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貓和老鼠》與《大洋芋和小米渣》 在這個動漫更新換代極其快速,小夥伴們的“老婆”更新換代也極其快速的年代,一部古老的動畫片能夠依然保持活力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而有一部活化石級的動畫片做到了,他就是《貓和老鼠》
要知道,從動畫片誕生以來到如今經曆的數個世代中,那已經不是“爺爺級”,而是“曾祖級”的了,和它同時代的《米老鼠唐老鴨》系列早已入土為安,就算聽過名字也幾乎沒人真的看過。
這部1939年誕生的動畫片之所以能在2019年仍然存活在大衆的視野當中,内因論,其精彩的角逐,極其富有想象力與開創性的作畫風格(如湯姆被關在盒子中,盒子打開,湯姆就變成了方形)自然是重要原因,但是外因論,各種鬼畜、表情包也與此密不可分。而人們之所以會做鬼畜,表情包,當然是是因為小時候看過,但是就小編而言,小時候看的貓和老鼠卻有些不同,他不叫《貓和老鼠》,而叫《大洋芋和小米渣》,它不是默片,而帶有四川方言配音。
這種國内廠商引進外國動畫自主配音的做法,不僅使得原本陌生文化的動畫片看起來蜜汁接地氣,而且也使得動畫片更好笑了。小編小時候看《大洋芋和小米渣》時,旁邊的大人可都跟着咯咯咯直笑呢!
2,《兔八哥》與《燒包谷》
而和《貓和老鼠》類似的一部被引進之後加入方言配音的美國動畫片,便是《兔八哥》,配音之後,更名為《燒包谷》(注:包谷就是玉米,而燒包代表很牛比)
《兔八哥》本是華納公司1930開始制作放松的一系列動畫片,(對,就是那個手握DC版權,卻屢屢瞎決策搞得DC的電影計劃一直受挫的公司)
兔八哥的形象最初是一個配角,但是美漫裡通常會出現“個刊”,也就是某個角色人氣高,另出一本以他為主角的刊物,兔八哥這個《豬小弟獵兔》中的配角,因為人氣高,而被另立門戶成為主角,是美國動漫界最早享受“個刊”待遇的元老分子。
兔子原是自然界最弱的動物,機智,這是狐狸的特點,而高傲,一般屬于獅子和老虎這些食肉動物。但是作為兔子界最早“出兔頭地”的兔子之一,兔八哥既機智,又高傲,總而言之,就是“燒包”——你們現在知道為什麼方言改版要叫“燒包谷”了吧?
兔八哥有一句著名的口頭禅,“What’s up?Doc”,這句俚語按翻譯腔正常翻譯過來應該是“怎麼了?夥計”,而到了雲南方言版的《燒包谷》裡,就變成了“老表,整哪樣?”,瞬間感覺喜感增加了十倍有木有。
按道理說,《貓和老鼠》與《兔八哥》的方言配音化,在版權法上來說是不正确的,因為《大洋芋和小米渣》以及《燒包谷》并非單純的同人作品,而曾經有大量VCD、DVD碟片以商業形式問世。但是,《大洋芋和小米渣》以及《燒包谷》卻确确實實讓不少人認識到《貓和老鼠》以及《兔八哥》,給不少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童年記憶。所以對《大洋芋和小米渣》以及《燒包谷》我們是否應該寬容,這是一個有待讨論的問題
感謝觀看,您的點贊與關注是我最大的榮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