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為了謀求未來發展,歐盟正被迫調整其戰略定位,轉向亞太。而就在這時候,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開始“出謀劃策”,該研究亞洲項目主任杜查特爾14日在其官網發布長篇報告稱:歐盟應該和美國建立“統一戰線”,對向中國轉移半導體技術加強控制。
杜查特爾甚至在建議中做起“白日夢”,稱歐盟可以一邊通過上述措施限制對中國的技術轉讓,一邊和中國保持良好的貿易關系,二者兼得。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報告妄圖将半導體技術和中國軍方的武器開發聯系在一起,稱“從東亞和平的角度來看,半導體技術的最終軍事用途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盟國應該共同認識到,與中國保持技術差距符合國際安全利益”。
《南華早報》認為,這些政策建議體現了西方國家的所謂擔憂,即半導體技術可能被用于推進武器系統。特朗普政府近期不斷以此為借口打壓中國,包括中芯國際、大疆等在内的幾十家中企被美方列入“涉軍黑名單”。
盡管如此,杜查特爾還妄想“魚和熊掌兼得”,他稱歐盟限制對中國的技術轉讓不會影響中歐之間貿易關系。
“實際上,這兩者是可以兼得的,”他在接受《南華早報》的電話采訪時拿汽車行業舉例說,在汽車行業,歐盟對技術轉讓的控制并未影響雙方關系。
報告稱,歐洲應該加強對科技領域的外國投資審查。另外,與中國在微電子領域的研究和合作,如果有提高中國軍事終端用戶能力的可能性的話,也應該縮減。但就連杜查特爾本人也說,困難的是分辨出特定技術的民用終端用戶和軍事終端用戶,而且“轉移總是可能的”。
他還呼籲,要在拜登政府執政的頭幾個月裡,建立一個歐盟和美國之間的對話機制,以“共同的政治目的”為基礎,解決對中國的技術轉讓問題。
不過,杜查特爾還是認為不能完全信任美國。他說,雖然美國在半導體行業的上遊和其他利潤豐厚的領域明顯處于領先地位,但美國應該有更好的表現,才能重新獲得其盟友歐盟的信任。許多歐盟半導體行業人士都對美國限制許可政策背後的意圖表示懷疑,擔心自己正在成為這場遊戲的輸家。
“我認為,歐洲對美國技術轉讓控制政策的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杜查特爾說,“這是因為,在過去的跨大西洋關系中曾經有過這樣的例子:歐洲公司得不到出口許可(審批),然後美國的競争對手就直接接手了。”
“許多參與者認為,美國的限制是出于商業動機,而不是和中國之間的競争......合作應該有助于消除歐洲業内的疑慮。”報告補充道。
杜查特爾認為,雖然中國為發展半導體行業做出很多努力,但如果他所提出的政策建議被采納,将加劇中國半導體行業在西方技術封鎖下所面臨的困難。不過,他在報告中也提到,現在預測美國對向中國轉移半導體技術的控制是否會在拜登的領導下放松,還為時過早。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日前不斷打壓中企,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2日表示,美國的無端打壓反映出其規則制度的随意性、任意性、不确定性。美方打壓行為對中國相關公司的直接影響相當有限,最終損害的将是美國國家利益和形象,以及美國資本市場的全球地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