不停地造謠污蔑下甄宓最終失寵,于是對曹丕多有怨言。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取代漢獻帝稱帝,這就是魏文帝,由于郭女王輔佐有功,因此更加得寵。公元221年,曹丕賜甄妃死,葬于邺,據傳殡葬時“披發覆面,以糠塞口”。不久,郭女王被封為皇後。對于魏文帝為何要殺掉美麗善良的甄宓?曆代的曆史學家都想一探究竟,但由于記載魏國的史書《魏書》(北齊)中對這段往事諱莫如深,有意掩飾,已經很難查明真相了。《魏略》(三國魏)、《漢晉春秋》(東晉)以及《資治通鑒》(北宋)均記載,甄氏是因為郭氏受寵而死,死後将其被發覆面,以糠塞口使她的靈魂無處申冤。總的來說,這件宮闱隐秘之事的真相隐藏在諸多謎團中難以窺破,魏朝開國之初居然容不下一個婦人,這其中牽扯的事情實在離奇不已。
影視劇照曹植形象
甄宓的親生兒子曹叡早已長大成人,他也明白母親因何而死。《魏略》記載,由于郭女王沒有子嗣,曹丕将曹叡過繼給她。曹叡因其生母被誅,内心非常不平,但是為了保住世子的地位,才敬謹侍奉郭皇後,旦夕定省問安,皇後也因自己無子,對他留心愛顧。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叡在洛陽即位,是為魏明帝。稱帝後,曹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谥母親為文昭皇後,專門為她修建寝廟。公元230年,因陵墓建築破舊,規模較小,于是改葬于邺城南門外的朝陽陵,即今柏莊鎮最北端與河北省臨漳縣習文鄉交界的靈芝村。據《資治通鑒》《魏略》以及《漢晉春秋》記載,曹叡繼位後追痛生母甄氏之死,郭女王因為憂懼而暴崩。死後以終制營造皇後陵墓,葬在首陽陵西。
河北省臨漳縣習文鄉交界的靈芝村甄妃墓
甄妃能文善詩并有表與詩留世,通曉經史,與同時代的文學家、書法家蔡邕的女兒蔡文姬同是三國時代不可多得的女文人。有詩歌《塘上行》流傳于世。甄妃去世一年後,相傳曹植為她做了《洛神賦》,并且還有“宓妃留枕”典故流傳。後來,唐代著名畫家顧恺之讀了曹植的《洛神賦》,感歎甄宓的命運,遂一氣呵成名畫《洛神賦圖》。
自古紅顔多薄命,隻可惜一代賢良淑德、美豔動人的皇後甄妃在讒言下香銷玉殒,死時才40歲,正值女人的第二青春。一朵美麗的鮮花就這樣凋謝了,身後一抔荒冢任風刀霜劍嚴相逼,留下千年悲憤任後人評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