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美德》讀後感
外國作家中,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是我比較鐘愛的,若幹年前看《月亮與六便士》時的震撼至今記憶猶新。最近在看他的短篇小說集第二卷,中間有一篇《美德(Virtue)》看得很感慨,頭條版标題可改為“中年女子追求愛情愚不可及,下場悲催;”“害死了老公又害了自己,這是一場愛情詐騙?”“恩愛夫妻16載勞燕分飛為那般,愛上小鮮肉的下場......”,對了,還有“防火防盜防閨蜜,閨蜜拆散你一家”。
故事是以第一人稱叙述的。毛姆在序言中也鄭重聲明過,這所謂的“我”隻是借用一種曆史悠久的叙述方式,純屬虛構,不要代入毛姆本人。怎麼稱呼他好呢,他又沒有名字,人設顯然也是嶄露頭角的倫敦青年作家,喜歡周遊世界,人面廣,經常被邀請參加各種文學盛會和圈子宴會。還是稱他為“作者”吧。
作者曾經在去印尼加裡曼丹島的旅途中,接受過一位叫莫頓的小年輕專員的熱情招待。本來他打算住英國政府招待所的,結果硬被拉到莫頓的家裡住了一周。所以在倫敦街頭看到孤零零的莫頓,就想做做好事給他搞點社交,介紹給他的朋友,因作者本人陪不了他,他第二天就要出國去了。作者介紹給莫頓的是一對中年夫妻,男的叫查理·畢夏普,是個病理學家,女的叫馬格莉。
作者認識查理30年了,對他知根知底。查理貌不驚人,秃頭,性情有點高傲,好争論,說話稍顯尖刻,不過本質上是個好人,而且很搞笑。他一貫是個不婚主義者,直到快40歲的時候遇上馬格莉。馬格莉那時還不到30,雖然不算什麼美人,但氣質好,身上有股甯靜樂天的味道,降得住壞脾氣的查理。作者一度還奇怪馬格莉看上查理什麼了。但兩人是真的相愛,16年來夫妻恩愛得“臭名昭著”。
畢夏普夫婦一直收入不高,住的是小的可憐的公寓,私家車也小的可憐。但夫妻倆渾不在意,經常行李一打包就開車去歐洲自駕遊。半路車壞了、胎破了、天氣糟糕、迷路了、不得不露宿戶外等等意外狀況,全部被當作是生活樂趣。朋友們要是邀請這對寶做客,一定要為他倆準備雙人床房間,不然他們不來。一個男人結婚後通常會疏遠老朋友,但在畢夏普夫婦身上,這個慣例是反着來的。
作者當晚在餐桌上把畢夏普夫妻介紹給莫頓,讓他倆經常帶小夥子吃吃飯,看看戲。莫頓難得回倫敦度假一趟,也沒什麼朋友,去哪裡都是孤零零一個人,太讓作者同情了。吃完飯後,看小夥子跟他們中年人也沒什麼共同話題,馬格莉就帶莫頓一起跳跳舞娛樂。兩個都是舞林高手,跳的很盡興。查理也很高興,因為馬格莉很喜歡跳舞,但他老胳膊老腿的已經折騰不動了。
作者覺得自己的“拉郎配”還算成功,還了莫頓的情,第二天出國去了。接下來把小夥子給忘了。然後,悲劇就在作者的不經意間發生了。
畢夏普夫婦恩愛的“臭名昭著”
過段時間作者回了倫敦,一次在俱樂部裡遇到了查理。查理和另一對夫妻在一起,男的叫比爾· 馬修,女的叫珍妮特,也是作者的熟人。作者一眼看出查理不對勁,他喝醉了,他醉後一般攻擊性很強,朋友們在盡力包容他。事後作者才從珍妮特口中得知,馬格莉抛棄了查理,查理成了個醉鬼。而小三就是莫頓。作者連莫頓是誰都忘了,他的全名傑瑞· 莫頓還是珍妮特告訴他的。
自那頓晚餐後,傑瑞經常約馬格莉跳舞看戲,馬格莉不當回事,查理也不當回事。說到底查理在倫敦誰也不認識,找個人陪陪也是正常的。而傑瑞反正一到秋天就要回加裡曼丹島的。他開始給馬格莉寫情書,訴說對她一見鐘情。兩人見面越來越頻繁,馬格莉享受着被小鮮肉追求的快樂,收情信收鮮花,早上去公園散步或逛畫廊,下午開車去鄉下或去遊泰晤士河。隻有中午馬格莉溜出來和合法老公吃個午飯。到這地步開始瞞着查理了,而且她閨蜜珍妮特還為她打掩護,出來的借口就說是找閨蜜。
某一天馬格莉發現自己也愛上了小鮮肉。
