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多功能旅行車的井噴之年,衆多國産、合資車型紮堆亮相,但試騎過幾款國産車後發現,總有一些不是那麼令人滿意的地方,所以我就把希望寄托在了650MT上。650MT作為今年剛上市的新車,有後發制人的優勢,不但在這些國産車型中排量最大,并且價格優勢也非常明顯,3.38-4.48萬元的售價介于2016款650NK和650TR-G之間,但650MT使用了另兩款車都沒有的鋁合金後搖臂。說了這麼多,至于650MT的綜合性能到底如何,隻有騎上才知道。
顔值高 繼承650家族優點:
650MT的外觀給人一種四不像的感覺,既沒有ADV車型的硬朗,又缺少了一些巡航車的穩重,所以無論從任何角度看這台車都能給人一種新鮮感。
650MT車身尺寸雖然不大,但無論何時都能給人一種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這得益于較高的離地間隙和緊湊的軸距,同時車身少量略帶棱角的線條也讓650MT看起來富有活力。
這次試駕的車輛為頂配車型,所以可以看到尾部有兩個碩大的夏德(SHAD)邊箱。
650MT提供兩種座高的座墊供消費者選擇,分别為820mm與840mm,這次試駕的車型為840mm座高,圖中體驗者身高178cm,兩個前腳掌可以着地。
650MT是國内少有座高達到840mm的車型,在其他廠家都在拼命降低座高的時候春風卻選擇了不同的設計思路。
拆掉夏德(SHAD)邊箱後的650MT看起來更輕盈,如果僅用于日常代步,可将通過快拆結構将邊箱取下。
有人說650MT的車頭部分模仿了KTM某些車型,不過我認為,摸着KTM過河,可以讓春風少走些彎路,所以借鑒國外品牌車型的部分設計并不是一件壞事。
650MT尾燈采用LED光源并搭配茶色燈殼,這樣的設計為整車增添了幾分運動氣息。
650MT使用了兩條象牌Z8輪胎,Z8與早期的M5相比有更強的耐磨性;前後輪胎規格分别為120/70 R17、160/60 R17。自2016年起,春風650cc全系産品都使用了全新設計的五角星形五輻輪圈。
熟悉的西互制動毫無疑問成為了650MT的标配,前刹車為兩個單向雙活塞搭配大陸ABS組成,後刹車為單向單活塞搭配大陸ABS組成。
一體式座墊通常為旅行車的标準配置,不過650MT座墊的後半部分有一小塊隆起,防止急刹車時後座乘客擠向駕駛員。
鋁合金後搖臂是650MT最大的亮點之一,它的存在不僅可以為車身減重做出貢獻,同時也增加了車架剛性。
這款650cc并列雙缸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52kW(70.7Ps)/ 8750rpm,最大扭矩為62Nm/7000rpm,與目前在售的650NK、650TR-G數據相同。
從排氣的位置可以判斷出650MT不是一款注重穿越能力的多功能旅行車,并且這款排氣的外觀與2016款春風650NK的如出一轍。
配置豐富 細節有待提升:
650MT的操控把雖然經過加高,但仔細觀察後發現,這套操控把隻是簡單的将650NK操控把加高後移植過去,所以駕駛員的坐姿還是微微向前傾斜。
650MT有兩種駕駛模式,其中MODE按鍵就負責在Tuoring模式與Sport模式間切換。
650MT使用了一塊全液晶儀表,擋位顯示的加入讓新手駕駛起來更有信心,不過在騎行的過程中發現,轉速表隻能顯示千位轉速,沒有百位小刻度,所以想要精确控制轉速有些困難。
儀表除了轉速、時速顯示外,還具有總計裡程、裡程小計、電壓、亮度調整等功能;其中亮度為7擋可調。
電門外側加入了金屬理線闆,線束、油管被固定在龍頭上,這樣做可以減少維修時的負擔,也可以适當延長油管線束的使用壽命。
USB充電接口對于熱愛長途旅行的駕駛者來說必不可少。
650MT的離合器手感偏硬,但還在可接受範圍内。
650MT帶有手動調節風擋,調節時需要将兩個旋鈕向下方旋轉,風擋調節範圍大約5cm;不過經幾次操作後發現,這套風擋支架與導軌的接合度較差,給人一種十分廉價的感覺。
