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芽奇蘭茶是烏龍茶的一種,制法介于紅茶和綠茶之間,其口感也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具有獨特的蘭花香氣,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白芽奇蘭茶,系從福建平和縣地方茶樹群體品種中單株選育成功的我國珍稀烏龍茶新良種。白芽奇蘭茶樹為無性系品種,屬灌木型,樹枝半開展,枝粗壯較直立,分枝較密,葉形呈長橢圓,葉色深綠具光澤,鋸齒細淺。
白芽奇蘭茶采制十分考究,工藝精湛。其工藝流程包括涼青、曬青、搖青殺青、揉搶、初烘、初包揉、複烘、複包揉、足幹。
白芽奇蘭茶外形條索緊結,勻整美觀,色澤青褐油潤稍間蜜黃。内質香氣清高爽悅,品種香突出,似蘭香幽長,滋味醇爽,湯色橙黃明亮,葉底軟亮。
白芽奇蘭毛茶需經篩選、揀剔,去除茶梗、黃片及夾雜物後,用低溫薄攤烘焙,以進一步發展茶香,形成白芽奇蘭茶獨特的“馥郁蘭花香”的成茶品質。從外形來看,主要可以從茶葉的條索、嫩度、色澤、淨度四方面鑒别白芽奇蘭茶品質的優劣。
條索:條形茶的外形叫條索。以外形勻整、緊結、圓直、勻齊、重實為好。
嫩度:茶葉的嫩度主要從芽頭多少、光潤度和葉質老嫩來觀察。此外,還要看峰苗(用嫩葉制成的細而有尖峰的條索)的比例。細實、芽頭多、鋒苗銳利的嫩度高;粗松、老葉多、葉尖隆起的嫩度低。一般紅茶以芽頭多、有峰苗、葉質細嫩為好;綠茶的炒青以峰苗多、葉質細嫩、重實為好;烘青則以芽毫多、葉質細嫩為好。
色澤:茶葉的顔色和光澤最能直觀地反映茶葉的品質。紅茶以烏潤為好,綠茶以嫩綠、光潤為好;反之,灰枯、青黃則為次。
淨度:主要看茶葉中是否含梗、末或者其他雜質,有無煙、焦、黴、酸味或其他不正常的氣味。好品質的茶葉不含雜質香氣純淨自然。
茶香馬拉糕
(主料】低筋面粉200克、泡打粉5克、布丁粉20克、貳砂200克、雞蛋5個、牛奶40克、沙拉油80克
【配料】烏龍茶茶汁20克、 小蘇打粉2克、烏龍茶茶葉20克
【制作方法】
①準備工作—将烏龍茶茶葉5克浸泡于300克的沸水中,至茶葉泡開。
②将泡開的茶葉撈起瀝幹,取出20克茶葉切末備用。
③将低筋面粉、泡打粉與布丁粉混合過篩,加入材料2拌至光滑無顆粒狀。
④将材料3調勻後,加入作法2拼勻,接着将切碎茶葉加入拌勻。
⑤将拌勻的面糊靜置 30分鐘後,入蒸籠以大火蒸30分鐘即可。
茶香鵝塊煮豆幹
【主料】肥鵝、豆幹
【配料】烏龍茶、苗香、桂皮、香葉、 醬油、料酒、水
【制作方法】
①肥鵝切成塊,煒水去血去腥,漂洗幹淨。
②豆幹切成三角形,與鵝塊一起放入陶鍋,加入烏龍茶少許(以布袋紮之)、香、桂皮、香葉等香料和醬油、料酒、水。
③煮開後轉小火焖一小時,至鵝肝酥爛, 豆幹起泡即可趁熱品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