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9-02 07:13:49

一路一帶是中國資本輸出計劃的戰略載體。在經濟層面上,一帶一路的戰略目的有兩大層次 近期着眼于基建産能輸出+資源輸入,遠期着眼于商貿文化互通,區域共同繁榮。基于以上分析框架,我們可以梳理出國内産業發展的五大主題機遇 一、通路通航主題 包括交通運輸業港口、公路、鐵路、物流,鐵路建設與相關設備,航空服務、設備、整機生産等。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交通運輸是優先發展領域,以加快提升我國與周邊國家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水平,并形成區域交通運輸一體化。 交通運輸業港口、公路、鐵路、物流将率先直接受益于亞歐交通運輸大通道的建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創造條件,将加快推進公路、鐵路、民航、海運等多種運輸方式的互聯互通,吞吐量将明顯提升。

連雲港至鹿特丹港聯通的新歐亞大陸橋,将強化其在國際陸路運輸中的骨幹作用。中國也将全力打造與我國第三大貿易合作夥伴——東盟地區的海陸空綜合交通方式 海上——将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連起來;内河——中國出資瀾滄江-湄公河河道建設,打造黃金水道;公路——南甯曼谷、昆明曼谷公路已經開通,東南亞正在形成兩橫兩縱的公路通道;鐵路——中國計劃以昆明和南甯為起點,建設泛東南亞鐵路聯系東南亞陸路國家。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走出去,也将帶動鐵路建設與相關設備,航空服務、設備及整機生産等産業增長。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港口運營、設備制造等領域的管理與技術優勢,推動中國标準、技術、裝備、服務和交通運輸企業在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上走出去。

中國的港口有用豐富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經驗,鐵路建設走出去給其他基礎設施類公司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樣闆。同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南亞及南亞國家存在強烈的建設大港口的需求,我們認為這些領域的優質企業存在建設和運營走出去的良好前景。

尤其是在鐵路建設方面,突破國家界限的歐亞鐵路網計劃,也會刺激鐵路建設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有意向的鐵路工程已達到0。5萬公裡,和歐亞鐵路網的8。1萬公裡規劃目标相比還有巨大的空間。而且中國依靠壓倒性技術和成本優勢,将成為鐵路建設的最大受益方。

二、 基建産業鍊主題 包含建築業建築及基礎設施工程,裝備制造業設備及配套類裝備制造,基建材料鋼鐵、建材、有色等。 從需求端來看,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無論是從國内需求或是未來區域經濟合作的角度分析,這些國家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均極其旺盛。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由于财政緊張的原因,基建投資支出不足,普遍呈現基礎設施落後的現狀——人均GDP、人均公路裡程、人均鐵路裡程等指标均遠低于我國,亞洲和非洲的沿線國家較中國分别有10%和20%的城鎮化提升空間,而中國在自身城鎮化過程中累積的大量經驗和産能可以對外輸出。

從國内來看,西北部區域各省區鐵路、公路及高速公路密度在全國均屬後列,新疆、青海、甘肅跻身倒數5位,甯夏、陝西居于中後段水平,為實現一帶一路各國間的基建對接,中國西北部的城市建設、交通運輸網絡等基建領域投資需求很有空間。 從供給端來看,伴随着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下台階,我國建築業及制造業産能過剩的問題日趨嚴重,基建輸出能夠大幅緩解我國建築業、制造業的産能過剩問題。

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大背景下,我國參與設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我國加大對外開展基建投資業務的戰略構想。根據總體基建投入約占GDP的5%估算,一帶一路沿線對基建的需求或達到每年1。05萬億美元,而中國對外承包完成額2013年僅為0。

14萬億美元,僅占其中的13%。主觀意願和客觀條件形成合力,未來我國建築業和制造業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将大幅加快,海外市場廣闊的産業擴張前景将逐漸打開。 在一路一帶的戰略政策支持下,對外工程承包施工企業走出去能形成較大的出口拉動,有效對沖國内需求端的下滑,從而帶動整個基建産業鍊。

目前全球經濟複蘇緩慢,國内經濟也面臨艱難轉型。目前貿易環境下,追求出口增長容易引起的諸多摩擦和矛盾,而對外投資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用對外投資啟動外需是比出口更好的選擇,利用施工企業輸出方式能帶動國内設計、咨詢、制造、材料、勞務、金融、保險、服務等多行業的輸出,對沖國内需求端下滑。

不同于外貿出口通常的低成本和低附加值,施工企業走出去方式有效帶動的是中國附加值較高的産品,如機電産品,符合國家産業升級的目标。 三、能源建設主題 包括中國油氣進口的管道建設相關産業,電站建設、電力設備等。 拓展新的油氣資源進口途徑是一帶一路緊迫的戰略目标。

近幾年我國對油氣資源的需求在快速增加,但我國的油氣資源進口主要通過馬六甲海峽的海陸運輸,獲取途徑較為單一,能源安全較易受到威脅,拓展新的油氣資源進口途徑十分緊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