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9-12 17:00:52

  聽我的,就PICK他! 2022年,深圳技術大學招生專業增至30個,面向廣東、黑龍江、遼甯、甘肅、甯夏、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福建、重慶、廣西和河北19個省份招生,列一本批次(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為本科批次)錄取。普通本科計劃招生3400人,比去年增加500人。

  接下來,官微君将推出“2022學院探秘系列”,帶你一一走進11個招生學院,深入了解30個招生專業,看看哪一個更适合你?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

  這裡齊聚「互聯網英才」

  和經驗豐富的「工程名師」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4)

  擁有體系完整的現代化教育模式

  也有理論和實踐并重的培養理念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5)

  還有“顔值”超高的學院大樓

  這裡是深圳技術大學

  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

  如果你錯過了

  《如你所“院”——雲探秘深技大校園》

  特别節目

  快點擊下方鍊接

  和鏡頭一起親身感受

  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的精彩生活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6)

  深圳技術大學,贊157

  01

  學院生活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7)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8)

  請旋轉手機

  了解關于這個學院的八件事

  點我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9)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0)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1)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2)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3)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4)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5)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6)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7)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8)

  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學院!

  02

  學院簡介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19)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0)

  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緊密結合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及網絡空間安全等國家戰略新興産業需求,圍繞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和網絡空間安全等專業展開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調學以緻用,精益求精,踐行工匠精神。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1)

  學院注重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聯合國内企業和海外名校開創産業學院與特色班,如華為未來技術學院、倫琴AI班、大華物聯網智慧班等。同時,學院專設競賽俱樂部,激發學生創新精神和競賽意識,如無人機協會、RoboMaster悍匠戰隊、ACM算法與程序設計創新實驗室等。學院畢業生就業單位包括華為、騰訊、字節跳動、大疆、榮耀、小米、中興等,升學高校包括中山大學、四川大學、香港大學、美國紐約大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等。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2)

  03

  專業介紹

  目前學院本科專業有: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研究生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計算機技術方向)

  物聯網工程

  物聯網工程

  包括物聯網系統與網絡設計、物聯網應用與運營管理、物聯網信息與網絡安全三個方向。

  主幹課程 : 物聯網通訊技術、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現代密碼學等。

  就業方向:與物聯網相關的企業、行業,從事物聯網的通信架構,網絡協議和标準,網絡與數據安全,智能傳感器的設計、開發、管理與運行維護等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

  與技術

  包括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多媒體與可視計算、分布式與先進計算機系統三個方向。

  主幹課程: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操作系統等。

  就業方向:大型IT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從事計算學科研究以及計算機軟硬系統設計、開發和應用等工作。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數據科學與

  大數據技術

  包括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數據安全與區塊鍊技術、高性能計算與存儲技術三個方向。

  主幹課程:大數據原理與技術、數據挖掘、數據庫系統與安全等。

  就業方向:互聯網企業、金融機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政府部門等從事大數據處理、分析、挖掘、應用和研究工作,亦可從事各行業大數據系統的集成、設計、開發、管理和維護等工作。

  未來5年内,将繼續開設“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等專業,以滿足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

  04

  學院亮點

  産業學院-華為未來技術學院

  深圳技術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建設面向新型ICT技術及應用的深圳市首個未來技術學院,雙方将在5G、AI、鴻蒙三大方向開展合作。合作内容主要涵蓋課程資源建設,ICT類專業群共建,“三中心” “三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學生就業,人才認證,社會服務等多領域。

  國際合作班-倫琴AI班

  學院與德國維爾茨堡-施韋因富特應用技術大學合辦“倫琴AI班”,采用國際化的“3 2”人才培養模式(3年國内本科和2年國外碩士)。第一屆與第二屆已分别于2020年6月和2021年6月啟動,從2019級和2020級學生中各選拔30名學生組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較高人文素養的國際化高端應用技術型人才。

  校企合作班-大華物聯網智慧班

  2020年12月深圳技術大學與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大華物聯網智慧班”。從2021年開始,學院每年從物聯網專業學生中選拔30人左右作為定向培養,為圖像和視頻相關行業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入選者第5學期必須選修《計算機視覺》和《工業視覺行業導引》兩門課程,将獲得大華未來之星獎學金、助學金、以及實習和就業優先機會。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3)

