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8月19日消息,剛剛,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表示,美國政府将原本8月19日到期的華為“臨時通用許可證”再延長90天,延期至11月19日,允許華為繼續向美國公司購買商品。剛剛,華為對此做出聲明,稱此舉沒有改變華為被不公正對待的事實。
同時,威爾伯·羅斯表示,他正在向“實體清單”上增加46家華為子公司,使華為受限制的實體子公司總數超過100家。威爾伯·羅斯稱此舉是為了讓華為“更難繞開制裁”。
對此,華為做出聲明:反對美商務部關于向實體清單增加其他46家華為子公司的決定。很明顯這一特殊時間做出的決定充滿政治動機,并且與國家安全毫無關系。這些行為違背自由市場競争的基本原則。這對包括美國在内的任何國家沒有好處。
華為表示,此舉沒有改變華為被不公正對待的事實。不管臨時許可延期與否,華為經營受到的實質性影響有限,将繼續聚焦做好自己的産品,服務于全球客戶。
華為聲明
警報暫除!華為“臨時許可”再延期90天
8月19日是華為“臨時通用許可證”到期之日,就在這關鍵的節點,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将華為臨時許可再延長90天,延期至11月19日,繼續保持華為維持現有電信網絡的能力,并為華為手機提供軟件更新。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
威爾伯·羅斯告訴美國媒體福克斯商業(Fox Business),之所以做出這一延期決定,是為了給美國企業多一些緩沖的時間,以“戒掉”華為的設備和技術支持,其中華為的許多美國客戶都依賴華為在美國農村經營網絡。他還表示,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向華為頒發的“臨時許可證”,意圖也是為了将華為對美國客戶的“幹擾”降至最低
美國媒體路透社(左)和Fox Business(右)
相關報道早在今年美國時間5月15日,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問題”為由,将華為納入“實體清單”,要求美國供應商未經特别批準,禁止向華為銷售産品。
但在禁令發布幾天後,美國商務部便做出讓步,于5月20日宣布,美國商務部将提供“臨時通用許可證”,允許華為在90天内能繼續購買美國産品,以便幫助現有的客戶維護設備和網絡的可靠性。
不過,臨時通用許可證所覆蓋範圍并不寬泛,華為仍無法購買部分美國零部件。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曾在7月底指出,華為供貨商關于特别許可證的申請已經超過50宗,預計會收到更多申請。
近日美媒《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均放出風聲,稱華為的臨時許可将再延期90天,且特朗普還期待有一次“私人會面(Personal meeting)”或一通電話。
上周日,針對華為的“臨時許可證”是否将延期的問題,特朗普曾表示,出于國家安全原因,他不希望美國與華為做生意,即使美國政府正在權衡是否延長對華為的寬限期。他說,華為的一小部分業務可以免除更廣泛的禁令,但它将“非常複雜”。
自5月貿易戰打響以來,随着中美貿易摩擦持續擴大,中美經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挫傷。貿易争端雙方曾有多次電話接觸或會面,美方已經不止一次釋放“緩和”信号,也不止一次出爾反爾拆自己的台。
新美國基金會研究員薩姆·薩克斯表示,特朗普的任何反轉都可能引起來自兩黨的一些美國政界人士的強烈反應。
關于臨時許可延期的原因,或與美國科技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美國大選的壓力等因素有關。
貿易戰始末:美方态度一再反轉
中美貿易摩擦的兩次緩和,都是在G20峰會之後。自去年12月,中美領導人在G20峰會上會晤後,中美貿易摩擦的緊張态勢有所緩和。
3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将繼續維持10%的稅率,不提高加征關稅稅率。中方則決定從4月1日起,對原産于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繼續暫停加征關稅。
截至今年5月,中美雙方已展開了10輪經貿磋商。然而,新的風暴才剛剛開始。
5月,美國海關與邊境管理局(CBP)正式發布聲明,拟于5月10日起,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而且将很快對所謂剩餘325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也加征25%的關稅。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如果美方關稅措施付諸實施,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美國時間5月15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态。
華為及其70個關聯企業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禁止華為在未經美國政府批準的情況下從美國企業獲得元器件和相關技術。
幾天後,美國商務部表示,為華為提供一個為期90天的臨時通用許可證。
實體清單一經公布,美國不僅開始限制華為與美國公司業務往來外,還向多個盟國施壓,想要切斷華為在其他國家商用5G基礎設施的建設。
不過除了澳大利亞選擇“跟随”美國的步伐外,其他國家或者沒有明确表态,或者公開表達對美國行為的不認同。比如法國總統表示不打算屈服于美國的壓力,塞爾維亞方稱與華為合作不受任何影響,英國第一大移動通信運營商EE表示将在體育館等大流量需求場景中部署來自華為的5G室内覆蓋系統。
5月31日下午,中國商務部亮出反擊策略——宣布将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對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于非商業目的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面對學術研究,美國商務部開始适度妥協。6月3日,在得到美國商務部的回複後,電子和通信領域頂級學會IEEE發聲明稱解除對華為系會員的限制,所有IEEE會員都可以繼續正常參與IEEE的全部活動。頂級學會IEEE發聲明稱解除對華為系會員的限制,所有IEEE會員都可以繼續正常參與IEEE的全部活動。
6月10日,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财政部長Steven Mnuchin在前一個周日提到,他認為特朗普願意放寬對華為的限制。6月22日,美國商務部再度将另外五家中國高科技企業/機構列入“實體名單”——中科曙光、天津海光、成都海光集成電路、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
