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請轉載和點贊!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是小說最為溫馨動人的部分。來說說現存八十回,賈寶玉和林黛玉最後一次的愛情暗語吧。
晴雯死了,賈寶玉覺得無以為報,遂作《芙蓉女兒诔》祭奠之。偏偏這時,林黛玉來了。而且,就這篇诔提出了修改意見:
黛玉道:"原稿在那裡?倒要細細一讀。長篇大論,不知說的是什麼,隻聽見中間兩句,什麼‘紅绡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這一聯意思卻好,隻是‘紅绡帳裡'未免熟濫些。放着現成真事,為什麼不用?"寶玉忙問:"什麼現成的真事?"黛玉笑道:"咱們如今都系霞影紗糊的窗,何不說‘茜紗窗下,公子多情'呢?"
林黛玉的修改是很有意思的:
1.消除誤解。
老實說,賈寶玉的“紅绡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确實很容易引起誤解。尤其是“紅绡帳裡,公子多情”,林黛玉說“未免熟濫些”還客氣了,其實很容易引起不良猜測,想起閨緯床第之事。你想想,在紅绡帳裡,說公子多情,難免不讓人浮想聯翩呀。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诋毀賈寶玉和晴雯的純潔感情,剛好給人口實。
但更妙的是,林黛玉還别有用心,要将此事引向彼事。
2.接花移木。
林黛玉的理由很有意思,首先是“放着現成真事,為什麼不用”,好一個真事,林黛玉開始移花接木。這個真事是什麼真事呢?就是“咱們如今都系霞影紗糊的窗”。這裡面有兩個妙處:
一是把視覺從床帏引向窗帏,消除誤解,還原了晴雯和賈寶玉之間純潔的感情。所謂“茜紗窗下,公子多情”,這樣描述,隻會讓人們感覺到賈寶玉對晴雯的關心和思念,不會引起不良聯想,這說明林黛玉對晴雯和賈寶玉的感情是理解和支持的;
二是,林黛玉不知不覺把自己牽扯進來。霞影紗糊的窗,不惟怡紅院是,潇湘館也是,所以,這句“茜紗窗下,公子多情”,又可作别解,可以理解為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深情。這個“咱們”很妙啊。
林黛玉這樣修改,确實很妙,有借他人之酒,澆胸中之塊壘的意思。
賈寶玉的反應,更有趣,更進了一步:
寶玉聽了,不禁跌足笑道:"好極,是極!到底是你想的出,說的出。可知天下古今現成的好景妙事盡多,隻是愚人蠢子說不出想不出罷了。但隻一件:雖然這一改新妙之極,但你居此則可,在我實不敢當。"說着,又接連說了一二十句"不敢"。黛玉笑道:"何妨。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異姓陌路,尚然同肥馬,衣輕裘,敝之而無憾,何況咱們。"寶玉笑道:"論交之道,不在肥馬輕裘,即黃金白璧,亦不當锱铢較量。倒是這唐突閨閣,萬萬使不得的。如今我越性将`公子'`女兒'改去,竟算是你诔他的倒妙。況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故今甯可棄此一篇大文,萬不可棄此`茜紗'新句。竟莫若改作`茜紗窗下,小姐多情,黃土壟中,丫鬟薄命。'如此一改,雖于我無涉,我也惬懷的。"黛玉笑道:"他又不是我的丫頭,何用作此語。況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等我的紫鵑死了,我再如此說, 還不算遲。"
至此,兩人的反應,雖然還是圍繞晴雯,其實已經是在互相告白了。
其一,林黛玉進了一步,說“何妨。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異姓陌路,尚然同肥馬,衣輕裘,敝之而無憾,何況咱們。”這話說得已經夠明白了,所謂“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這不是一家人是什麼?
其二,賈寶玉這個二貨,倒也是乖巧,隻是反應過激了些。首先,他怕林黛玉誤解;其次,則更進一步,把自己換成林黛玉,進一步改為“茜紗窗下,小姐多情,黃土壟中,丫鬟薄命。”
這裡面的寓意,很豐富:
1.把林黛玉的“咱們”和“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的意思更進了一步,直接就說我們是一家人了;
2.晴雯既是賈寶玉丫鬟,也是林黛玉丫鬟,大家想想,這種情況,是什麼情況下才可能出現?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成為夫妻呀。
賈寶玉是得便宜賣乖,更進一步。林黛玉才說“他又不是我的丫頭,何用作此語。況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等我的紫鵑死了,我再如此說,還不算遲。”這不過是掩飾而已。
賈寶玉見林黛玉反對,明白黛玉是想撇清她未出閣小姐的身份,于是,又有一改:
寶玉聽了,忙笑道:"這是何苦又咒他。"黛玉笑道:"是你要咒的,并不是我說的。"寶玉道:"我又有了,這一改可妥當了。莫若說‘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黛玉聽了,忡然變色,心中雖有無限的狐疑亂拟,外面卻不肯露出,反連忙含笑點頭稱妙,說:"果然改的好。再不必亂改了,快去幹正經事罷。才剛太太打發人叫你明兒一早快過大舅母那邊去。你二姐姐已有人家求準了,想是明兒那家人來拜允,所以叫你們過去呢。"
賈寶玉的第一次修改,過于直白,遭到林黛玉反對,賈寶玉怕林黛玉誤解,又修改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這個無緣,其實是在告訴林黛玉,他和晴雯終究是無緣的,他是不可能和晴雯在一起了,言外之意,就是,他是希望和林黛玉在一起。
這時,誤解出現了。林黛玉不是這樣理解的。
1.賈寶玉剛才的冒進,隻是過于直白,林黛玉反對,不過是出于身份掩飾而已,林黛玉其實是樂于接受的;
2.賈寶玉見林黛玉反對,以為過于唐突,怕林黛玉多心,再修改為“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來寬林黛玉之心;
3.可是,林黛玉卻把這句話理解為了她和賈寶玉的命運。
首先,“茜紗窗下”,就把林黛玉說進去了,正如前面所說,怡紅院和潇湘館都是茜紗窗;其次,黃土隴中,即可指晴雯之死,也可暗示黛玉葬花時關于自己命運的總結。
于是,這句話,似乎無意之中擊中了林黛玉的憂慮,她最擔心的,難道不是和賈寶玉有緣無份嗎?賈寶玉最後這一改,似乎成為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悲劇的谶語。
林黛玉是信命的,當自己的擔心被急于表白的賈寶玉無意之中說出來時,林黛玉感覺到了一絲令人窒息的痛苦。所謂“黛玉聽了,忡然變色,心中雖有無限的狐疑亂拟,外面卻不肯露出,反連忙含笑點頭稱妙”。
這是林黛玉和賈寶玉前八十回的最後一次愛情表白。這次表白,其實已經有了些悲劇的色彩。兩人都為對方着想,卻無意之中把自己的命運,無情地揭示了出來。
看來,他們的愛情,“搭錯車”是必然的了。
編輯 / 配圖:李明劼
風之子:原名李明劼,《紅樓夢》研究者,新浪紅學名博。大學時代即發表文學論文二十餘萬字。著有《風語紅樓1風之子解讀紅樓夢》、《風語紅樓2香塵逝》、《風語紅樓3夢流年》。《風語紅樓4大廈傾》即将出版。
風之子開講啦!
(上喜馬拉雅搜索“風語紅樓"聽風之子講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