  05

  師資介紹

  學院現有全職教師86名,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70%,有各類企業背景的教師占60%,有海外背景的教師占60%,已建立一支具備學術背景 企業背景 海外背景的教師隊伍

  院長簡介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4)

  (滑動查看)

  徐剛,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技術大學副主任,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院長。本科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原北航三系)飛行器控制專業。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原南航動力工程系)航空發動機專業博士學位。曾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曾在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曾任中國航發集團沈陽航空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第六研究室副主任、深圳大學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院長等職。現任深圳技術大學副主任、深圳技術大學科協主席、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院長、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重點實驗室主任等職。長期從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制工作,在航空發動機控制方面取得過多項研究成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電機控制理論、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和智能駕駛等。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主持過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省部級等其它科研項目多項,累計項目總額超2000萬元。在國内外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副院長簡介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5)

  (滑動查看)

  曹建民,西安微電子學研究所(航天部七七一所)計算機系統與設備專業博士,教授,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副院長。曾在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硬件技術研究所任高級工程師7年,有多年通信設備和計算機系統開發的實際經驗。後調入深圳大學講授“模拟電子技術基礎”、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實用電子電路設計”等課程,并從事大規模集成電路可靠性和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的研究工作。在《物理學報》、《半導體學報》、《電信科學》等國内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錄。擁有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4項。曾獲深圳大學本科課堂教學優秀教師獎、中國電子學會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騰訊獎教優秀班主任獎、深圳市優秀教師獎等。已主持完成多項關于通訊設備信令監測的企業項目,主持完成國家級、深圳市級、深圳大學校級科研項目多項,在研國家級專項和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各1項。

  教學名師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6)

  (滑動查看)

  李大為,現任深圳技術大學特聘教授、中國密碼學會區塊鍊專委會主任、深圳市商用密碼行業協會會長、全國信息安全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密碼行業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任國家密碼管理局商用密碼檢測中心主任、鼎铉密碼測評公司董事長等職務。曾獲“第十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被認定為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獲評“中央辦公廳十佳青年”。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第1和第2完成人),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十餘項。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核高基、發改委信息安全專項等項目十餘項。牽頭或參與編制《二元序列随機性檢測方法》、《SM4分組密碼算法》、《安全芯片密碼檢測準則》等國家标準和密碼行業标準十餘項,申請發明專利數十項。曾牽頭建設中國商用密碼測評技術體系,發起并組織研發了“自主代碼、自主密碼”的區塊鍊底層開源平台-聚龍鍊。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7)

  (滑動查看)

  傅向華,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負責人。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曾任深圳大學計算機學科講師、副教授、計算機與軟件學院網絡與大數據系主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大數據應用與技術研究所文本大數據研究團隊負責人。主要講授“程序設計基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數據挖掘導論”等課程,從事大數據分析處理、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信息檢索等領域的相關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深圳市基礎研究計劃項目3項;主持完成包括華為公司在内的企業橫向項目多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等項目多項,在研省級和市級項目各1項。已在國内外重要期刊及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60餘篇(SCI/EI檢索40餘篇),以第二作者出版譯著1本,參與編寫教材5本,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深圳市科技進步獎2次,申請專利14項、軟件著作權7項。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8)

  (滑動查看)

  王彩芬,獲蘭州大學數學力學系數學專業理學學士學位,蘭州大學計算機系計算數學專業理學碩士學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密碼學專業工學博士學位。曾公派前往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計算機系任訪問學者一年,前往台灣勤益科技大學任客座教授一年。講授“現代密碼學”、“信息安全數學基礎”、 “電子商務協議與網絡安全”等博士、碩士課程和“離散數學”、“算法分析與設計”、“信息安全導論”、“現代密碼學”等本科課程。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計算機學報》,《電子學報》等國内外刊物和會議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資助項目和甘肅省科技攻關項目等多項,正在主持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創新項目。獲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甘肅省第十四屆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等多項。曾任西北師範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副院長、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長,甘肅省軟件工程重點學科帶頭人,西北師範大學教學督導委員會委員,西北師範大學應用學科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現任中國密碼學會理事、中國密碼學會密碼算法專委會委員、深圳市商用密碼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29)