幾天後,外媒報道稱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委員Geoffrey Starks提議進一步清除華為等公司可能會給美國政府帶來重大風險的電信網絡設備。
截止至6與27日,已經有47家中國的企業或者機構先後被美方納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重要轉折點出現在日本大阪舉辦的G20會議。
6月29日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G20會議結束後向媒體表示,美國公司可以和華為繼續合作,隻要這“不是很大的國家安全問題”,并歡迎中國留學生繼續來美國留學。對此,中方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如果美方說到做到的話,我們肯定是歡迎的。”
7月10日,美國商務部官網發布消息,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将給那些“不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與華為的生意頒發許可,以落實兩周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日本大阪G20峰會上對中方做出的承諾。
同時,羅斯強調,華為仍将處在被美國商務部制裁的“實體名單”上,任何與華為的交易仍然需要美國商務部的許可。據《華爾街日報》7月11日報道,消息人士稱,美國财政部長姆努欽也在努力敦促華為的美國供應商盡快申請對華為出口的許可證。
随後,特朗普的讓步引發美國兩黨對華鷹派的不滿,7月15日,美國國會參衆兩院内多位“鷹派”議員同時啟動3個立法程序,拟推出2條法案,試圖限制美國政府的解禁能力,同時禁止企業及個人與華為接觸。
另一邊,美企也在竭力遊說政府“解禁”。
美國時間7月22日下午,特朗普會見了多家科技公司高管,讨論了對華為禁令等問題,谷歌、高通、思科、英特爾、美光半導體、西部數字和博通等科技公司的領導人均參會。
這些公司近期一直在推動政府兌現特朗普的“解禁”承諾。
随後在當日下午,白宮表示,這些公司的CEO“要求商務部及時做出許可決定(timely licensing decisions),總統也同意了”。
7月31日美聯儲降息後,美股道指最多跌幅超7%,5日美國三大股指刷新了年内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逾7000億美元,全球股市四天間蒸發超3萬億美元。整個資本市場一片風聲鶴唳。
3萬億美元,相當于21萬億人民币,将近是華為2018年營收的3倍。
在美國經濟明顯衰退,特朗普在推特上“炮轟”起美聯儲,表示美國經濟發展出現問題不在中國,而在于美聯儲,“它太驕傲,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它)行動太快,太過分奉行緊縮政策”。
特朗普還在推特上放話,美國消費者不會受關稅影響,另外還有一些好消息短期之内就會出現。他還期待一次“Personal meeting”。8月8日,特朗普政府再次搞事,發布禁止代理商采購五家中國公司電信設備、視頻監控設備或服務的臨時規定,除了華為之外,還包括中興通訊、海康威視、大華、海能達。如今世界貿易争端陷入一片焦灼,除了中美貿易戰仍在持續,日韓貿易紛争、英國脫歐懸念等事件穿插上演,為全球經濟帶來更多不确定因素。
得道者多助:華為的反擊
面對美國的施壓,華為的表現一直非常硬氣。禁令一出,華為就作出回應:“如果美國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更安全,也不會使美國更強大,隻會迫使美國使用劣質而昂貴的替代設備,在5G網絡建設中落後于其他國家,最終傷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不合理的限制也會侵犯華為的權利,引發其他嚴重的法律問題。”
在華為公布的92家核心供應商中,有33家均來自美國。僅2018年,華為就在零部件采購方面花費了700億美元,其中有110億美元流向了包括高通、英特爾和美光科技在内的美國公司。禁令一開始生效,對這些美國的華為供應商的傷害可想而知。
美國廠商的來自華為的營收情況
除此之外,封殺華為還可能影響美國獨立小電信運營商開發新服務,也可能使美國在推出5G網絡方面無法與世界其他地區保持同步,從而損害美國經濟。而反過來,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卻似乎未能“扼住”華為的咽喉。(任正非150分鐘采訪最全問答:首談個人婚史,怒怼特朗普)
5月22日,任正非簽發封電郵《不懂戰略退卻的人,就不會戰略進攻》,對華為内部進行戰略調整,稱“未來五年我們将投資100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通過網絡架構重構來解決可信的問題。要向為我們服務的零部件、向我們需要的大部件去做一些擴張,掌握設計和生産工藝。車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是我們未來的三大突破點。華為的産業組合要均衡。”
随後,華為就美國《2019财年國防授權法》(2019 NDAA)第889條的合憲性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有了實質性的進展,5月29日,華為宣布正式提交簡易判決動議。該案預計将于9月19日舉行聽證會。(華為起訴美國政府走出實質性一步!呼籲停用國家機器打壓)
芯片供應商斷供,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淩晨緻信員工,稱所有他們曾經打造的芯片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華為海思總裁深夜發文:進入至暗時刻,技術“備胎”将全部轉正應敵)任正非表示所有的高端芯片華為都能自己制造。
ARM IP授權受阻,華為表示已獲得永久授權,可以完全自主設計ARM處理器,掌握核心技術和完整知識産權,具備長期自主研發ARM處理器的能力,不受外界環境制約。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安卓受限,8月9日,華為正式發布鴻蒙操作系統,支持手機、物聯網、智慧屏等跨設備的生态共享。
在傳遞無懼無畏的态度同時,華為也一直在表達對美國合作夥伴的友善:不排斥美國,不想做孤家寡人,想要朋友遍天下,隻要“胎”不壞,就不會啟用“備胎”。華為的美國供應商們亦很給力,一直在遊說美國政府和美國商務部放寬對華為的禁令,并陸續表示有計劃恢複供貨。
受貿易戰壓力而限制華為員工正常權益的幾家學會和标準組織,也很快宣布恢複華為成員資格。
華為底氣的背後,與其一年千億級人民币的研發投入密不可分。
在今年6月27日,華為首次公開、全面、詳細地披露自家研發體系,《尊重和保護知識産權是創新的必由之路》白皮書顯示,自2015年以來,華為獲得的知識産權收入累計超過14億美元。
(來源: 智東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