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裡有不少婚姻的案例,有甜寵的,有糾結的;有利益交換的政治婚姻,也有悲劇收場地看走了眼;當然其中也有憑借個人智慧,把婚姻當成跳闆的女子。
看了《知否》的朋友應該都覺得餘老太太是全劇最幸福的女子吧?
她跟盛老太太是閨中密友,一輩子的好朋友卻過着不一樣的婚姻生活。
盛老太太一眼看了探花郎,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嫁給他,可新婚沒多久就體驗了男人的善變和薄情,沒留下自己半點血脈還為盛家操勞大半輩子。
餘老太太則按部就班地依仗父母,嫁給了父親選的夫婿,婚後被餘閣老寵得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仙女。
對餘老太太來說,她當然是幸福的,可這種婚姻對女人而言得不到半點成長,看她教出的餘嫣然就知道了,她的幸福隻是個例。
其實《知否》中最令人佩服的應該是那個整日笑呵呵的賀老太太。
娘家沒權沒勢沒靠山的她高嫁到賀家注定是個受氣的命,攤上個花心的丈夫讓所謂的婚姻更加雪上加霜。
但她不氣不鬧,愣是憑借着自己的手段,讓一屋子的妾室生不出一個孩子,她自己做一個兒子,右一個兒子的擡高身價。
到最後,丈夫老了玩不動了,那些所謂的妾室就成了擺設,看到兒孫滿堂的他反倒對結發的妻子恩愛有加。
賀老太太的晚年不僅有兒孫的恭敬孝順,也有來自丈夫的關心。
把一個沒有半點希望的婚姻經驗成這樣,賀老太太着實令人佩服。
賀老太太的能力和心境讓人佩服,但她的婚姻卻不讓人羨慕。
《知否》中有兩段婚姻,它們開始都不起源于愛情,但最終都能幸福美滿,這才是婚姻最美的樣子。
1,
很多網友說顧廷烨就是個又渣又油膩的二婚大叔,根本配不上明蘭。
的确顧廷烨少年時的放蕩形骸讓人看着很不爽,十幾歲的男孩子,屋裡有貌美的通房丫頭,外頭有各大煙花之地的粉頭。
這樣的男人怎麼看都不像會鐘情于某個女人,忠貞于愛情婚姻的樣子。
即便是跟在他身邊好幾年的曼娘,都不是他鐘愛的女子。
他收留曼娘時出于善心,他睡了曼娘還跟她生了兩個孩子,也并不是因為愛,他隻是把這些當成是照顧成全曼娘的另一種方式。
即便他帶着曼娘回京,依舊在各大煙花之地流連,出門看個馬球都有各大花魁娘子作陪。
他想求娶餘嫣然,一是看上她心地善良脾氣好,能善待曼娘和兩個孩子,二是看上她的家世,雖然是個不被餘家待見的女兒,但嫡長女的身份也配得上他侯爵公子。
後面換成餘三姑娘嫁過來,他也無所謂。
可見,隻要能達到他的要求,娶誰都無所謂。
後來他撒了個天大的網娶明蘭,是因為愛她至深非她不可嗎?
我甯願相信齊衡對明蘭的愛更純更真,顧廷烨的愛說好聽點是欣賞,說難聽點是算計和利用。
明蘭的果斷,勇敢,善良他都看在眼裡,隻有這樣的明蘭會善待他的女兒,也隻有聰明的明蘭能幫他應對來自顧家的明槍暗箭。
明蘭的那句:“我雖沒生過女兒,可我也是做别人女兒的人,我知道怎樣的日子才是對女孩好。”讓顧廷烨很感動。
明蘭對後院女子各種算計的分析,更讓他刮目相看。
所以宥陽江邊的那番談話後,顧廷烨便打定主意要娶明蘭。
明蘭嫁給顧廷烨更不是因為愛情,從她貯足在門口聽小桃跟齊衡在門口的對話,猶豫好久不舍得關門就可以看出,她的心裡還有對齊衡的不舍。
可她最終還是選擇了顧廷烨,因為顧家的臉面,因為顧廷烨對她的用心,更因為顧廷烨跟她說出的那番話。
明蘭嫁給顧廷烨,并不是嫁給愛情,而是嫁給一個懂她重視她的人好好生活過日子。
婚禮當晚顧廷烨拿出全部身家交給明蘭,還說一切都是天意,讓兩個苦命人結為夫妻,隻要以後兩個人同心同德,即便有再大的風浪也能平安度過。
有句話說得很對。
帶給一個女人希望的不是愛情,而是男人的責任;帶給一個男人安全感的也不是愛情,而是女人對家庭的付出。
婚後的明蘭把顧廷烨當成東家,當成老闆,把大娘子的身份當成是一種工作認真對待。
在家善待蓉姐兒,打理府中的一切事物,對外用心盤算,不但挽回了顧廷烨被繼母小秦氏糟蹋的一文不值的名聲,還結交了幾個有分量的朋友做背書,自己在京城官眷中的名聲也是一片大好。
顧廷烨裡裡外外給明蘭撐腰,不但在顧家護着明蘭,連明蘭在娘家受了委屈他都能立馬趕到,及時保護她。
