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

時尚 更新时间:2025-07-30 02:30:36

  點擊上方,聆聽音樂!

  文/陳麗霞 編輯/書中浪子 組圖/書中浪子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1)

   鞋 的 故 事

   陳麗霞(江蘇)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雙鞋則能反映出一個家庭和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千裡之行,始于足下”。人要走路,就必須穿鞋。鞋是人們服飾中很小的一部分,且處于不引人注目的“最底層”。但是,它的作用可不容小觑,人們對鞋的要求,對美的追求始終在不斷提高。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祖國繁榮富強,國民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由此,人們的“腳時尚”也随之發生了巨大變化。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2)

   小時候,我是穿着母親做布鞋長大的。五、六十年代時,記得母親每天下班回來忙完了鍋盆碗竈這些家務後,做得最多的就是鞋底,鋪鞋面,然後上鞋子。全家六口人,春秋季節的單鞋,冬天的棉鞋,全憑母親的一雙手利用休息時間,一針針一線線縫制而成。那時候,我們上學往返要走十幾裡路程,布鞋穿着舒服但不耐磨。多層布納成的鞋底走久了,就磨薄了磨破了,鞋面也常常被腳趾頂成了洞。那個時代,東西壞了,總是舍不得随意丢棄,都想着怎麼把它修好繼續使用。鞋面破了,找塊布補補,鞋底壞了,找塊橡膠用小釘子釘上。于是,每逢休息天,我都會把全家人的鞋子都拿出來洗洗刷刷補補,雖然舊點破點,但洗幹淨了,穿着也舒服。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3)

   春節前夕,母親最是辛苦,為了能讓我們兄弟姐妹四個穿上新鞋子,經常很晚才休息。然而年三十那天,我們必定會每人都有一雙新做的布鞋,拿着嶄新的帶有布香味的鞋子,我們會寶貝似的放在床前,隻等大年初一穿上新鞋歡天喜地走親訪友,那是我們最期待最開心的時候了。

   有一次,我放學回來,看着母親又在那裡用針箍頂着針費勁地納鞋底,我不經意地問母親:手指總這麼頂着不疼嗎?母親擡起頭嗔怪着說:你啊,現在都不會納鞋底做鞋子,以後看你穿什麼?當時不知為什麼,聽後不禁“噗嗤”一聲笑了起來,反應極快地脫口說道:我啊,以後穿皮鞋呢。當時的玩笑話,沒想到一語中的。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4)

   随着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傳統布鞋雖舒服,但總覺得有點“土”,不如商場買的“洋氣”。70年代初期,校園裡開始流行白色的回力牌帆布鞋,女同學在一起時會比誰的鞋更白更好看。如有污迹,會找來白色粉筆在鞋面上反複塗抹,直到把污迹掩蓋掉為止。這期間,我曾穿過塑料鞋,人造革“皮”鞋等。工作之後,有一次去南京,我終于買了第一雙皮涼鞋,米黃色細帶的還帶有小高跟,當時花了26元錢,卻已經超出了我一個月的工資,我雖心疼,但又實在喜歡。後來陸陸續續地有了“一腳蹬”的豬皮鞋,有尖頭的圓頭的,有黑色棕色白色紅色等,大多是半高跟,如同小酒杯。站在講台上,腰背挺拔,神采奕奕;走起路來,平穩堅實,精神飽滿。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5)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流行式。80年代,橡膠底的“三節頭”皮鞋是男士的寵兒,穿上它,有一種酷似名牌皮鞋的榮耀。女鞋的名堂就更多了,女兒七、八歲的時候,在鎮江大西路“一百商場”喜歡上了一雙白色珠光皮鞋:果凍般晶瑩的皮質裡有細細密密的珠光顆粒,細細的搭扣旁邊一朵小紅花很是可愛。鞋頭是恰到好處的弧度,平底防滑,路走多了也不會累;鞋面光亮透明,容易打理,髒了,用幹淨的濕布擦拭一下,光潔如新。這分明是白雪公主的鞋嘛!

