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志文
“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比起考慮要做什麼菜、買什麼料,我更關心這些菜能發出什麼聲音。拿卷心菜來說,它撕碎的聲音,可以用來模拟骨骼、韌帶斷裂的聲音,是不是很奇妙?”韓睿達笑着告訴記者,大千世界裡的各種聲音對于他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感官刺激,更是他創作作品時的靈感源泉。
韓睿達今年34歲,是内蒙古人,目前在青島定居,他是一名有着10年從業經驗的電影拟音師。這是一個非常小衆的職業,要知道,在中國,職業拟音師不超過100名,有着10年以上從業經驗的電影拟音師更是罕見。
說到這,有必要介紹一下什麼是拟音師。其實,我們看的電影、電視劇,其中的很多聲音并不是在拍攝時錄制的現場音,拟音就是把拍攝現場沒有完成的聲音部分,進行後期制作,如腳步聲、開關門聲、風雨聲等。拟音師就像是“幕後的演員”,他們要利用各種道具和技術進行演繹,把這些聲音還原出來。
韓睿達的工作室位于青島市甯夏路上的一個創意産業園裡,如果算上過道,工作室一共隻有三個房間,面積都不大。即使空間如此局促,韓睿達還是把相當一部分空間留給了他的道具——一堆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有生鏽的鐵鍊,有破舊的皮箱,有上世紀的錄音機,還有啤酒瓶子、塑料泡沫、老式暖瓶等等。在錄音間的隔斷内,還挂着幾十件不同面料、不同款式的衣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都是韓睿達精心淘換來的。
韓睿達:“很多東西都是我從舊貨市場買來的,别人都是買新的,我就喜歡舊的,因為舊的東西發出的聲音更有質感。”
工作室的牆上貼滿了電影海報,這些電影都是韓睿達參與拟音的作品,比如《泰囧》、《道士下山》、《緻青春》、《武林外傳》、《趙氏孤兒》、《狄人傑之通天帝國》、《畫皮2》、《白鹿原》等,清一色的大片兒、大制作。還有最近火遍大江南北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後期拟音也出自韓睿達之手。10年來,他參與制作的影視劇有近百部。
拟音師做了10年,如今的韓睿達已經在圈内小有名氣,不久前,他還登上湖南衛視《聲臨其境》欄目,和他的師傅拟音大師龍岚一起登台,表演拟音的過程。當很多人驚歎于這個職業如此神奇的時候,隻有韓睿達自己清楚,從一個毛頭小子到成為專業拟音師,這期間要付出怎樣的艱辛。
大學期間,韓睿達學的是錄音專業,其實他本想做個音樂人,但畢業那年音樂行業不景氣,錄音師的工作難找,他就轉行做起了電影拟音,在北京一做就是8年。韓睿達:“這一行沒有現成的套路,沒個三五年時間,是練不成專業拟音師的。經驗和技巧都要一點點的積累,工作的前幾年都是在跟着别人學習。”韓睿達記得,他做拟音師的第一個月,工資發了800塊錢,對于一個北漂來說,這份收入實在是捉襟見肘。
就在當年和他一起做拟音師的朋友紛紛另謀出路時,隻有韓睿達沒有放棄。支撐他堅持下來的是心底的那一份熱愛:“制作一個作品的時候,要把幾百個音軌堆疊起來,畫面動幾秒鐘,要伴随數千種聲音的出現。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很多不相幹的聲音揉合在一起,變成一個連貫的聲音效果,我感覺這個過程真的非常神奇。尤其是當看到自己的作品登上大熒幕,接受萬千觀衆的欣賞,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腳步聲是拟音師最常模拟的聲音,也是拟音師的基本功。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看似簡單的腳步聲,同樣需要經年累月的練習,才能模拟得恰到好處。“僅是這腳步聲,我就練了3年,你信嗎?”韓睿達說:“拟音師雖然是原地走路,但要模仿出行進的感覺,這是有技巧的。而且腳步也有情緒,一個熱情洋溢的人和一個悲痛欲絕的人走起路來發出的聲音肯定不一樣,我們要把腳步的情緒淋漓盡緻地表演出來。演員是對着鏡頭表演,我們是對着麥克風表演。”
