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不容易錯過的音樂劇

不容易錯過的音樂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09:41:55

  《南唐後主》排練從早上9點開始,導演劉曉邑交給演員們一張白紙,“從打開紙到音樂結束,自己落淚,或者讓周圍人落淚,總之能把最隐秘的情感掏出來。”11月6日至14日,上海劇夥音樂和上玺文化聯合出品《南唐後主》将在上海大劇院首演。

  10月12日,首批觀衆一窺《南唐後主》。活動在昂揚的《圍獵》中開場,劉曉邑叮囑演員,“輕輕唱,不要完全交底。”接着他轉向觀衆,“現場效果很棒,到時首演比今天棒100倍。”女觀衆們興奮地從座位上站起來,舉着手機與長焦單反相機對準演員,不斷按動快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南唐後主》以夢幻迷離的國風美學演繹南唐末代君主李煜的生命絕唱。李煜精通詩詞、書法、繪畫、音樂,面對波谲雲詭的宮闱風雲,他最終俯首臣服。《南唐後主》運用“詞人”和“皇帝”兩個角色代表李煜的雙重身份。“兩個演員同台演繹一個人物,探究李煜的一生。”編劇張吟昕說。

  不容易錯過的音樂劇(這部音樂劇沒首演)(1)

  古風國韻與搖滾電音的碰撞,是《南唐後主》亮點之一。觀衆見面會上,演員們唱起帶着江南民樂、流行樂調性的《晚妝初了明肌雪》《龍椅》《春花秋月何時了》,與《圍獵》相比,風格又是一變。作曲想在《南唐後主》建立一個共鳴場,“曆史中的萬千人物,想解讀談何容易?唯有找到共情、共鳴,才是我最重要的創作理念。”

  “演員從殼裡跳出來、燃燒自己,在劇中找到全新的自我。”劉曉邑要求主演王楊、張智涵、王敏輝、徐澤輝、王梓庭、王潔璐等苦練基本功,熟悉戲曲身段與唱念做打,劇組專門聘請古代禮儀老師,讓全劇有更濃郁的古風。劉曉邑說,“演員們被我逼哭了,每天都在調整,現場改詞、改音樂,每次都記了一堆要修改的細節。”

  劉曉邑與同事們想在《南唐後主》抛棄一些音樂劇固有的條條框框,“歌舞詞曲、琴棋書畫,本來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裡的藝術手段。李煜的詞,就是故事、就是節奏、就是韻律、就是結構、就是音樂、就是舞蹈。觀衆可以從李煜詩詞的萬千世界中找到自己。”

  不容易錯過的音樂劇(這部音樂劇沒首演)(2)

  《南唐後主》創排曆時3年。2019年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首屆“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中,《南唐後主》從77部作品裡脫穎而出,獲得人氣最高獎。劇夥音樂認标後,在2021年3月和7月進行兩輪工作坊完善。劇夥音樂總制作人和曉維表示,“從2019年開始,劇夥音樂與上玺文化就策劃出品‘新·國風音樂劇三部曲’,從中國古代曆史和神話傳說中汲取靈感,追求以中華文化為内核的全新審美表達,創作風格化、個性化、年輕化的作品。”

  南唐存于唐宋之交,曆時不到半個世紀。《南唐後主》服裝造型參考晚唐至宋的服飾風格,融入現代寫意風格。設計師趙欣、劉善通查找典籍文字、曆史畫作、陶俑雕刻等資料,“貫穿所有人物形象設計,最想傳達給觀衆的還是那首《虞美人》帶給我們的意境:浪漫、美麗與哀愁。”

  12日觀衆見面會現場,舞台布景設計圖的發布再度引起台下歡呼。《南唐後主》中心區是一片宛如水域的鏡面台,以四座橋梁與周圍平台相連,舞台邊緣多根立柱形如傳統書寫和繪畫的毛筆,象征李煜與詩詞、筆墨相伴一生。“中區黑水池也可以理解為硯台。柱子外側的多片鏡面,觀衆可以同時欣賞到現實舞台和鏡中舞台的演員表演,正如同劇中用兩個角色來演繹李後主的不同性格側面。”舞美設計徐肖寰表示,“靈感源頭是‘圍困’,李煜被他人所圍、被自身所困、更是被命運牢牢地束縛着。而他的詩詞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世代傳誦,不斷回響着。”

  2020年,“新·國風音樂劇三部曲”首部作品《悟空》首演,今年年底将迎來上海第三輪演出并走向全國巡演。2020年、2021年,劇夥音樂分别認标來自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孵化作品《南唐後主》及《南牆計劃》,即将作為“新·國風音樂劇三部曲”後兩部與觀衆見面。和曉維透露,未來,音樂劇《悟空》系列将繼續拓展,預計明後兩年完成《悟空》三部曲,通過“悟空”視角演繹一個全新的神話宇宙。“每一步都忐忑又充滿期待,新·國風音樂劇品牌,想實現音樂戲劇與時間對話。”和曉維說。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施晨露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來源:作者:諸葛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