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沙盒遊戲《方舟:生存進化》于2015年上線Steam平台,曾一度創下過連續14周保持Steam全球銷量周榜冠軍的記錄,時至今日,《方舟:生存進化》依然是生存沙盒遊戲領域的“常青樹”,在各類排行榜上均位居前列。
今年6月,《方舟:創世第二季》發布僅三天,便成為了當周的Steam銷量榜的亞軍,遊戲本體也位居排行榜第五,一時成為了各大媒體争相報道的熱聞。《方舟:生存進化》的成績既要歸功于開發團隊的努力,也不能忽視玩家們在遊戲發展曆程中做出的貢獻。
玩家自制MOD模組,改造遊戲體驗
在《方舟:生存進化》中,MOD是玩家遊戲體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ACM模組,在單機模式下可以刷新資源,創造恐龍,讓玩家自由地改變遊戲環境、打造自己專屬的方舟世界;而傳送器模組則可以讓玩家在群系間實現資源、恐龍的傳送,節省了不少跑圖的時間。這些MOD都由玩家自制,在遊戲過程中,玩家可以通過Steam創意工坊内進行訂閱加載,按自己的喜好改變遊戲體驗。
《方舟:生存進化》在創意工坊内的MOD模組目前高達數千個,除了工具性的MOD外,很多玩家也熱衷于開發較大的地圖MOD,創造一個個截然不同的方舟世界。開發團隊對這些充滿創造力的MOD保持着友好的态度,尤其是對于地圖MOD,往往會吸收其中優秀的部分,并将其制作成免費DLC回饋給玩家。
免費DLC的源起,良性互動的内容生态
《方舟:生存進化》目前的免費DLC有仙境、水晶島、瓦爾蓋羅等,這些免費DLC各具特色,主要特點也暗藏在DLC的命名之中。
“仙境”DLC就是一張風景優美的地圖,該地圖面積為144平方公裡,主體是一座獨特的島嶼。該地圖存在包含了“孤島”、“焦土”的所有生物,玩家們可以探索具有挑戰性的地牢,能夠感受獨特的樹木平台,可以前往廢墟探索遺迹,甚至還能體驗溫泉。這個DLC可以從海、陸、空三方位探索,不同區域存在不同生物群落,很是神奇。
“水晶島”DLC此前是方舟社區當中人氣最高的一張玩家自制地圖,後被開發團隊采納發布成免費DLC。該地圖面積為150平方公裡,風景如畫。整個地圖稱得上生機盎然,這裡有獨特的生物群落,有大山谷、樹林、熱帶雨林、驚悚島、封神島、火山地貌,在該地圖中玩家甚至可以在浮空島嶼上建造家園,還能馴服獨特的水晶飛龍。
“瓦爾蓋羅”DLC的面積約為60平方公裡,在該地圖上,玩家可以感受到焦土和畸變地形并存的獨特環境。該地圖存在白崖生物群系、凍原生物群系,還有薩凡納生物群系、畸變生物群系,在不同的環境下有着不同的植被和生物分布;這是一張高低落差明顯的地圖,玩家可以探索海洋、陸地、懸崖,甚至能在懸崖、雪山之上安家,同時該地圖獨特的恐爪龍可以馴服。
《方舟:生存進化》玩家創作MOD,除了能體現自身創意,為其他玩家提供有趣的玩法素材外,還可以給官方提供創意,對遊戲的DLC制作起到了正向推動作用,玩家和遊戲相輔相成,形成了良好的内容共創生态,而即将推出的“失落之島”DLC也是如此。
最新DLC曝光,“失落之島”再起波瀾
根據《方舟:生存進化》開發團隊最新發布的消息,“失落之島”DLC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上線。該地圖面積為150平方公裡,有着龐大的開放世界。而且該DLC也是吸納社區用戶創造的地圖,新生物也是由玩家票選而出。
失落之島是一個具有高低落差的獨特島嶼,似乎隐藏着前代的文明。根據目前已知消息,島嶼存在瀑布山谷、紅木森林、沼澤濕地、雪山洞穴、熱帶叢林、珊瑚礁、海溝等不同的地形。由此推斷,這些地形很可能按照規律出現在這座島嶼的不同地方,如雪山洞穴很可能是在較高的山峰之上;而紅木森林和沼澤濕地大概率是在島嶼沿岸附近。在這些不同的地形中,會存在不同的生物和植被分布,構成獨特的生态圈。
失落之島的新生物采用玩家投票産生,開發團隊收到了玩家們的上千份投稿,最終經過社區玩家們的投票,選出了3種全新生物,分别是阿馬加龍、恐狒、中華大眼翼龍。
阿馬加龍是蜥腳類恐龍,有着獨特的外形,頭頸到尾部生長有兩排平行尖刺,能用尖刺釋放熱量或冷氣攻擊敵人;恐狒則是類似于《山海經》當中的朱厭,外形有點像猴子,能用糞便對敵人進行攻擊,甚至可以讓泰克裝甲失效;而中華大眼翼龍則是開發團隊根據在中國地區發現的恐龍化石複刻出的一種小翼龍,性格好奇而友好,擅長狩獵昆蟲,有較強的載重能力。
作為生存沙盒領域教科書級别的作品,《方舟:生存進化》與玩家共建的内容生态與社區氛圍十分良好。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玩家與開發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這款遊戲未來将有着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失落之島”DLC的上線,或許正是在這條發展道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讓我們共同期待這款免費DLC的上線吧,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抓緊時間入手遊戲本體,屆時便可以免費體驗“失落之島”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