  (滑動查看)

  黃炳頂,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信息學、腫瘤基因組學和精準醫學及人工智能算法在醫療健康方面的應用等。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院,獲德國馬普學會碩士獎學金;曾就讀于德國馬普計算機所,獲薩爾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獲德累斯頓工業大學( 11 所德國精英大學之一)計算機博士學位并獲得 2007 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曾在海德堡理論研究所從事博士後工作,參與1項歐盟第6框架國際合作項目,負責一項歐盟第7框架瑪麗·居裡國際科研人員交流計劃基金。曾任海德堡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生物信息學家,德國西門子醫療子公司-科隆 Neo New Oncology 公司資深科學家及深圳市中科普瑞生物技術公司的研發副總裁。至今已發表20餘篇SCI論文(包含三篇Nature 子刊共同作者文章),總他引次數累計達1848次,單篇第一作者文章他引次數最高達到487次,擁有軟件著作權6項,申請發明專利3項。在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算法及軟件開發、癌症基因組數據分析及精準醫學方面有豐富的科研及産業經驗。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0)

  王俊松,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市“學科領軍人才計劃”入選者;本、碩、博分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博士後出站;分别在香港城市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進行訪學研究;先後就職于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自動化系、天津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在人工智能領域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SCI等論文40餘篇;中國自動化學會生物控制論與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計算神經科學和神經工程分會委員。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及應用,類腦智能計算,智能物聯網(AiOT),智能邊緣計算,面向智能制造的AI視覺,醫學人工智能,醫學圖像智能分析,智能可穿戴系統等。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1)

  李發君,教授,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獲工程學士學位,曾就職于交通部黃河水系航運規劃辦公室,後入職華為。在華為擔任研發工作17餘年,先後擔任軟件工程師、系統工程師、高級技術專家(華為首批50名專家之一)、Linux及開源軟件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印度研究所CTO等職,曾主持多項軟件項目及産品的成功研發,曾領導華為CMM5級核心研發流程-項目管理系統流程的制定,在軟件及系統設計、軟件工程、軟件質量管理、項目管理及總體技術管理方面都有豐富經驗。作為第一發明人擁有7項國際國内專利。主要研究領域:通用軟件及系統設計、電信管理網(TMN)、物聯網應用、移動互聯網應用、數據挖掘及大數據分析、機器視覺。

  06

  競賽俱樂部介紹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2)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3)

  1

  物聯網應用創新實驗室

  —無人機協會

  學校四大社團之一,以無人機的操控、開發、應用為主要方向,為學生提供科研創新平台與競賽實踐。目前在研方向主要包括:無人機基本組成原理、無人機集群控制、無人機應用等。由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的教師負責組織和指導學生參與各種競賽,目前已獲得2021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廣東省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網絡技術挑戰賽國賽三等獎等多項獎項。

  2

  物聯網應用創新實驗

  —RoboMaster悍匠戰隊

  目前在研方向包括:物聯網終端、物聯網控制、機器人基礎架構與原理、機器人自動控制等。已獲得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2020年全國單項賽二等獎1項,RoboMaster2021年高校聯盟賽廣東站二等獎2項,第15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以及深圳技術大學2019年“創新獎“特等獎、2019年深圳技術大學校内挑戰杯決賽一等獎等多項獎項榮譽。

  3

  ACM算法與程序設計創新實驗室

  ACM取名源于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它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有影響的計算機組織,計算機領域最高獎——圖靈獎由該組織設立和頒發,寓意實驗室培養計算機專家的精神内核。學院自2021年開始籌建ACM集訓隊,組織學生參加ICPC、CCPC、GDCPC、CCF-CCSP等相關賽事,旨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好地調動了廣大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熱情,對提高學生的程序設計水平、建立專業自信起到了促進作用。在競賽培養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興趣,提供在算法競賽、工程開發、科學研究等不同方向的發展平台。

