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罐頭食品為什麼要少吃

罐頭食品為什麼要少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10:25:12

  中國評書裡經常說一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食物是戰争中至關重要的因素。曆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拿破侖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懸賞12000法郎,征集能夠為軍隊保存食物的方法。在那個時代,能夠長期保存食物的方法不多,尤其是即食食品,幾乎沒有什麼辦法。

  一位名叫尼古拉·阿佩爾的廚師注意到,封裝在瓶子中的食物經過加熱,如果沒被打開就可以保存很長的時間而不壞。基于這一發現,他反複試驗摸索長達十多年,終于發明了罐裝保存食品的技術。1810年,他獲得了這筆獎金。

  罐頭食品的發明,堪稱食品技術史上的裡程碑之一。最初,尼古拉用了蠟和線來封裝玻璃瓶,後來又采用軟木塞。不過,這樣的生産工藝效率低下,并不能有效地解決軍隊的需要。在生産工藝被完善之前,拿破侖戰争已經結束了。這一為軍需而生的技術,并沒有真正地應用到拿破侖的戰争中。

  錫罐在工藝和成本上有優勢,但開罐頭就比較費勁。在錫罐頭發明之後的幾十年中,如何打開它都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在軍隊裡,士兵們經常用石頭砸,或者用刺刀紮。各地人們開始設計各種開罐頭器。到1870年以前,也出現了幾種精巧的設計,不過都還是限于各種特殊構型的刀。1870年,美國人威廉·萊曼申請了一個開罐頭器的專利,先紮在罐頭中心,然後用一個旋轉的切輪沿着罐頭邊旋轉。這個設計思路很巧妙,但是先紮中間的這個操作也挺煩人,這個産品也就不是很成功。1925年,美國一家公司改進了萊曼的設計,采用另一個輪子來“咬住”罐頭邊,從而避免了先要紮進罐頭中心的需要。這種開罐頭器用起來簡單安全,直到今天市場上還能見到。此後,開罐頭器變得越來越方便。目前的電動開罐頭器隻需要放在罐頭上,就能自動運轉把罐頭打開,連小孩子都能使用。

  在阿佩爾發明罐頭技術的時候,人們都不知道為什麼罐裝加熱後的食品就不會變壞。直到50多年後,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揭開了食物變壞的奧秘,罐裝技術的原理才為人們所知曉。原來,食物之所以變壞,是其中的細菌生長的結果。細菌在自然界無處不在,空氣中的細菌也會落到食物上,利用食物的養分生長起來。加熱是殺滅細菌的有效手段。密封在瓶中的食物經過充分加熱,其中的細菌被殺滅殆盡,而密封又隔絕了與空氣的聯系,也就不會有細菌進入食物,于是其中的食物就可以長期保存而不會變壞了。

  許多人一提起保質期長的食品,就會說“一定用了大量防腐劑”。這實在是想當然。罐頭食品的核心是殺滅了細菌然後隔絕來源,本來就不會“腐”,自然也就不用“防”。

  罐頭技術的完善使得它不僅在軍隊中得到應用,在民用領域也得到了歡迎。到了十九世紀中期,罐頭成為了一種時尚食品,一定程度上被中産階級作為品味的象征。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超越傳統的東西總是容易成為時尚。在三四十年前的中國,罐頭也往往被當作“營養品”——看望病人的時候送幾瓶罐頭,在當時也算是挺高檔的禮物。

  過去的一百多年,食品加工技術和保存技術得到了巨大發展。再加上發達的物流能力,罐頭食品不再象過去那樣具有号召力。不過,它依然是長期保存即食食品最經濟實惠的方案。在國外,罐頭食品依然具有巨大市場,許多懶得烹饪的家庭常年食用大量罐頭食品。另一方面,許多家用的罐頭制作方法也逐漸被完善,DIY罐頭食品在歐美非常普遍,大概類似于中國家庭制作泡菜。

  罐頭制作中需要充分加熱,而加熱會破壞一些營養成分。所以,許多人,包括一些營養專家在内,都認為罐頭“沒有營養”。1997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發表的一篇綜述對此提出了挑戰。他們比較全面地比較了新鮮蔬果、冷凍蔬果和罐裝蔬果中的各種營養成分,以及烹饪和儲存對這些營養成分的影響。結果發現,罐頭食品中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多酚化合物的确比新鮮和冷凍食品中的要低,但是新鮮蔬果和冷凍蔬果在儲存中的下降卻要大大高于罐頭。新鮮蔬菜和冷凍蔬菜是生的,要經過烹饪才能食用,而在烹饪中這些營養成分還會進一步下降。而罐頭食品是經過烹饪的,在保存中這些營養成分沒有明顯下降,食用時也不需要再進行烹饪。所以,拿新鮮蔬果中這些營養成分的含量來跟罐頭中相比,并不合理。而其他的營養成分,比如類胡蘿蔔素、維生素E、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罐頭食品和新鮮食品、冷凍食品中的含量很相似。還有一些研究發現,一些特定的成分在罐頭食品中檢測到的含量甚至更高,比如南瓜中的類胡蘿蔔素和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

  不管是從營養還是風味口感來說,新鮮食物當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無法獲得新鮮食物,不得不進行運輸和保存,那麼罐頭食品仍然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它經濟、實惠、安全性高,而營養上的損失,也并不是象許多人想象的那麼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