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蒸”最早指的是蒸魚、蒸肉、蒸蔬菜。
湖北三蒸也叫“天沔三蒸”或“沔陽三蒸”,是中國傳統名菜、鄂菜菜系中的看家菜之一。它起源于江漢平原民間,已有至少500年以上的可考曆史。如今它已風行湖北乃至整個長江流域。
天沔三蒸由天門三蒸和沔陽三蒸組成,二者都是湖北的名菜。三蒸即三樣蒸菜,有的說指蒸魚、蒸肉、蒸雞,有的說指蒸魚、蒸肉.蒸丸子,有的說指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所謂蒸珍珠丸子,是将魚、肉剁茸加料,擠成丸子,放大篩内滾粘糯米,然後上籠蒸熟,熟後的糯米晶瑩透明,猶如珍珠。如不滾粘糯米蒸制,就叫蒸白丸。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天門、仙桃等地民間又出現了一種名為“泡蒸”的新蒸法,即在蒸菜出籠前,将燒滾的油澆到菜上焖住,蒸出的菜有“稀、滾、爛、淡”的特色。泡蒸如今在江漢平原已相當風行。泡蒸加上原有的清蒸、粉蒸組成新“三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