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的男主持人中,
觀衆最熟悉的要數撒貝甯。
他不僅在《今日說法》等嚴肅類新聞節目中表現不俗,
在各類綜藝上也如魚得水。
通過在節目上的各種“凡爾賽”,
全國人都知道了撒貝甯的标簽:北大才子、法律系高材生、央視boy。
其實這些經曆不隻有撒貝甯獨有,
央視的另一個男主持人經曆與撒貝甯十分接近,
被倪萍誇贊:“你太火了,人氣直逼撒貝甯”。
他就是《等着我》節目的主持人舒冬。
他曾經因為陽光帥氣被評為“暖男”,
也曾在出場時被嘉賓哭着“罵”:“我不想看見你,你回去!”
在台上舒冬隻出現一分鐘左右,
但在台下他常常要為尋親從早忙到晚,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舒冬的台前和幕後,工作和情感……
1 學霸之路 1982年,舒冬在北京出生,
望子成龍的父母對舒冬要求極高,
從小便教導舒冬要“文武雙全”。
在父母的教育之下,
舒冬在成績優秀的同時,愛好也很廣泛,
文能演技、辯論,
武能踢足球、打籃球。
從童年開始便酷愛讀書的舒冬口才頗佳,
在打辯論時總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每當他站在台上把對方辯友問得啞口無言時,
心裡就充滿了成就感。
老師和同學見舒冬口才如此之好,
紛紛建議他以後當律師。
在老師和同學的鼓勵之下,
舒冬也有了進律所當律師的想法,
他知道想成為一名律師考一個好大學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高中時,舒冬學習十分刻苦。
2001年,騎着自行車考了三天試的舒冬一躍考入北京大學,
成為學校和家裡的驕傲。
舒冬在未名湖畔
2 在實踐中建立真正的夢想 進入北大之後,
舒冬依舊發展着自己的特長,
熱愛足球的他和同學一起成立了一檔叫《品球論足》的體育評論欄目,
把兩個愛好結合起來的舒冬在這個欄目中表現不俗,
針對各種賽事、選手的表現,
舒冬都能引經據典、侃侃而談,
這不僅讓他赢得了同學們的關注,
也讓他拿到了北大頒發的“記者新秀獎”。
此時舒冬才意識到自己好像有做新聞的天賦。
北大的老師發現了舒冬身上的采訪天分,
任命他為北大記者團的副團長,
舒冬因此有機會采訪了張路、米盧等人,
這些人不僅是體育界的大咖,
也是舒冬的偶像。
這份工作讓舒冬有機會和他們近距離接觸,
也讓舒冬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天分,
确立了要當主持人的夢想。
之後他又創辦了一檔叫做《關注》的新聞節目,
成為《北大新聞》的主持人。
在這期間,舒冬用紮實的專業能力、極強的口才給全校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先後獲得“北大優秀記者獎”、“北大最佳主持人獎”,開始在舞台上如魚得水。
舒冬不甘心隻在學校做新聞 ,
他覺得既然自己把做主持人當成未來的夢想,
就應該早早在社會上積累經驗,
因此,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去央視做主持人。
3從幕後打雜到台前主持 舒冬很快就找到了機會,
2006年,央視《開心辭典》節目準備為王小丫招聘一位男主持,
于是舉辦了一場主持人大賽。
舒冬覺得這是一個進入央視的好機會,
毅然決定參加比賽。
不是科班出身的舒冬憑着在學校攢下的主持經驗硬是披荊斬棘擠進了前30強,
不過在前30強進總決賽的那場比賽中,
舒冬成了第一個被淘汰的選手。
而最終在那場主持人比賽中大放光彩的,
是後來出名的尼格買提。
這次失敗的經曆沒有讓舒冬垂頭喪氣,
他認清了自己的實力後便開始了進一步的行動。