畢夏普夫婦本來年年要駕車出遊的,查理已經快樂的計劃去荷蘭的行程了,而傑瑞卻要登上返回加裡曼丹島的船了。歐洲行會讓馬格莉趕不上送傑瑞,于是她和查理攤牌了。夫妻倆大吵一架,歐洲行告吹,馬格莉送走傑瑞,回來哭了48小時,之後她睡到了沙發上,等于和查理“分居”。
查理從一開始就覺得整件事很可笑,一直嘲笑馬格莉“你都可以當他媽了”。到最後也隻有求着馬格莉念着多年來的恩愛,重回家庭,而他也再不提傑瑞這個人。但是馬格莉聽他這麼說後,反而覺得複合很惡心,收拾東西,悄悄搬到旅館裡去了。
查理發現妻子的出走後,馬上就崩潰了。
某一天馬格莉發現自己愛上了小鮮肉
在作者得知來龍去脈後幾天,馬格莉還和他見了一面。她是來請求作者照顧照顧查理的。人雖分了,親情猶在。她解釋說她對這兩人的愛是不一樣的。她對查理的愛中有母性的成分,查理脾氣壞,她能管好他。而莫頓令她重回青春少女時代,給她安全感,覺得他很強壯可以保護她。作者問她今後打算,她說她已經寫信給傑瑞,告訴他她已經離開查理,等他答複後去和他會合。傑瑞曾經承諾她一旦和查理過不下去,就可以去找他。作者驚了,說你居然相信這個陷入情海的年輕小夥子的承諾?馬格莉很堅定的說,隻要這個年輕人是傑瑞,我就信。
作者覺得傑瑞收到信肯定頭疼,但隻要他一拒絕,馬格莉也就回到查理身邊去了,無傷大雅。
珍妮特求着作者可憐可憐查理,約個飯什麼的陪陪他。于是寫信約查理在俱樂部見面,7點鐘吃個飯,然後去劇院看戲。結果作者等啊等啊,沒等到查理,生氣一個人吃飯去了,就在餐廳裡打電話給珍妮特,聽到了噩耗。
查理死了。
他喝的爛醉,服用安眠藥過量而死。是意外還是自殺?沒人知道。
倫敦
查理這頭成了悲劇。馬格莉當然很悲傷,但她更上心的是傑瑞這邊的回複還未到。喪禮結束後她給傑瑞發了電報,告知他查理的死訊。傑瑞先打電報告知馬格莉等自己的信,接着又發電報就查理之死緻以吊慰之意。最後信件終于來了。
信寫的非常婉轉非常藝術。看得出傑瑞已經盡量不傷害馬格莉的感情,但筆下透露的情緒則是恐慌。馬格莉要過來?這裡雖然是東方,但東方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自由和随意,如果馬格莉突然出現,殖民地的白人們會怎麼看她?怎麼說她?他太愛她了,不敢想象她被人指點被人嘲笑會給他帶來多少痛苦。再說,他已經被派到叢林裡去了,她來了連正經屋子都沒得住,旅館當然是沒有的。她對他當然至關重要,但她最好還是忘了他;按照他的意思,她最好回到丈夫身邊。如果他造成了他們夫妻之間的隔閡,他永遠不會原諒自己的。(當時他應該還沒收到第二封電報)。
作者的故事叙述就到這裡了,我們也不知道馬格莉的最後下場,但想必是凄慘的。凄慘在我看來,不隻是因為和小鮮肉不成功,更是因為她本來的婚姻是如此幸福。作者叙述到這裡,是以他和珍妮特之間關于“美德”的争論來結束整個故事的。
珍妮特的意思是,馬格莉是這麼好的女人,擁有真正的美德,這麼個下場有點可惜。就是珍妮特說的美德二字令作者爆發了。作者的意思是,如果不是馬格莉這麼講美德,非要在遇到小鮮肉,愛上小鮮肉時,和丈夫攤牌,打破家庭的完整,這場悲劇根本不會發生。如果馬格莉不是這麼講美德,偷吃管偷吃,家裡旗幟不倒。至少查理不會死,他們的婚姻也仍舊至少表面完美。當然,這裡作者的三觀我們隻能參考參考。
另外提一筆,莫頓的信是珍妮特給作者看的,其實馬格莉婚外情的每一步,閨蜜珍妮特都有參與。馬格莉從收到莫頓第一份情書起,就分享給了珍妮特;而後他倆的每一步進展,都會告訴珍妮特。她還給馬格莉和莫頓的私會打掩護。當然她也沒料到馬格莉會走到這一步,因為在朋友間大家都知道畢夏普夫妻情比金堅,珍妮特私底下也是嫉妒過他們的。她到現在還在鼓動馬格莉直接到加裡曼丹島去,甭管傑瑞同不同意。而作者以為馬格莉這麼做,隻會令她的結局更加難堪。所以說,防火防盜防閨蜜,不是說怕閨蜜偷你男朋友搶你老公,還有可能是閨蜜給你的婚外情火上澆油,亂出主意,結果反而導緻你的婚姻悲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