說着,韓睿達展示了他為電影《道士下山》一個片段拟音的過程。隻見他從擺着幾十雙鞋的鞋架上拿出一雙老北京布鞋,穿在腳上,模拟了道士何安下的一段腳步聲。韓睿達:“模拟腳步聲之前,你必須要知道電影情節,我們要根據劇情中的人物心态、情緒,來模拟腳步聲。”
韓睿達說,電影裡出現的任何一個人物的腳步聲,拟音師都能模拟,不管是男是女、是人是妖。“我的道具裡不光有男鞋,還有各式各樣的高跟鞋、雪地靴、女式涼鞋等等,很多電影裡女人的腳步聲,都是我們這些大老爺們兒模仿的。”
除了腳步聲這一類現成的聲音,為了配合不同的電影情節,韓睿達還要制造一些稀奇古怪的聲音。他舉了個例子,在電影《武林外傳》裡,姬無力的獨門暗器是個鐵算盤,為了模拟鐵算盤的聲音,韓睿達就想了很多方法。“一開始用那種鋁合金的算盤模仿,金屬質感不強,後來用鐵紐扣串在一起,效果差強人意,最後我想了個辦法,把十幾個螺母串在鋼筋上,螺母碰撞發出的聲音清脆中帶着厚重,效果得到了導演的認可。”像這樣發明創造出來的特殊聲音,韓睿達還做過很多。“這些都不是師父教的,都要一點點摸索。”
還有網劇《長安十二時辰》裡手抓火炭的聲音,其實是用最普通的塑料泡沫模拟的。韓睿達:“把塑料泡沫切成小塊,放在盆裡,手抓泡沫的聲音與火炭摩擦的聲音非常相似,而熱炭灼燒手掌的吱吱聲,就是用嘴向手裡吹氣來模拟的。”
平日裡,韓睿達大部分時間都耗在工作室,和各種各樣的聲音打交道。即使是偶爾外出,他也會帶上錄音設備,有意地記錄一些城市裡的聲音。在他看來,大千世界裡的每一種聲音都是奇妙的,無論是海浪聲、鳥叫聲,還是風吹樹葉的聲音、車輪碾壓的聲音。韓睿達:“當這些聲音混淆在一起時,我們可能很難發現其中的美妙,拟音師要做的就是把它們從嘈雜的世界中抽離出來,打磨成一個個獨立的聲音,讓每一種聲音都有機會成為藝術品。”
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比起考慮要做什麼菜、買什麼料,韓睿達更關心這些菜能發出什麼聲音。拿卷心菜來說,它撕碎的聲音,可以用來模拟骨骼、韌帶斷裂的聲音。
如今,韓睿達還經常走進大學校園,做客座講師,教錄音系的大學生們如何拟音。
從一個拟音小白,到業内的佼佼者,這段心路曆程韓睿達的妻子斯琴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斯琴也是内蒙古人,是韓睿達的初中同學,兩人雖說算不上總角之交,但也算是青梅竹馬。談戀愛那陣子,由于韓睿達工作性質特殊,經常為了一部戲的拟音工作在外地待上好幾個月,因此他們兩人也是聚少離多。斯琴:“那段時間挺心疼他的,有時候白天給他發信息,他到半夜才回複我,第一句話總是‘不好意思,剛忙完’。”
每有一部自己參與制作的電影上映,即使自己已經看了成百上千遍,韓睿達還是會陪着妻子斯琴再去電影院看一遍。韓睿達告訴記者:“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總是最後一個離場,就是想看完結尾的滾動字幕,看到每一個參與制作電影的人的名字,因為幕後工作者也是電影制作的一部分,沒有這些幕後英雄,電影就不會完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