相比650TR-G,650MT的18L油箱并不算大,但官方宣稱650MT的續航能力可以達到400km。
在650MT剛剛亮相的時候,包括我在内的許多消費者都認為650MT使用了與650TR-G相同的WP倒立式前叉。
這條國産的長行程倒立式前叉,具有13段阻尼調節功能,隻需旋轉減震頂部的旋鈕就可以調節阻尼,不過在調整中發現,雖然在轉動的過程中有段落感,但因為沒有刻度和标識,造成調整比較困難。
後減震帶有7段阻尼調節,使用專用工具擰動減震器下方的紅色旋鈕即可完成調節。
邊箱是650MT ABS版配邊箱的獨有配置,邊箱由夏德(SHAD)提供;邊箱容積為36L,尺寸為38*49*33cm,并具有快拆功能。
邊箱可以輕易容納一個XXL大小的标準全盔。
650MT的後貨架、後腳踏、變徑車把、刹車踏闆等配件均采用鋁合金材質,正是因為合理減重,才能将650MT車重限制在213kg。
由博世提供的ECU就隐藏在座墊下方。
春風650MT試駕 動力操控有驚喜:
650MT那213kg的車重并沒有讓我覺得難以把控,反而它良好的騎行三角提升了整車的操控質感,這也讓它比650NK多出來的7kg重量讓人難以察覺,還能讓你産生這台車隻有不到200kg的錯覺。
城市中行駛速度一般維持在60-80km/h,這個區間内轉速維持在2500-3500rpm,在60km/h行駛時會發現車身低頻震動明顯;将時速提升至100km/h時轉速達到4500rpm,震動開始變的更加綿密。
因為是雙缸車型,所以震動在所難免,但650MT定位是一款多功能旅行車,長途行駛是它的優勢,所以最終我試圖将速度提升至長途巡航下的120km/h。這時轉速維持在5500rpm,震動由車把和座墊直接傳遞給我,雖然厚實的座墊可以過濾掉一些由路面帶來的震動,但車把傳遞的全部是發動機與車架産生的共振,如果長時間駕駛的話整個胳膊會被震的麻木。
650MT時速轉速對照表 | |
時速(km/h) | 轉速(rpm) |
60 | 2500 |
80 | 3500 |
100 | 4500 |
120 | 5500 |
愛卡汽車網制表 www.xcar.com.cn |
厚實的座墊可以過濾掉一些由路面帶來的震動。
在試駕過程中我特地挑選了一段石闆路進行體驗,各種死坎考驗着650MT的減震系統,騎行過程中發現前減震回彈偏慢,雖然面對溝坎時有一定優勢,但畢竟它不是一台注重越野能力的車型。
650MT在0-100km/h加速測試中取得了4.7s的成績,隻可惜加速瞬間未能達到1g,不過對于一台雙缸多功能旅行車來說,有這樣的成績已經很值得欣喜了。
在測試加速的過程中,我将起步轉速控制在3000rpm,即使是這樣也會輕易的出現擡頭現象,這可能與車身配重有一定關系。想要加速至100km/h必須要切換到二擋,不過當你在8000rpm時快速切入二擋時也會明顯感覺到前輪已經在失去附着力的邊緣,這種急加速帶來的快感甚至讓你懷疑這不是一款搭載并列雙缸的車型。
在試駕之間我就特别關心車把上的動力模式切換按鍵,在這次的騎行過程中我來回切換了幾次模式,并沒有感覺到有明顯變化。
650MT确實很能戳到消費者痛點,靈活的車身和強勁的動力讓它成為了一輛好騎又容易上手的車型,如果有人問多功能車型說的是誰,那我一定回答是650MT。
最後在停車時發現一個貼心的設計,雖然650MT帶邊撐熄火功能,但在儀表中加入了一個駐車提示燈,雙重安全設計在國産車中不多見。
總結:650MT是一款集春風所有優秀技術于一身的産品,經過數年的市場檢驗後,那台小毛病頻出的650cc并列雙缸發動機也變的更加耐用,對于國産車來說,除了擁有傲人的動力和精準的操控之外,最值得關心的就是産品質量。這次試駕的650MT雖然還存在個别地方做工欠佳,發動機震動大等問題。但無法否定它在操控和動力上要遠勝其他國産車型,它可能是我遇見過最好騎的國産車之一,所以我們相信未來650MT将在國産旅行車中所承擔重要角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