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對于動物們來說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它們不會像人類一樣感到“害羞”,感覺來了就會就地開始拉粑粑。比如有動物園的河馬曾通過“天女散花”的絕技甩了遊客一身排洩物,也有鲸魚在潛水的攝影師附近上“露天廁所”。
正在海洋中随地大小便的鲸魚
很多人對于後者十分感興趣,因為從來沒有親眼見過海洋中的大型魚類拉粑粑,再加上此前關于鲸魚糞便能夠售賣幾十萬美元的新聞事件層出不窮,人們便更加好奇了。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關于鲸魚糞便的那些事兒。
鲸魚的糞便“價值千金” 鲸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這些大家夥對人類總是顯得很友好,若是在海中偶遇到了人類的船隻,還總會主動上來請求“貼貼”。甚至像虎鲸這樣的熊孩子,每次來還會帶上些“禮物”,比如老倒黴蛋“魔鬼魚”。
鲸魚和人類之間的相處比較和諧
人類對于鲸魚一直充滿好奇,并且由于它們對我們抱有善意,所以潛水員進入海中偶遇鲸魚時,往往顯得比較淡定,因為大多數時間鲸魚是不會主動傷害人類的。
一直以來,人類跟随鲸魚研究其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以及家庭構成,發現它們确實是一種聰明的動物,社會性極強。當然,在跟蹤研究的過程當中,我們也見識到了這些海洋中的“巨無霸”,是怎麼上廁所的,畫面還是有些辣眼睛的。
鲸魚以自己的體型成為海中巨無霸
一般來說,鲸魚會在下潛之前就進行排便,所以人們總是能在水面上看到它們留下的“不可名狀之物”。由于鲸魚的糞便是飛絮狀的,所以排在水中時就像是“煙霧彈”一樣。
而或許是有些“害羞”,它排便時還會不斷地遊動,用自己大大的尾巴将糞便攪和一下,确保其可以快速散開。這樣,它就能将自己的大部分身體隐藏在“煙霧”中了。
排便的鲸魚将自己隐藏在“煙霧”裡
當然,正如前文提到的,鲸魚拉粑粑雖然很“辣眼睛”,但是它們的粑粑卻“價值千金”,尤其是善于潛泳的抹香鲸,這家夥的糞便可是不可多得的寶貝。為什麼這麼說呢?
或許你也曾聽過自己的香水中有着一味名為“龍涎香”的香料,卻一直不知道它是什麼,這其實就是抹香鲸的糞便。
這種東西在國外又被稱為灰琥珀,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塊灰撲撲的石頭,隻不過表面是蠟質的,還可以點燃。其中含有大量的龍涎醇,使其能散發出獨特的氣味。
抹香鲸糞便中有龍涎香醇可發出香味
由于抹香鲸經常捕食烏賊或者鱿魚,并且對其采用直接吞食的吃法,所以它們堅硬的喙就會造成鲸魚腸胃不适。
為了保護自己的腸道,并且緩解這種症狀,抹香鲸會在腸道當中分泌出一些物質,來包裹堅硬的烏賊喙,等到它的棱角完全被蠟狀物質包裹之後,再将其排出體外。這樣的話,既不會劃傷腸子,也不會損傷排洩器官。
龍涎香是抹香鲸為避免腸道被鱿魚喙劃傷
不難看出,龍涎香從本質上來說,就有點像是抹香鲸的便秘産物。若是抹香鲸未能及時将其排出來的話,這個“糞石”就會越來越大,最終讓它的腸壁破裂,導緻其死亡。
在上世紀初,就曾有捕鲸人在抹香鲸的腸道當中,發現了重量為455公斤的龍涎香。
不過,直接從鲸魚體内取出的龍涎香是不值錢的,因為它本身就是“糞便”,帶着濃重的腥臭味,需要經過海水的不斷沖刷,才能使其味道趨于正常,變成人們理想中的香料。因此好的龍涎香可以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剛取出的龍涎香和經過洗滌的顔色不同
當然,鲸魚的行蹤一般飄忽不定,所以它們的糞便往往會順着水漂流,有時或能被人們意外撿到。
比如根據英國《太陽報》在2020年11月的報道,泰國的一位幸運漁民就撿到了巨大的龍涎香,這個100公斤左右的龍涎香大約值240萬英鎊,折合成美元的話約為270萬美元。
泰國漁民見到的巨大龍涎香
緊接着,2021年也門的一些漁民也撿到了龍涎香,最終以150萬美元左右的價格賣了出去。
由此可見有時候蹲在海邊撿“石頭”,真的也能發财,畢竟物以稀為貴,鲸魚的糞便動辄就能賣出幾十萬甚至百萬美元,若是走運的話,下半輩子可能就吃穿不愁了!
