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白楊禮贊教學設計内容

白楊禮贊教學設計内容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8-23 22:42:42

  1、教學目标

  (1)知識與技能: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品味散文優美抒情的語言特色;培養學生讀文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以朗讀法感受白楊樹的外形;以讨論、探究的方法領悟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3)情感态度價值觀:學習中華民族質樸、堅強、緊密團結、力求上進和不屈不撓的鬥争精神。

  2、重點與難點 

  重點: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難點:象征寫作手法在本文中的運用。

  3、教學設想

  本文明寫樹,實際是寫人,由樹及人,熱情歌頌了抗日軍民團結戰鬥、力争上遊、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内容的基礎上,突破難點和重點,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4、導入

  今天老師跟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文章:《白楊禮贊》。

  大家先把書翻到單元提示,快速默讀,告訴老師你讀取到哪些信息。

  單元文體、散文分類、文章内容、作用、學習的方法等。

  5、解題

  從題目你能讀取到哪些信息?

  寫作的内容、作者情感、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等。

  6、走進作者,交代背景。

  作者簡介: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省桐鄉縣人。中國現代進步文化的先驅者和偉大革命家、文學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7、梳理字詞

  讀課下注釋及課後讀讀寫寫,勾畫重點詞語。

  強調兩個詞語兩個拼音:坦蕩如砥 潛滋暗長 qiú枝 jué強。

  8、理清思路

  三步走:默讀課文,标出自然段号;概括每一段内容:劃出文中的重點詞、句,或者用一兩個詞語自己概括;合并相同内容段落。

  9、梳理過渡段及抒情線索。

  (1)段與段之間用哪個相似的句子銜接的。學生齊讀1、4、6、9段。 4、6兩段是過渡段,串起全篇。

  (2)抒情線索: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

  10、課後收獲

  讀文提取信息。

  點線面三者合一。

  強大的不是外表而是精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