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比較複雜的小遊戲:貪吃的鲨魚。
貪吃鲨1
貪吃鲨2
情景:美麗的海底世界也暗藏殺機,可怕的音樂聲中,一隻大鲨魚簡直是小魚兒們的惡夢,無論小魚兒有多少條,出現在哪裡,大鲨魚都會兇殘地追上它,吞掉它,一條不留……嗚嗚嗚。
角色:小魚們,鲨魚;
知識點:克隆,背景音樂循環,變量,随機位置,多重選擇結構,循環與選擇嵌套;
一、準備工作
1、背景:選擇背景庫中的“水下”類;
背景庫
2、角色:角色庫中選擇“動物”類;
小魚兒:小魚角色有四個造型,複制後選擇不同的造型,形成不同的角色;
小魚1-3
鲨魚:
鲨魚
3、聲音:聲音庫選擇“可循環”類;
背景音樂
二、設計腳本
一個新的概念:克隆
克隆就是複制自已,我們可以在“控制”代碼發現“克隆”模塊,任何角色都能使用克隆模塊創建出自己或其他角色的克隆體,甚至連舞台也可以使用克隆。
與“克隆”有關模塊有三個:“克隆”、“啟動克隆體”、“删除克隆體”;
克隆模塊
在克隆模塊的使用中,需要注意兩點:
(1)當克隆發生的那一刻,克隆體會繼承原角色的所有狀态,包括當前位置、方向、造型、效果屬性等等。
這個遊戲中,海底的小魚兒成千上萬,我們可以通過“克隆“的方法,隻用幾條來實現“千千萬萬”層出不窮的效果,當小魚兒被吃掉“消失”後,我們使用克隆模塊,修改克隆體的顔色、位置、大小、方向等的參數,實現小魚出現沒有規律性,而且小魚品種數量不斷增加的效果。
(2) 克隆體也可以被克隆,即當我們重複使用克隆功能時,原角色和克隆體同時被克隆,角色的數量是成指數級增長的。
1、小魚:
碰到“鲨魚”,使用“隐藏”消失,實現被吃掉的效果;
小魚被吃掉
小魚被吃掉消失後,等待幾秒後,在随機位置再次出現即“顯示”并“克隆自己”;
克隆
克隆體啟動:啟動克隆體後,修改克隆魚的顔色,大小,位置,方向等;
克隆體啟動
克隆體遊來遊去:
移動
克隆體被吃掉:删除本克隆體;
删除克隆體
2、鲨魚:用鼠标控制鲨魚遊動,當鲨魚碰到小魚時,切換造型張大嘴吞食小魚。
注意:鲨魚碰到不同小魚的腳本,隻需修改“偵測”代碼的“碰到”模塊的下拉列表,選擇不同的小魚角色,碰到多個小魚的“如果,那麼”選擇結構腳本并列,依次排列形成“多重選擇”結構;
跟随鼠标
碰到小魚1,吞小魚1
碰到小魚2-3,吞小魚2-3
3、變量:用變量“數量”統計鲨魚吃到的小魚數。
新建一個名為“數量”的變量,設置變量初始值為0,鲨魚每吃到一條小魚,将變量值增加1,并在舞台上顯示變量值;
變量
顯示變量
4、聲音:添加背景音樂并循環播放;
背景音樂循環播放
三、完整腳本
1、小魚:
小魚1-2-3腳本
克隆體腳本
2、鲨魚:
鲨魚腳本
想一想,怎麼通過鍵盤的上、下、左、右鍵來控制鲨魚的遊動呢?
怎麼能用變量分别記錄不同類小魚被吃掉的數量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