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有紅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這句話在我們中國的企業裡,員工們是耳熟能詳。
我深入研究過世界500強企業的安全管理經驗,為什麼不談“三不傷害”?
我說,“三不傷害”是中國企業的獨創。
“三不傷害”不是今天才開始講的。最早是在1994年的全國第四次安全生産周活動中提出的。當時的活動主題是“勿忘安全,珍惜生命。”活動中,“三不傷害”的原型——“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他人、我不被他人傷害”一經提出,就在企業和員工中不胫而走,成為一大亮點。
可不要小看這個“三不傷害”,它融會了東西方的智慧。中國傳統道德講究自身修養,就是自愛,自己不傷害自己;佛家講“不惱害衆生”,持戒清淨,不能傷害他人;整個社會講和諧,和諧就不能彼此傷害,也就是不被他人傷害。當然,西方人對“三不傷害”也是有貢獻的。密爾在《論自由》中提出了“不傷害”(Do no harm)原則,西醫生命倫理學原則第一條原則就是“不傷害”,即“首先不傷害”(拉丁語prim um Nonnocere)。
“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僅僅隻有16個字,相信每個人都能記得清清楚楚,然而,你理解了多少呢?
經過反複分析思考,我驚奇地發現就這寥寥幾句話竟然能概括所有的安全條款,幾乎涵蓋了崗位員工所應遵守的現場安全管理規章所有的内容。三令五申勞保着裝,就是為了不傷害自己;為了不傷害自己,就必須正确佩戴勞保用品;禁止擅自移動、損壞、拆除安全設施和安全标志,就是為了不讓你的這一行動給别人帶來傷害。崗位員工要開展危害辨識,查找隐患,就是不能讓别人留下的錯誤傷害到自己。
有人把“三不傷害”看成是簡單的道理,但是,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就是不簡單,簡單的道理堅持做更是不簡單。
無人懷疑“三不傷害”的正确性,卻有太多的人不去履行。
穿鞋戴帽是每個員工自己的事,穿勞保鞋、戴安全帽是每個人性命攸關的大事,很多人不願意去做或者不願意按照标準認認真真地做,還需要安全專業人員來檢查來督促,分明是等着危險來傷害自己。在工作中,員工如果不負責任,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操作規程,不僅自己受害,還會傷及無辜,傷害他人。有太多太多的案例,太多太多的悲劇,就是某一個人某一個動作,牽連很多人跟着受到傷害。還有些人,雖然不是主要肇事者,但是,他發現别人違章,不去制止,不予關心,以為事不關己便高高挂起,結果,事故的嚴重性超出他的預想,自己也跟着受傷害。
作為崗位員工,我們對“三不傷害”應該有正确的态度。
第一、不傷害自己,是我們工作中必須做到的最低标準
對員工的安全教育要從“不傷害自己”入手,如果員工連“不傷害自己”都做不到,怎麼能談得上“不傷害他人”以及“不被他人傷害”?
一是意識上不傷害自己。這話怎麼講?員工安全意識差,麻痹大意,心存僥幸,圖省事,怕麻煩,就是隐患,就是潛在地自己傷害自己。因此,對待安全,就必須高度重視,集中思想,抖擻精神,一絲不苟。
二是技能上不傷害自己。員工們應主動參加安全活動,接受安全培訓,主動學習安全技能,掌握操作的設備或作業活動中的危險因素及控制方法,提高識别和處理危險的能力,才會有能力做到自己不受傷害。
三是行為上不傷害自己。員工應養成遵章守紀的習慣,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有人檢查和沒人檢查一個樣,不偷懶,不冒險,不違章,不放過任何隐患,讓自己傷害自己成為不可能。
第二、不傷害他人,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
傷害是把雙刃劍,當你傷害了别人時,也是在刺向你自己。這是2600年前古希臘人就知道的道理。我年輕時曾讀過伊索寓言裡一則叫做《蜜蜂和宙斯》的故事,大意是——
一隻蜜蜂飛越千山萬水來到奧林匹斯山,把蜂蜜獻給衆神之王、主宰世間一切的宙斯。宙斯對蜜蜂的奉獻很高興,就答應給它所要求的任何東西。蜜蜂于是請求宙斯說:“請您給我一根刺,如果有人要取我的蜜,我便可以刺他。”宙斯很不高興,但因為已經答應,不便拒絕它的請求,于是宙斯回答蜜蜂說:“你可以得到刺,但那刺留在對方的傷口裡,你也将因為失去刺而死去。”
在安全工作上,害人就是害己,害人必然害己,肇事者難逃處罰,要麼是法規制度的制裁,要麼是事故擴大連帶的傷害。
所以,我們在思想上要把别人的生命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樣寶貴,絕對不可以因自己的錯誤,造成對他人生命健康的傷害。
第三、不被他人傷害,是難以做到而又必須做到的職業規範
有些事故是由能源失控和人的失誤引起的。這裡人的失誤,指的是任何一個人。你的生命安全應該掌握在自己手裡,不應該讓他人傷害,即使是無意的傷害。因為越是無意的傷害,你越沒有防備,越容易受傷,也越容易被我們所忽略。
面對他人的無意傷害,我們應該怎麼做?
古時候大街上不像現在到處都有霓虹燈,沒有月亮的晚上就會一片漆黑。有位禅師晚上走在大街上,有好幾次差點被來往的行人撞倒。突然,他看見有人提着燈籠走過來。旁邊有個路人說:“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着燈籠!”
禅師也覺得很新奇,就走上去問打燈籠的人:“你看得見嗎?”
盲人說:“我什麼都看不見。對我來說,白天和黑夜都一樣。”
“既然這樣,你為什麼還要打燈籠呢?”
盲人說:“我聽别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了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夜晚沒有燈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燈籠出來。”
禅師說:“原來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别人!”
盲人搖搖頭:“不是,我為的是自己!我的燈籠既為别人照了亮,也讓别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我而撞到我了。”
所以說,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是“不被他人傷害”最關鍵的一條。請謹記,違章指揮咱不聽,别人失誤幫助改,安全經驗同分享,保護自己免傷害。
“三不傷害”最初是作為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理念,如今,已發展成為一種有效的管理工具。
作者簡介
祁有紅老師:
資深安全管理專家、安全生産管理專家
中企聯播·名師講堂 資深培訓師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MBA企業導師
原北京大學精細化管理研究中心 研究員
四川大學文化産業研究中心 研究員
中油管道等多家企業 特聘咨詢顧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