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步一步從福州走到一瓣香來見媽祖了!”5月14日,在惠安新霞社區的一瓣香媽祖文化展覽館裡拜見媽祖,台灣青年王廷維激動得掉下眼淚,“我完成了兩年前與一瓣香媽祖的約定。”
5月12日上午,“福滿唐山路·徒步向未來”2022年兩岸青年信俗淵源尋根之旅活動啟動,包括王廷維在内的30多名閩台青年參加。他們身背關公、陳文龍神像轎子,從福州徒步南下,一路追尋祖先的記憶,了解當年先輩們“唐山過台灣”的艱辛。
閩台青年尋根隊伍在雨夜中徒步行進(林春平 攝)
14日,尋根隊伍來到惠安螺城。他們到天後宮進香後,到一瓣香媽祖文化展覽館參觀,并在此舉辦以“瓣香迎福神,兩岸共慈蔭”為主題的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沙龍活動。大家就媽祖、關帝等閩台兩地傳統信俗文化展開了深入交流。
台灣同胞王廷維分享了徒步之旅的感受,并談及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他表示,電影《唐山過台灣》的主題曲裡,“香爐”“神明”“媽祖”等一連串兩岸民俗裡的共有名詞,是先人們開發台灣的精神支柱;媽祖文化是閩台兩地共有的信俗,是連接兩岸交流、增進心靈契合的重要橋梁。
一瓣香媽祖文化展覽館是華僑大學海外華人宗教與閩台宗教研究中心的教學與研究基地。當天,華僑大學範正義教授也參加了活動,并現場采訪了解青年對媽祖文化的理解。他對兩岸青年攜手追尋傳統民俗、用年輕人自己的視角與行動去尋找祖先的記憶,用融合發展的視野去追夢、築夢、圓夢的舉動表示贊揚。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一瓣香媽祖文化展覽館負責人孫子璇說道,“活動讓我們感受到,兩岸青年願意身體力‘行’,用腳步去體驗過去,用青年的方式交流媽祖文化,彰顯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兩年前,孫子璇應閩台匠人大會之邀,在福州舉辦一瓣香展,展出來自閩台兩地的衆多媽祖神像、禮器、鞋履、畫作等匠藝作品。正是在這場展覽中,前來觀展的王廷維表示将到一瓣香媽祖文化展覽館來。
在惠安停留了近5個小時後,尋根隊伍又冒雨徒步前往活動最後一站——泉州通淮關嶽廟,最終完成一場集民俗、交流、學習于一體的祖脈尋根之旅。
據悉,此次尋根之旅活動由福州市台江區弘聖傳統文化交流服務中心、台灣桃園中坜受鎮月老宮、台灣桃園白沙屯媽祖聯誼會聯合主辦。
記者 | 曾志剛
編輯 | 蘇劍忠
責編 | 蔡小青
審核 | 林書達
免責申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在一個月内與本公衆号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
轉載請聯系後台授權,轉載時請注明來源惠安速報(ID:huiansubao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