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是一種皮脂腺的慢性炎性皮膚病,發病率高達70%~87%,不僅影響面部容貌,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更是已經超過了哮喘和癫痫。如何成功治療痤瘡是一項挑戰,皮膚領域對痤瘡的治療存在很大的差異,且并不是簡單治療能治愈的疾病,因而,了解痤瘡、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痤瘡的病理生理學因素
痤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緻的毛囊皮脂腺疾病,其中包括皮脂分泌過多、毛囊口過度角化、痤瘡丙酸杆菌增殖、過度的免疫反應。另外,還與遺傳及心理因素有關。毛囊皮脂腺的阻塞是導緻痤瘡的初始因素。不正常的脫屑與絲狀物和脂質小滴混合堆積,形成微粉刺。毛囊内繼而充滿脂質、細菌和角質碎屑,呈現肉眼可見的白頭粉刺或黑頭粉刺,若丙酸杆菌增殖産生炎性介質,則發展為炎性丘疹、膿疱、結節及肉芽腫性損害。
痤瘡的分級是痤瘡治療及療效評價的重要依據。根據痤瘡皮損性質及嚴重程度可分為3度、4級:1級(輕度),僅有粉刺;2級(中度),除粉刺外還有炎性丘疹;3級(中度),除粉刺、炎性丘疹還有膿疱;4級(重度),除粉刺、炎性丘疹及膿疱,還有結節、囊腫或瘢痕。
痤瘡的治療方法
傳統針對于痤瘡治療的方法很多,藥物治療、化學剝脫、機械剝削等,但均存在不少的問題:由于對痤瘡的發病機制和過程了解欠缺,在藥物選擇上具有盲目性和随動性,如粉刺為主時選用抗生素;炎性損害明顯仍單獨應用維A酸制劑。化學剝脫和機械磨削療效不甚理想,且有較多的副作用,如術後水腫、持久紅斑、并可能出現術後感染、瘢痕加重和色素變化。
随着現代醫學的發展,一些新的痤瘡治療方法已逐漸被大家所接受。目前,彩光(420nm,560nm彩光)或點陣激光(剝脫性,非剝脫性)被普遍用于治療痤瘡以及痤瘡疤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