她們的婚姻雖然沒有你侬我侬的甜言蜜語,但是一切相處得很和諧。
顧廷烨害怕明蘭被人欺負,連夜跑死了幾匹馬也要回來護着她;明蘭知道顧廷烨一路走來的辛苦,不忍他蒙冤受屈,拖着剛生産後的柔弱身軀,橋登聞鼓,告禦狀,抖落出家中的醜事也要救他,不離不棄。
這才是真正的夫婦一體,比那些隻圖男歡女愛的愛情強上百倍。
顧廷烨跟明蘭的婚姻起源不是愛情,隻是最現實不過的相依為命。
但正是因為相同的遭遇,才能讓彼此更加知道對方的不易,才能更用心地經營婚姻守護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
2,
《知否》原著裡還有一段令人羨慕的婚姻,就是劇中沒有出現的盛家小兒子盛長棟和他的老婆沈繡巧。
盛長棟是盛紘最小的庶子,是不受寵的香姨娘所生,本來香姨娘是王若弗的貼身丫頭,王若弗把她推出去跟林噙霜争寵,生了兒子後怕她母憑子貴就又把她拉回到身邊。
盛長棟和香姨娘在盛家的地位極低,丫頭小厮們都敢嘲笑譏諷他們。
明蘭雖然是個孤女,但有盛家祖母照應着,多少有點體面。可香姨娘和盛長棟雖然表面上是主人家,其實過得連下人都不如。
隻有明蘭的關心是盛長棟黑暗童年裡的唯一光亮。
都說善有善報,老天不會虧待好心人,盛長棟的一次善舉給自己掙到了好姻緣。
他跟朋友上山遊玩,路上看見一對老婦人下山困難,便好心背老人下山了。
誰能想到這對老人家是當朝國舅爺沈從興的族親,算得上是朝廷新貴,而且人家家裡正有以為待嫁的閨閣女。
女方家幾番打聽才知道這是盛家的小兒子,便托沈從興的妹妹去問問明蘭了解一下盛長棟的情況。
作為盛家最不受待見的庶子,盛長棟的學問沒有大哥好,交際沒有三個強,雖然你沒有犯過錯,但一直都是平平無奇的人。
能攀上沈家這門親戚,對盛長棟來說可謂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兒。
沈繡巧嫁到盛家後,既沒有嫌棄盛長棟平庸,也沒有嫌棄香姨娘的身份卑微,反而是偷偷地準備東西給香姨娘盡孝心,還盼着早點分家,好帶着香姨娘出去單過享福。
要說明蘭的關心是盛長棟童年裡的唯一光亮,那沈繡巧的出現則是用婚姻治愈了盛長棟的整個童年,她的溫柔體貼不嫌棄像個太陽一樣溫暖着長棟那被欺壓的千瘡百孔的心靈。
一個男人娶什麼樣的女人,決定他将來的生活品質。一個女人嫁什麼樣的男人,決定她将來生活的希望。
沈繡巧提高了盛長棟的生活品質,盛長棟也給了沈繡巧溫暖的生活。
沈繡巧家裡雖然富貴,但多少有點窮人乍富的意思,暴發戶跟經曆過幾世富貴的豪門貴族還是不一樣。
看着大嫂三嫂操持大的宴會那熟練程度,沈繡巧隻有驚訝到長嘴咽口水的份兒。
别人手下跟着的都是訓練有素的丫頭,自己身邊就是有剛買來的稀裡糊塗的小丫頭。
别說是主持對外的宴請,就是盛府自己家的中秋宴席,她都搞不來,還是長楓的媳婦柳氏挺着個大肚子安排的,她隻有坐在桌前吃飯的事兒。
她怕丈夫嫌棄她無用,長棟卻安慰她說人各有長處,比如她的繡品就是盛家最好的。
結婚兩年她的肚子還沒有一點動靜,她忍着委屈含着眼淚要給盛長棟找通房妾室。
盛長棟開導她說,賀家有個很厲害的老太太,是祖母的朋友,可以求祖母請她幫忙看看,以前華蘭幾年沒懷上孩子,賀老太太看過後,第二年立馬生了個兒子。
繡巧的心裡多了很多欣慰,便天天盼着祖母的消息。
沈家老夫婦聽了後,感慨給自己女兒找了個好夫家,這才是真正書香門第的做派。
比起繡巧那個嫁入豪門後天天被請安折磨,還處處憂心安排着那,管不好家招人嫌棄的好友來說,繡巧嫁給盛長棟真實太幸福了。
盛長棟跟沈繡巧的婚姻為什麼能幸福?
因為他們彼此治愈。
繡巧用溫暖治愈了長棟受傷的童年,長棟用包容治愈了繡巧對自己的否定和無助。
3,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歸宿,沒有愛情的婚姻肯定不能長久。
其實婚姻更多的是需要用心經營而不是用愛維系,随着時間的推移,愛情會變淡,但由婚姻維系的責任和親情則會與日俱增。
先婚後愛未嘗不是一個好結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