值得一提的是,鲸魚的糞便除了能被用來當成特殊的香料高價售賣以外,對于海洋環境來說,也有着重要的意義,而這種意義的價值可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鲸魚糞便對于生态來說有另外的價值
鲸魚糞便對海洋環境的意義 地球70%以上的地方都被海洋覆蓋着,所以海洋是整個生态循環當中,尤為重要的一環。根據《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期刊》的粗略統計,地球上大約有200多萬種生物都生活在海洋當中,構成了海洋生态系統。
諸多生物組成了海洋生态系統
而鲸魚作為這之中的龐然大物,自然承擔着不小的作用。俗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鲸魚不僅要忙着捕食磷蝦,維持海洋食物鍊的底端生态,就連排洩的時候也要照顧到其他生物。
當然,咱們在這所說的“照顧”,指的并不是鲸魚不該随地大小便,而是說鲸魚排洩物會給大量的海洋生物提供“養料”,就像是土壤中的肥料一樣。乍一看似乎有點惡心,但是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大多都是這樣的。
鲸魚的排洩物是海洋當中不少生物的養料
鲸魚的排洩物當中富含氮、鐵、磷等化學元素,可以養活海洋中大量的浮遊生物和海藻。而這些家夥恰恰是整個海洋生态當中的“生産者”,如果它們出現了任何的問題,那麼海洋的生态循環就會面臨危機。
201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研究的内容就是鲸魚糞便是如何加入地球營養物質循環的,以及鲸魚和其他物種減少,會對營養循環周期造成什麼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僅檢查海洋哺乳動物,他們就發現鲸魚和其他動物釋放和運輸的磷下降了77%。事實上,鲸魚在海洋深處覓食,在海面上呼吸曾經每年從海洋中帶來大約7.5億磅的磷,這個數字現在已經下降到1.65億磅。
不難看出,鲸魚是海洋物質循環,甚至是地球物質循環當中重要的一環。它的覓食行為、排洩行為都與海洋生态息息相關。
鲸魚的存在與地球物質循環息息相關
根據資料顯示,海洋中一些稀有的養分都存在在較深的位置,鲸魚在海底覓食,再到海面進行排洩,就為兩個深度海域的物質交換搭建起了橋梁。
比如海底當中的鐵元素,基本就是靠鲸魚糞便帶到水面的。據《新科學家》報道,科學家尼克和他的研究團隊曾收集了27份鲸魚的糞便樣本,最終發現鲸魚排洩物當中的鐵含量,比南極附近海域水中的鐵含量高了1000萬倍。
鲸魚将深海當中的物質帶到海洋表面
大家再結合鲸魚的體型和每次的排便量,就能想到它們到底為海面的生物帶來了多少珍貴“養料”。不過,随着捕鲸活動的猖獗、鲸魚數量的減少,這種良好的循環已經被打破了。
保護鲸魚 提到捕鲸這件事情,最受關注的可能就是日本了。即便環保人士再怎麼抗議,日本都未曾停止捕鲸行為,而且随着商業捕鲸行業的發展,死去的鲸魚變得越來越多。
日本滿載而歸的捕鲸船
在這種情況下,海洋生态當中良好的物質循環已經被打破了,而更讓人憂心的是,鲸魚對于地球“碳循環”也有重要意義。因為鲸魚的死亡,會将大量的碳帶入深海,使其在那裡被封存消解。
對此美國緬因大學的海洋學家安德魯·珀欣曾做過一項研究,據他估計“世紀持續多年的捕鲸活動使大氣中增加了大約7000萬噸的二氧化碳。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多,但1500萬輛汽車一年就能排放這麼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