  4

  算法俱樂部

  主要承擔算法類的研究課題和實踐項目,根據國内外企業、科研與教育機構等單位的需求,解決相關技術難點問題,培養國際化算法應用型人才;指導學生申報校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其中“醫影智雲——醫療影像智能分析與輔助診斷系統”獲得“挑戰杯”“互聯網 ”等多個獎項,為廣大對算法感興趣的學生提供提高自身能力、發掘自身潛力的平台。算法俱樂部每年代表學校參加和組織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等專業類的比賽,獲獎等級和獲獎數量均居同類高校前列。

  5

  數學建模創新實驗室

  數學建模創新實驗室旨在夯實學生數學理論基礎、培養創新建模思維,挖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同時代表學校組織和參加各類數學競賽及數學建模競賽等,培養具有數學建模能力的人才。目前實驗室培養了上百名學生在各類數學競賽及數學建模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包括全球特等獎提名、國家級、省級及其他各級别競賽獎項若幹。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4)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5)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6)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7)

  07

  獲獎情況

  幾年來,學院師生獲獎無數

  最近更是頻頻收獲大獎

  詳情請點擊下方鍊接了解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8)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39)

  08

  優秀畢業生

  (滑動查看)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40)

  巢炜文

  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深技大是一所應用型大學,相對于傳統大學更注重實踐,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的課程規劃中,理論課與實驗課相結合的課程模式使我們不僅能夠充分學習理論知識,更能鍛煉我們的動手能力。學院開設了無人機和RobotMaster“悍匠“等具有特色的社團,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社團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同時,學院還給了我們充足的時間去實習,使我們就業時在工作經驗、項目實踐經驗上有了更明顯的優勢。歡迎大家報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在這裡展示你們的才華,度過充實而豐富的大學四年。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41)

  郭新意

  香港理工大學

  在四年的就讀過程中,”軟硬件兼顧”的專業學習幫助我更好地找到未來發展方向,校園的社團活動、體育比賽讓我在學習之餘也能享受生活。此外,學校也提供了很多機會,讓我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與項目競賽,更加深入的學習專業知識,學習如何進行小組合作,為我今後的個人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42)

  洪啟俊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就讀的最大體驗,可以說得上是“資源拉滿”。教師資源、硬件資源、軟件資源等等都十分豐富,正是這些資源使我在大一就開始嘗試自己去做項目,去挑戰一些新的領域。在師資這塊,很多老師都是從企業中出來的精英,他們有在各個領域和業界最前沿的知識與見解,為我的項目提供了很多參考建議與幫助。我們學院的人逐年增加,實驗室裡逐漸沉澱下來許多知識和培養新生的經驗,項目經過不斷叠代與完善,使得師弟師妹可以站在更高更好的平台持續學習與發展。這就是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最具有競争力的亮點。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43)

  餘聰瑩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我認為深技大的學生培養體系非常完善,能真正幫助我們更好就業、更好升學。我們大一主要學習基礎課程,大二大三是一些專業課程的學習與實踐,大三下學期會有一整個學期的時間到企業裡實習,這相較于暑期實習更有助于拿到轉正offer!因為我大一大二選了比較多的課程,在實習之前就已經把學分修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項目實踐和畢業設計的學分也可以在企業裡做,所以大學有一年半的時間可以在企業工作。這幫助我積累了許多實習和實踐經驗,讓我更順利地得到了騰訊的offer。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44)

  大數據技術專業大學規劃(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45)

  有顔值、有實力、有未來

  這樣的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

  你還不心動嗎?

  歡迎大家的到來

  我們九月見!

  黨委宣傳部·學生記者團

  來源|大數據與互聯網學院

  模特|蘇怡欣 何豐港

  文案 | 林伊鈴 李楠

  排版 | 林伊鈴 李楠

  攝影 | 林仁康 劉梓薇 顧彬

  視覺|李滟真 李楠

  執行編輯 | 劉嘉駿

  責任編輯 | 雯玉

  校對|明磊

  審核 | 鐘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