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咳嗽痰多肺炎屬于風熱還是風寒

咳嗽痰多肺炎屬于風熱還是風寒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21 18:00:13

  昨天,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

  介紹中醫藥醫療救治

  新冠病毒感染者工作有關情況。

  咳嗽痰多肺炎屬于風熱還是風寒(風寒與風熱如何辨别)(1)

  咳嗽是機體的保護性反射

  本身不會引起肺炎

  咳嗽是機體的保護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異物。

  從中醫來看,熱退之後餘邪未盡發生咳嗽,往往表現為痰少、痰粘、咽癢等,多為痰熱、陰傷等導緻肺氣失宣,臨床可以選用清肺、潤肺、宣肺、化痰一類的中成藥都會有效,如急支糖漿、養陰清肺丸、杏貝止咳顆粒等。

  咳嗽本身不會引起肺炎,肺炎除咳嗽以外還會有發熱持續不退,或喘悶,或乏力,或有大量的濃痰等症狀,如出現這些症狀建議去醫院就診。

  家裡老人、兒童如與平時狀态不同,比如精神倦怠,乏力、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等要引起重視,及時去醫院就診。

  老中醫教你如何辨别

  風寒與風熱症狀進行治療

  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介紹,近期很多人都在咨詢用藥的風寒、風熱問題,說明大家對于如何辨識和認識風寒風熱是非常關注和重視的。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這樣的疾病來看,中醫稱為“疫病”,通俗的話來說,它就是傳染性很強的外感病,既然是外感病,不管它是風寒的誘因還是風熱的誘因,出現臨床症狀大部分都表現出發燒、怕冷、乏力、咽喉疼痛等等這些症狀。

  首先,不管是風寒、風熱引起的臨床不适,運用具有解表功能、治療感冒的藥物治療都是有效的。從臨床來看,什麼樣情況下是風寒,出現發燒、很怕冷,老想穿一些厚的衣服,肌肉比較酸痛、咽幹咽痛、乏力、鼻塞流涕,這樣的症狀我們往往把它歸屬在風寒的誘因所導緻的,這類疾病我們往往服用疏風解表這樣一些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就夠了,比如在北京地區或者北方地區常用的感冒清熱顆粒,傳統的名方荊防顆粒、正柴胡飲顆粒等等,這些都可以解決這類問題。

  如果有一部分人出現發燒,發燒很重,體溫可能到39度,這時候咽喉疼痛非常明顯,沒有怕冷的明顯感覺,隻是感覺肌肉酸痛,不是冷得非要穿厚衣服、蓋厚被子,有乏力、咳嗽的情況下,從中醫的歸屬上,它可能是風熱誘因所導緻的疾病。這時候我們要用一些疏風清熱或者化濕解表、清熱解毒這類的中成藥,國家中藥管理局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幹預指引》裡面推薦的一些藥物,比如連花清瘟、金花清感、疏風解毒、宣肺敗毒、清肺排毒、熱炎甯、銀翹解毒顆粒、藍芩口服液、複方芩蘭口服液、痰熱清、雙黃連、抗病毒口服液等。

  從患者來講,如果有了這樣的症狀不适的時候,選擇中藥的時候,選準了一種,這一種藥物按照說明書,或者咨詢一下專業醫師來進行服用就夠了,如果服用1-2天,症狀沒有明顯緩解或者持續加重了,燒一直退不下來,沒有任何退燒的現象,還是希望及時到醫院、到醫療機構去就診,千萬不要盲目吃這個藥不行,馬上加另外一個藥,再加上另外一個西藥,這樣加來加去,可能會有很多不良反應,這是不科學不規範的服用方法。

  一些特殊人群、家裡面或者人群裡面一些重點的老年人,65歲以上尤其是80歲以上的人群有慢性基礎病的,比如有腫瘤的,還有免疫相關疾病的,慢性腎功能衰竭在做常規透析的,這些人群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以後,吃中成藥的時候一定要向專業醫師咨詢,在醫生的規範指導下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療效,否則可能會耽誤病情、延誤病情,如果等到很重了再到醫院去救治,最佳的救治時期就錯過了。

  着重緩解藥品供應緊張

  推薦70種中成藥供群衆居家治療時使用

  當前,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國家中醫藥局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着重緩解藥品供應緊張。印發《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幹預指引》,推薦70種中成藥供群衆居家治療時使用,鼓勵各地制定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的中藥協定處方,允許相關的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在醫療機構間調劑使用。

  二是快速擴充中醫醫療救治資源。加強中醫醫院發熱門診、急診、肺病科、ICU等科室建設。目前全國二級以上中醫醫院都設置了發熱門診,擴容了ICU床位。開展醫療救治培訓,增加重症救治力量。各中醫醫院積極開展互聯網診療,緩解接診壓力,同時統籌使用設施設備和調配醫護人員,提升資源利用效能。

  三是在重症醫療救治中強化中西醫結合。進一步建立完善“有團隊、有機制、有措施、有成效”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各地的救治專家組進一步充實中醫專家力量,進行重症、危重症中西醫結合救治巡診指導。各個醫院建立醫療救治中西醫協作工作機制,共同參與患者診療決策,同時發揮中醫藥在老年人和兒童醫療救治中的作用。

  記者 杜雨敖,綜合新聞聯播

  來源: 新民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