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新福建客戶端12月13日訊(記者 曾藝軒 通訊員 蔡小亮)12月11日,廈門翔安區金海街道澳頭社區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系列宣傳活動暨澳頭文化讀書會如期舉行。
來自華僑大學廈門校友會、台青創等30多位鄉創人走進剛剛獲得第四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澳頭社區,探訪澳頭漁村的蝶變之路。
此次活動由廈門市翔安區農業農村局、中共廈門市翔安區金海街道工作委員會、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政府金海街道辦事處主辦,中共廈門市翔安區澳頭社區總支部委員會協辦,廈門市郎園招商管理有限公司承辦。
“福”文化系列雕塑成黨建特色
“這座覺醒時代藝術雕塑,是澳頭社區著名民間藝術家蘇遙老師為澳頭紅色陣地量身訂制的作品之一,也是‘福’文化雕塑之一,你們看這“福田”之中蘊藏着一個什麼字啊?”
伴随着主講人蔡小亮的介紹,手持澳頭古渡出海兩百年紀念特籍《懷遠春晖》的鄉創人,沿着美麗的懷遠湖畔徒步,一路學習黨史知識,一路感受藝術與思想的碰撞……
“福”文化雕塑是土生土長澳頭人蘇遙為澳頭社區創作的,也是澳頭社區一個特色的黨建文化品牌。蘇遙畢業于福州大學工藝美院,早期從事油畫創作和藝術品出口,1996年回鄉潛心鑽研書畫藝術,創作出屬于他個人的藝術符号“木語瓷言”。
此次活動徒步探訪的每一站,都設置了他潛心創作的“福”字。比如徒步探訪第一站是一座金門炮戰紅色碉堡,旁邊矗立的就是他做的“福”文化雕塑作品——覺醒時代藝術雕塑。這幅雕塑中的“福田”之中蘊藏一個主人的“主”字,還有錘子和鐮刀,這象征工農在黨的領導下當家做主。主字上邊是一顆花生仁,孕育華僑對祖國的情感如種子對土地的愛,花生也叫落花生,象征花開結果的反哺精神。福字的偏旁,蘊藏着一把步槍和磨盤,這象征着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拿起武器,為幸福生活做戰鬥。
而最後一站是澳頭社區鄉村振興兼合式黨支部。該支部堅定不移地将“鄉村振興”作為澳頭社區的核心發展方向。“兼合式”黨支部是澳頭社區在基層黨建工作中探索出來的一條新路子,它的建立,旨在把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将實際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向居民社區延伸,進一步規範居民社區黨員管理,發揮黨員模範作用,“兼”顧社區服務與管理,“合”洽黨群幹群關系,建設幸福和諧的澳頭社區。兼合式黨支部有他獨有的“福”号标識,是一座幸福之路藝術石雕,作品内容講述綜合治理統籌發展,人民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同時蘊藏整合澳頭治安治理及懷遠湖治理、澳頭整體發展等元素。作品“福”字中蘊含了一個上字和一個治字,表示通過不斷的綜合治理,人民幸福感顯著向上提升,三滴不同方向的清澈水滴,象征從多方面對懷遠湖的成功治理。
學習黨史與徒步相結合
本次活動以徒步加講解的方式,在澳頭社區懷遠湖畔打造了一個環湖的徒步線路,按建澳頭社區紅色陣地文化路線,一路設置“福”文化雕塑,并以“百福牆”百福含義注解作為打卡點。
當天,懷遠湖沿途清澈的湖水奏樂,美麗的花草相伴,鄉創人一邊漫步欣賞鄉村風景,一邊聆聽講解黨史文化,盡情感受徒步的活力和學習的魅力。活動現場共有7個紅色文化陣地,包括金門炮擊紅色碉堡、巾帼先鋒黨支部、我素廬、澳頭華僑聯誼會黨支部、澳頭老年人協會黨支部、青年創業黨支部、鄉村振興兼合式黨支部,每一個都有濃厚的主題特色,都特别适合學習打卡。
“此次在懷遠湖舉辦徒步和講解活動,一改過去的室内讀書、室内學習黨史的方式,旨在引導廣大市民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使學習真正實現全民化、常态化,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廈門市翔安區金海街道澳頭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蘇勇躍表示。
據了解,一直以來,澳頭社區黨總支部高度重視黨史學習,緻力于推動紅色陣地加“福”文化創建與完善,營造濃厚的思想與藝術氛圍。自2016年以來,澳頭作為美麗漁村,深入挖掘和拓展“三海一僑•文創澳頭”内涵,依托新增的文藝空間舉辦跨界藝術展覽,将文創發展和當地紅色陣地相結合,打造屬于澳頭的文化黨建名片。2016年以來,澳頭已成功舉辦陳文令雕塑展、“面朝大海•澳頭文化藝術季”、2022藍色夢想國際當代藝術展等文化藝術季系列活動。
有溫度的澳頭文化讀書交流會
徒步活動結束之後,全體參與者在活動主會場開展了一場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澳頭文化讀書交流會活動:“僑心向黨”——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僑心向黨”——澳頭社區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澳頭文化讀書會暨僑海文化交流會。澳頭華僑聯誼會會長蔣永泰主講,華僑大學廈門校友會秘書長郭靖波做為嘉賓參與交流。
活動開始,大家坐在一起分享讀書學習的收獲,以及對社區文化讀書會的展望各抒己見,現場讀書交流會讨論氣氛熱烈。
澳頭華僑聯誼會會長蔣永泰介紹,澳頭是閩南著名僑鄉,200多年前,翔安澳頭的第一艘木帆船出發,直航新加坡,從此開始了澳頭僑鄉們在世界各地創造商業奇迹的曆程。據不完全統計,澳頭社區擁有海内外鄉親10000多人,是家鄉現有人口的10倍以上,遍布世界14個國家和地區。澳頭僑海文化承載着人們濃厚的曆史記憶,像古渡文化、古樹文化、媽祖文化、宗祠文化都是令人不可磨滅的。
“腹有詩書氣自華。”華僑大學廈門校友會秘書長郭靖波認為,一個熱愛讀書學習的人通常眼界開闊、内心甯靜、溫和淡泊,從商時不會趨利而為。同時,讀書學習帶來的精神升華必将轉化成為一種無形資産,讓社區自然而然成為有溫度的社區。
“現在青年人缺乏讀書的氛圍,讀書是進步的階梯,在信息萬變的電子化時代,我們年青人更要不斷讀書學習,我們前進的步伐才會永不停歇。”華僑大學廈門校友會副會長、翔安區大嶝新階聯會長謝雙安說道。
台之緣兩岸青年雙創基地總經理林慶同表示,近年來,澳頭社區成功進行産業升級,依托現有海洋漁業、旅遊等産業,推進文創、餐飲、民宿等新興産業融合發展,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就是一個佐證。同時,澳頭社區也不忘加強村民精神文明的提升,此次開展的文化讀書會目的是要讓更多村民豐富業餘生活,開拓視野,增強‘金牌旅遊村’的軟實力,助力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
紅磚古厝、碉堡遺迹、古渡新貌、懷遠湖畔、多福雕塑、藝術展館……三步一景、綠樹成蔭、整潔有序。如今的澳頭村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完善,澳頭村的發展正是新時代鄉村變化的縮影。随着美麗鄉村的崛起,一幅鄉村振興的畫卷已然徐徐展開。
來源:海峽導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