同年10月,舒冬與楊瀾一同主持了與北大相關的晚會,
2個月後,他被招到央視新聞部做實習生。
不過,舒冬并不是去做實習主持,
他是從搬桌子、拿釘子這些“打雜”的工種做起,
做過道具、攝影、監制等等工種,
積累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經驗後才有了上台的資格。
舒冬永遠記得第一次上台主持時他的緊張心情:他反複檢查自己的西裝是否筆挺、
鞋子有沒有擦幹淨,并且不斷地和工作人員核對細節。
那時台裡的工作人員一看到舒冬進後台,
就知道他一定又來找自己核對細節了。
力求做到完美的舒冬走上主持人的崗位後表現很亮眼,
他在《狀元360》節目做了兩年的主持人,
因此獲得了星光獎。
4 因《等着我》成名 2014年,央視籌辦大型尋親類節目《等着我》,
舒冬擔任了尋親團團長和主持人兩重職責,
他也因此成為“觀衆最不想看見的人”,
在開門後,舒冬的出現往往代表着壞消息。
不少尋親者在看到舒冬出現後都會情緒崩潰,
舒冬則會走上前悉心安慰尋親失敗的這些人。
陽光帥氣的長相配上親和溫暖的舉動,
一下讓舒冬成為觀衆心目中的“央視暖男”,
知名度大增。
面對這個名号舒冬有些不知所措,
他認為的“暖男”不是有一張暖暖的面孔,
更要有一顆暖暖的心,
作為《等着我》節目組的幕後人員,
讓更多家庭團聚才是舒冬追求的溫暖。
舒冬曾經說過:“在台上我出現的時間隻有一分鐘,
我那一分鐘并不是去台上在秀自己,
舞台上的一分鐘有一分鐘的職責,
往往台下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凝聚出台上的這一分鐘。”
他真正的工作并不是出現一分鐘這麼簡單,
相反,他所承擔的幕後工作是十分辛苦的。
好不容易找到被尋人之後,
有些被尋人心裡的心結并沒有打開,
不願意接受舒冬的邀請參加節目,
每到這時舒冬便當起了“知心哥哥”,
與當事人坐下談心,疏通他們遺留的心理問題。
他總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站在對方的角度讓被尋人放下心裡的包袱,擁抱親情和愛。
一場談話談下來往往需要三四個小時,
這種“細活兒”舒冬幹得比誰都有耐心。
而幕後工作中更多的是“苦活兒”,
在不參加節目錄制時,舒冬常常要坐飛機飛往全國各地去尋人,
他去過雲南、西藏等邊遠地區,
也去過山西、河南等地的農村,
一周起碼要出兩次差,
面對這樣巨大的消耗,舒冬全部咬着牙挺了下來。
這才有了幫助1萬多名家庭團圓的光輝時刻。
能幹苦活,能磨細活,舒冬因此赢得了台裡的信任,也赢得了觀衆的喜愛。
5 感情生活很低調 不少觀衆都對舒冬的個人生活感到好奇,
在工作上高調的舒冬在情感上十分低調。
他的妻子是一名新生代演員,
出演過《永不磨滅的番号》、《心靈的陽光》等多部作品。
她雖然知名度不高,但卻很有實力,
與圈内的許多大導演都有過合作。
清純漂亮的妻子與舒冬很是般配,
兩人于2014年結婚,門當戶對的婚姻生活很是美滿。
舒冬與妻子都是很有事業心的人,
所以他們很能體恤對方的工作性質。
舒冬能體諒妻子長時間在外拍戲,
妻子也能明白舒冬為了工作起早貪黑,
互相懂得,讓他們更加相愛。
與舒冬在《等着我》中合作的倪萍曾誇獎舒冬是“下一個撒貝甯”,
央視的不少老主持也認為舒冬“可堪大任”,
如今舒冬在《等着我》中的角色已經變成愛心訪問人,
位置雖然變了,但他那顆想把節目做好的初心是不變的。
舒冬始終要求節目要有真實性,
不會編造虛假情節欺騙觀衆的眼淚,
用真情打動了一個又一個觀衆的心。
除了主持《等着我》之外,
舒冬在《開學第一課》等節目中也有不錯的表現。
這個體貼又敬業的“暖男”正在一步步走在溫暖更多人的道路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