   90年代,鞋的款式和材質越來越多。各式運動鞋,球鞋,松糕鞋,還有增高鞋成了最“行”的時尚元素,矮個的群體一下子都成了有高度的人。

   如今,中國的時尚開始和世界同步,鞋子理所當然得融入世界潮流。家裡剛上初中的小外孫特别喜歡穿“椰子鞋”,各種靈動可愛的熒光配色賦予了鞋子極高的時尚感,結合腳掌形狀的人體工學設計完美保證貼腳性,堅韌輕透的織物鞋面讓舒适感倍增,輔以泡沫中底,把軟彈特點提升到最佳。孩子們不管如何跑跳,都能感到輕盈舒适。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6)

   由于社會發展之迅速,人們對生活的需求有了品質上的追求。人們不僅注重發型服飾的打扮,在細微之處有了更多的講究。出行,人們講究有舒适防滑的旅遊鞋;運動,講究輕松透氣的各種運動鞋;逛街,講究大氣随性的各式休閑鞋;此外,如出席宴會或參加活動,講究根據自已喜好搭配,以彰顯個性。正因為有了講究,家裡的鞋子随之“百花齊放”花式品種應有盡有。以前,全家人的鞋屈指可數,各自用一紙箱放置床下即可。如今,一個人一年四季各種各樣的鞋就難以計數。房子的面積越來越大,鞋櫃層次越來越高,人的精神面貌也越來越好。

   我們從一個物質匮乏的時代到改革開放之後豐富的年代。鞋子也從保守樸素、樣式單一走向多元開放、色彩斑斓,它不再是人們最基礎的物件,它變成了一個可以去美化生活,能夠享受生活,可以更好的去體驗生活的事物。人們的着裝審美更加的多元化和個性化,尤其是近年來,随着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具有民族風格和傳統文化特色的“國潮鞋”日益受到青睐,越來越多的“made in China”代表着一種趨勢和潮流,體現了當下咱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不忘初心的精神追求。

  

   2020-6-8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7)

  作者風采: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8)

  作者簡介:

  陳麗霞,網名霞光,中共黨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退休前,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論文,曾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發表或獲獎。退休後,為老年大學學員,作家協會會員。平時,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所有美好的事物!喜歡把生活感悟,所見所聞著于筆端,成就文字,以豐富生活,愉悅心情,體現價值!

  本期主播簡介: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9)

  李淑華,書中浪子,女,1966年出生,中學英語高級教師,鎮江市作家協會、丹陽市作家協會、丹陽市詩詞楹聯協會會員,鎮江市委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丹陽市委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丹陽市乒乓球協會、練湖乒乓球俱樂部會員,丹陽慈善總會義工、丹陽護生小居、丹陽鳳凰慈善、丹陽如意慈善會員,曾在《青年詩林》《鎮江師專》《丹陽日報》《鎮江日報》《京江晚報》《英語周報》《中學生英語》《英語之友》《揚子晚報》《作家天地》《當代作家》等報刊雜志,在《同步悅讀》《作家平台》《一線作家》《人民雜志》《新長江文學》《藝術荟萃》《女人花文學》等微刊及大小網站論壇發表或獲獎的論文、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1500篇。《中外文藝》《當代文摘》《最美作家》特邀專欄作家,《浪花文藝》創始人、總編、主播。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10)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11)

    

  作者風采: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12)

  畫家簡介:

  楊潮1952年生,丹陽人。自幼秉承家學,師從著名畫家呂去疾、趙良翰、顧蓮村、荊位辰、張祖源等。正則畫院成立後,經常受到名譽院長著名畫家亞明的教誨,指畫曾得著名畫家錢松嵒的指點。1993年結業于北京大學分校。擅長雨景花鳥畫法。作品屢次在全國書畫大展中獲獎,先後在美國亞特蘭大、英國考文垂、日本仙台、北京、天津、南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許多作品被國内外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等單位收藏。2004年4月應日中友好協會之邀出訪日本,《每日新聞》刊載楊潮訪日進行書畫交流的照片。2005年榮獲地方政府文學藝術成就獎。其作品多次在北京、上海、南京、鄭州等地多個藝術品拍賣行上拍,并入編《江南名家書畫選》、《中國花鳥畫集》、《中國手指畫百家作品集》、《全國畫院院長中國畫精品集》等近百部專集。著有《楊潮美術文集》、《楊潮百鵝畫集》、《楊潮花鳥畫集》、《楊潮畫鷹集》、《楊潮蓮花畫集》、《寫意畫鵝技法》、《汪吉麟研究》等。藝術簡曆載入《世界名人錄》、《中國現代美術家名人錄》、《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等數十部名人大辭典。曾任丹陽正則畫院院長,丹陽正則藝術學校(職高)校長,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顧問、曲阿國畫院院長、江蘇科技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兼職教授、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師、江蘇省文聯書畫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等。

  高跟鞋與皮鞋和小白鞋的故事(鞋的故)(13)

  中文:體現了當下咱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不忘初心的精神追求。

  英文:It embodies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spiritual pursuit of not forgett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

  日文:今の中國人の文化的な自信と初心を忘れない精神的な追求を體現していま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